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羊 陳石磊 編輯/高慶秀
「兩億段友無家可歸了,我還親手幫不少人在車後玻璃上貼過內涵段子的標識。」幾個小時前,一位叫港口哥的用戶發了一條微博。
今日下午4點20分左右,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一條消息: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體及公眾號,並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
頓時,新浪微博,微信群,百度貼吧,各大社交區一片「鬼哭狼嚎」;「沒有內涵段子,下半生還有什麼意義?」「內涵路,段友情,人未盡,杯莫停」「我們該怎麼辦?剛入職內涵段子不久」……
類似得情況最近一次出現,還是A站伺服器關停三天的時候。可以看出,兩撥用戶的粘性都很強,但內涵段子的用戶明顯更有組織性。
你可以將內涵段子跟百度的帝吧相對比。他們口號相同的部分是,XX出徵,寸草不生!甚至在一些二線以下的城市有地方組織,比如瀋陽段友會等;組織內部有自成一系的「黑話」。
「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
它是張一鳴推出最早的一款產品,比今日頭條的輩分還要高,用戶一度達到兩億,從2012年誕生到現在,曾經給不少三四線城市的人們帶來歡樂,填滿他們的閒暇時間。「說實話,內涵段子陪我走過了那個最困難的時期,是它幫我忘記了那些不開心。」一位資深用戶表示。
但內涵段子也確實發了一些擦邊的視頻和圖文。如今,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數次點名今日頭條之後,內涵段子成為了頭條體系中首個被宣布永久關停的產品。
一位網際網路分析師稱:「2000萬+的MAU說沒就沒了,這按照微博的單用戶市值計算,起碼也有幾個億美金的市值了。」
在一部分人看來,這是今日頭條棄卒保車的手段。
「針對今日頭條的整改,早有預兆。甚至人民日報連續發布三版評論,言辭相當嚴苛。面對強監管,今日頭條總得拿出點整改措施。」
針對今天的監管措施,今日頭條也第一時間回復了聲明,立即整改,並在抖音上線了「反沉迷系統」。
一位科技媒體人在今日頭條媒介人士的朋友圈回復了一句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最大搞笑類APP倒下,
段友哀呼,段子江湖面臨崩塌
「輕風吹楊柳,敢問是段友?」
「 一入段子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
「饅頭,嗷,饅頭,嗷」
「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
「寶塔鎮河妖,蘑菇放辣椒」
……
如果你是一位段友,對這些暗號應該都不陌生。
在被封前,在同類搞笑類APP中,內涵段子是最早進入人們視野的,也是月活和用戶體量最高的一款產品。一度註冊用戶超過兩億,MAU在2000萬以上。
今日傳出永久關停的消息之後,不少人拍手叫好,稱早就該封了。「現在很少打開了,偶爾看看以前收藏的視頻懷念一下,現在很多視頻下面都有賣片的,花式賣片,前段時間黃圖大軍暴走,都封停了。」
但對於不少骨灰級內涵段子用戶心情卻十分沉重。
其中一位表示,內涵段子裡面有些還是很有意思和有意義的,比如社會新聞、美食視頻。「在快節奏的工作和城市生活中,我還是需要有個APP能夠讓我放鬆一下。」
在今天的採訪中,有位段友甚至義正言辭地對娛樂資本論旗下剁椒娛投(ID:ylwanjia)說,如果你對段子文化不了解,請不要妄加評論。
段友口中的段子文化,正是一種灰色幽默。「沒有文化映射的段子不叫段子,段子是生活的調侃,更是心靈的調劑,內涵應帶諷刺,風趣不失本真。」他們認為,內涵段子裡是段友的江湖。
從2016年開始使用內涵段子的小民告訴娛樂資本論旗下剁椒娛投(ID:ylwanjia),他最初下載是因為同事在用,「他一直在笑,我才知道在看內涵段子,然後也下載了。不覺得低俗,開心就行了。」小民每天會花2個小時在瀏覽內涵段子上,有時甚至會熬夜看。
只是,現在小民很少將視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因為沒有多少人點讚,而且會被好友覺得低俗。
但核心段友跟小民的想法不同,他們極其活躍,而且,向心力強。在QQ群搜索段友,或者是內涵段子,至少有幾百個QQ群存在。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除了線上交流以外,段友們還會定期組織線下活動。
「同城段友會很神奇,很多城市都有比如瀋陽,蘇州等,各地都有會長,是非盈利性的組織。他們的聊天群很活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去自駕遊什麼的,男生AA,女生免費。所以,你會發現,段友的構成,年齡都不算很小,而且,經濟實力雖然不是很強,但也說得過去。」一位蘇州段友群的資深段友表示。
也正是在這樣的線下活動中,段友們加強了彼此之間的友誼,甚至出現了滴……滴滴的暗號。
滴……滴滴的大概意思就是,如果後面一輛車看到前一輛車後面貼著內涵段子的標誌,就會主動鳴笛,長按一下滴,然後連續兩聲滴滴。這是段友之間約定俗稱的打招呼方式。
「車貼最早的一批是內涵段子官方的人做活動送的,後來有一些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上述段友表示,後來車貼都在電商平臺上開始出售。
如果車子停在路邊,也會有段友往玻璃上夾一根煙,哪怕你不抽菸。「我敢肯定你看到那根煙時會開心起來,掃除之前的煩惱。」
「有一次我在旅行的時候,一群人聊天,然後有個人來了句暗號,立馬就有人接了一句,後來這兩人就一起去喝酒了。」娛樂資本論旗下剁椒娛投(ID:ylwanjia)的朋友也曾有過此類見聞。在微博上,小娛也發現了一種內涵段子召集起來的段子文化。
不過,現在有很多用戶會把抖音的內容搬到內涵段子,小民覺得相比以前,現在的內涵段子覆蓋面更廣了,但是也變得更雜亂無章。「以前的內涵段子真的很好,現在被搞得烏煙瘴氣,到處賣肉。」另一位段友抱怨。
坐擁2億用戶的內涵段子,其實用戶差別比較大,既有無腦的噴子,也有機智的段子手,也有理智的一部分人。
內涵段子的前世今生
事實上,張一鳴在2012年3月創辦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後的第一個產品是內涵段子,而非我們今天所熟知的今日頭條。而在內涵段子上線三個月後,即2012年的8月份,今日頭條的第一個版本才正式上線。
由於兩款產品同屬於一家公司,共享用戶數據兩個APP互相填充對方的用戶庫,所以一個熱點在今日頭條的口碑和觀眾資源,跟內涵段子高度重合。
比內涵段子早2年出生的還有一個段友文化社區發源地——糗事百科。
不過和2012年的糗事百科相比,內涵段子因為在段子之外更加注重社區運營,加入了看搞笑囧圖和腦洞神評論,快速形成了自己的段友文化,而當時伴隨糗事百科發展2年後的套路重複和內容疲軟,所以內涵段子在剛剛出現不久就迅速取代了糗事百科在段子領域的霸主地位。
據知乎網友介紹,在2013年的時候他發現糗事百科已經淪落為一個上廁所忘帶紙,發個段子過多少(騙贊)就去表白的無聊APP,之後便在朋友推薦下轉到了內涵段子。
內涵段子剛開始時,比較知名的段子手主要有日邢一善、唐僧洗頭用飄柔以及黃山小妖等幾人,段友的社區內容主要還以文字內容主。但即便如此,內涵段子APP依然憑藉良好的社區運營、以及高速下載量,在2015年獲得了易觀之星的稱號。
2016年,伴隨WiFi技術和4G網絡在國內的普及,手機APP也開始開啟大流量時代,內涵段子的內容開始從文字動圖向短視頻快速轉變。
據段友在某論壇回憶:當時內涵段子的視頻內容主要有兩種,一是以鄭在秀、陳翔六點半、夯大力和梅嘲諷等人為代表的,團體拍攝的小短劇;二是從微博、快手、yy、以及各種明星MV等平臺,由段友自行搬運和分享的小視頻。
「最早發段子要用戶審核,滿意或者不滿意,所以那些沒有營養的東西根本發表不出來。用戶整體素質都比較高,真的是可以稱得上內涵發源地!」一位資深段友稱。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內涵段子開始可以發視頻了,也有了直播,甚至用戶審核取消了,變成了系統審核,所有內容未經審核都可以發出來。用戶極速擴容的同時,原有的大神卻被擠走了不少。
(千麥數據的資料顯示,2016年5月以後,內涵段子的APP下載量一直處於持續上升階段)
伴隨短視頻內容的大量出現,內涵段子裡面的段子和動態圖也越來越少,同時內涵段子也在這個時間迎來了自己的發展高峰,並在2017年伴隨對《快樂大本營》以及《冒犯家族》的綜藝贊助,成功突破2億用戶。
不過,伴隨內涵段子的內容轉型,以及更多段友的加入,也導致了內涵段子的部分老用戶逐漸流失以及自身內容生態的退化。
因為根據一位5年的段齡的段友回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內涵段子裡面的用戶的素質越來越差、無腦噴開始變多,所以他也越來越討厭以段友自居。甚至某段友在知乎直言:林子大了,味也變了,段友文化再也不是你當初喜歡的那個內涵段子了。
事實上,在內涵段子推出短視頻服務實現用戶快速增長後不久,意識到短視頻風口的今日頭條,就已經在內部開始了內涵段子繼承者項目的孵化,並在2016年9月上線了抖音,2017年5月上線了火山小視頻。
而在內涵段子被宣布永久下線後不久,在微信評論區,某網友就留言說:只要段友不死,抖音就永遠是太子。
犧牲內涵段子,
是今日頭條棄卒保車,為抖音自救?
內涵段子今日之境遇早有預兆。
從今日頭條內部來看,超過兩億用戶,月活超過2000萬,內涵段子天然是個巨大的流量入口,為今日頭條導流。但是在商業化上一直不是很成功。
「在內涵段子上你很少看到廣告,連開屏廣告也沒有。一般的品牌很少在內涵段子這種比較低速的APP投放廣告。它更大的作用還在於給今日頭條和抖音導流。」今日頭條一位合作夥伴稱。
也許你會好奇,一個不太盈利的APP是如何堅持六年的?
其實主要來自流量分成。一方面是直播分成,內涵段子早就開通直播頻道;另一方面,在內涵段子中有遊戲板塊,也會有一部分流量分成。
甚至在今日頭條內部早有放棄內涵段子的跡象。內涵段子的新浪微博在2017年8月就停更了;而APP在Apple store中從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也未更新。
在這個時候,強監管政策來了!
今年1月1日,北京網信辦就約談了今日頭條的相關負責人,理由是在客戶端持續傳播色情低俗信息、違規提供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等問題。自此之後拉開對手機APP的監管大幕。
更嚴厲且代表官方態度的信號來自《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欄目指出,今日頭條在廣西南寧的廣告投放中存在違規「二跳」行為。該節目認為,此類違規廣告通常存在於今日頭條針對二三線城市推送的信息流廣告中,內容為針對鼻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的藥品廣告。
緊接著,人民網發表網評,《別再以醜陋方式上頭條》對今日頭條上綱上線。文章指出,亂象叢生,競相比差,這樣的今日頭條是無視法律法規的今日頭條,是大肆坑害民眾的今日頭條。
此外,今日人民日報微評也在微博稱,如果貪圖飆車式發展,卻無視剎車功能適齡,如果只要價值,不要價值觀,甚至鼓吹算法沒有價值觀就難免出事。產品不能淪為算法的奴隸。
一系列的監管政策砸下來,已經讓今日頭條焦頭爛額,並在今日立即推出了反沉迷系統,以及發布各種整改聲明作為回應。
最大的回應就是今天主動永久性關停內涵段子。在部分人士看來,兩全其害取其輕,頭條為了保住其他視頻APP,暫時犧牲了商業化方面一直沒有突破的內涵段子,棄卒保車。
有業內人士評價,今日頭條迅速接過了BAT發家時伴隨的電線桿式低谷生意,裹上了算法的外衣。但是意外地是,頭條做這麼大了卻沒有高階內容的貢獻,沒有與平臺地位相稱的主流現象級內容策劃。
內涵段子的永久關停,確實透露出更多政策監管信號。
另一位資深網際網路評論人士稱,大家都沒注意,總局這麼多年來也就是對影視劇管得比較多,其實對網際網路公司唱高調多真動手少,真動手的都是某辦。
但現在有木有一種要開張祭旗的感覺?
韓星玩快手、日妹迷抖音:
在輸出這件事上,網際網路給我們上了一課
2億籤約鬥魚後,快手能不能走出第二個主播騷白?
誰在打造抖音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