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江西女孩想帶奶奶到湖南讀大學的故事,引起了全網的高度關注。無數網友被江西女孩劉媛和奶奶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很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這個故事最感人!這個故事為什麼這麼感人?針對不少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讓人不太滿意的現實表現,很多網友急切呼籲大學:用好劉媛這個鮮活的好教材!
上篇:江西女孩和奶奶的故事為什麼這麼感動人?
這個故事為什麼感動無數人?小編認為,最能夠感動人的不是江西女孩劉媛家庭的困難,而是劉媛的勵志故事真的讓人感動。劉媛身上有3個最為突出的感人的「感動點」:一是不被困難嚇倒,積極進取的拚搏精神。劉媛出生後,爹媽就離婚了,時年57歲、當環衛工的奶奶撫養大。他和奶奶住200元租金的房子、一個小電扇都捨不得用、電視機壞了沒錢修……這麼多、這麼大的困難,都沒有嚇倒劉媛,她一直在拚搏進取。二是知恩圖報、感恩回報的傳統美德。父母給家庭帶來不幸,好在奶奶給劉媛愛的呵護,盡最大努力,千辛萬苦地撫養培養了她。畢竟奶奶已經75歲了,獨自生活讓她放心不下。劉媛知道奶奶恩重如山,感恩一定要回報要早報,等不得。三是有立志成功成才的遠大理想。劉媛理想遠大、目標明確、學習紮實、成績優秀,以625分(理科)的高分考上了名校湖南大學,是對她追求遠大理想的最好證明和檢驗。
再有一個人讓人感動的「淚點」是:湖南大學在得知劉媛的情況後,積極回應,研究了系列「關愛」措施。
下篇:大學怎樣用好這個鮮活生動的好教材?
看了江西女孩想帶奶奶到湖南讀大學的故事,身邊的不少網友說:這個鮮活生動的好教材,大學應該運用好。今年疫情,年初至今,很多大學生在家上網課。讓很多父母親眼看到了很多「大學孩子」的不良表現,主要有3個方面:其一、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整天點外賣吃外賣,學習滿足完成「網課」任務,很多時間在玩手機,主動學習不夠、被動學習有餘;其二、聽不進父母批評,不知道感恩父母親人,父母說什麼,無論對錯不是一概不聽,就是狠狠地懟一下;其三、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錢、大手大腳花錢,身邊有上大二的學生不思學習、精心於戀情,上高檔西餐廳追求情調、講排場,不懂年邁的父母開長途車掙錢供養的艱辛,等等。
有這些表現和現象的大學生,與劉媛相比,真是有太大的差距。這也是很多網友為劉媛的故事而感動、而流淚的又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我們在校的大學生,家庭條件好的佔比很大,條件不太好的也不少。因此,很多網友呼籲大學,用好劉媛勵志故事這一鮮活教材,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教育。如:進行面對困難和挫折的進取教育,進行感恩回報父母、回報社會教育,進行節約和勤儉教育,進行學業精進、進取拚搏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