當玉雕師面前擺著一塊玉石料子的時候,他是怎樣讓這平平無奇的石頭變成一件工藝品的呢?
最近與玉友交流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這個石頭能做什麼呢?」「我有一塊石頭不知道能不能做觀音?」
那麼,料子能做什麼?做什麼比較?這都是建立在玉雕師豐富的實踐經驗,根據每一塊料子上的紋,裂、色、棉、髒點等因素,結合已往自己的設計主題或見聞的玉雕設計,綜合玉雕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得出的。對於經驗豐富玉雕師,料子基本看一眼腦子裡就形成了多個設計方案!
剛接觸玉器及玉雕的玉友,由於接觸與見聞的玉器有限,在設計形態思維上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概念,所以會看著石頭看不出之所以然。根據從事玉器行業多年的經驗,我對初學者的建議是首先了解玉雕流程,在了解玉雕每個工序後,增加玉雕設計圖案的閱讀,並從中領悟玉雕思維,當理論與實踐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主題設計便是水到渠成。今天,小編為玉友簡單介紹翡翠雕琢工藝流程。
玉雕工藝主要分兩大類——大件(擺件)雕刻和小件(飾品)雕刻。雕刻流程包括五部分:前期準備、設計、切割、雕琢和拋光,玉雕行話簡稱為:議、繪、切、琢和光。
原料規劃——議
翡翠玉石原料,在切片後,一般比較大,玉雕師拿到料子後,會用強光手電筒在片料上尋找紋裂與色帶等,根據紋裂來規劃取料。前期準備需要按量取材,遵守最大限度利用原料的原則取材,少浪費翡翠原石。
設計工藝——繪
每件極品翡翠的成功,都應該是種水與造型美的完美結合。玉雕師會根據翡翠料子上的特點進行設計安排,比如:笑佛的設計,會將翡翠的飄色安排在笑佛的肚子處,寓意大肚藏金;翡翠山水的設計,會飄綠處雕琢成植物等。
切割——切
玉雕師在設計方案確定後,會用鉛筆在原石上描繪出切割的輪廓,然後按輪廓進行切割。
雕琢工藝——琢
雕琢是玉雕工藝中,設計變成現實的執行部分 ,按照工序的先後,一般為「鍘」「鏨」「衝」「軋」四部分
鍘:用金剛石輪鍘去除輪廓以外無用的部分;
鏨:用金剛石根據凹凸的深度進一步鏨去無用的部分;
衝:用金剛石姜不規則的原石衝成翡翠成品基本樣式;
軋:用軋砣加細,開臉、開嘴、開眉和耳鼻等;勾:用砣勾出更細微的花紋、紋路等。
拋光——光
拋光是玉雕的最後一道工序,沒有拋光的玉雕品我們稱之為「毛貨」。而拋光就是對毛貨化妝的過程。
以上就是玉雕的流程了,在了解了玉雕的工藝流程後,會發現,料子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在選料的時候,玉雕師心中就有分數了,所以,如果玉友們想自己拿料子去做,最好多看一些玉雕設計圖與玉器成品圖,豐富自己的見聞,這樣在購買料子的時候,才不會「一頭霧水」拿 不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