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全省第一!湖州打造科創板「湖州軍團」
近日,記者從湖州市金融辦獲悉,今年以來該市新增上市公司3家,其中科創板2家、創業板1家,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全省排名第一。目前,全市已形成了20家重點型、40家意向型、40家跟蹤培育型三級梯隊,其中包括50家科創板和創業板後備企業。「對於『後備軍』,我們實行『全周期培育、全流程推動、全方位服務』。」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強與浙江股權交易中心合作,創新共建太湖「科技板」和德清「高新板」,推動股份制改革,夯實企業上市基礎。
-
長沙上市企業聚齊「七十二家房客」擬上市(掛牌)企業達263家
長沙上市企業聚齊「七十二家房客」(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長沙後備資源充足,擬上市(掛牌)企業達263家2日,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新股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為「002986」。 宇新股份首次公開發行價格39.99元/股,首日獲頂格漲幅44.01%,截至下午收市,報57.59元/股。
-
京山42家企業集中掛牌四板 成為湖北「四板」上市企業最多縣市
42家企業股權掛牌儀式。企業的股權名稱、股權代碼展示。 荊楚網消息(記者王冬、通訊員翟存波)11月8日,在光谷資本大廈交易大廳舉行了京山縣42家企業股權掛牌儀式,來自京山縣的最新一批企業集體登錄湖北區域性股權市場——武漢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縣委常委郭志祥介紹說,實施縣城金融工程二年多來,截至目前,京山縣已有75家公司在「四板」掛牌,排名全省第一。
-
上市「後備軍」出徵!145家企業入選衡陽上市後備及培育企業名單
3月份正式啟動申報,經過市、縣(園區)兩級遴選、聯審,納入新招商引進的具備科創屬性的優質企業,並將房地產、高能耗建材等不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企業調整出名單,對存在失信記錄、違法行為、運營情況不佳等情況的企業進行了清理,最終匯總形成入選企業名單。
-
珠海中小企扎堆掘金新三板 新增8家企業掛牌
記者日前從珠海市金融局獲悉,僅今年7月,珠海就有8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創下國內城市同期掛牌紀錄。目前,登陸新三板的珠海企業總數增至28家,數量穩居廣東地級市首位,僅次於廣州和深圳。 截至目前,28家掛牌企業中,有9家企業已經發布了2015年半年度報告,其中5家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
-
順德推「金鳳凰計劃」,三年內上市企業擬超100家
順德計劃用三年時間(2021-2023)全面啟動實施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提升工程(「金鳳凰計劃」),爭取實現「一十百千萬」工作目標,即建設一個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培育十家平臺型企業(每年認定1-2家),推動百家企業掛牌上市(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超100家、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300家),實現千億直接融資,打造萬億市值「順德板塊」(爭取到2023年,順德全區上市公司市值合計突破1.5
-
貴州首批上市掛牌後備企業有這110家
6月28日,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向社會公布首批110家入選貴州上市掛牌後備企業資源庫企業名單。該名單經全省各市(州)人民政府和相關省直部門推薦,並經貴州省上市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審核、公示後而出。近年來,貴州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和支持力度,不斷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作為全省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主管部門,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統籌協調直接融資工作,大力推進企業上市培育工作,建立健全上市掛牌企業後備資源庫,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優質後備企業加快上市掛牌進程,取得明顯成效。
-
山西18個掛牌督戰貧困縣與48家企業籤約 總投資額超85億
山西新聞網5月8日訊(記者 葛海霞)今天下午,全省掛牌督戰貧困縣與龍頭企業產業項目對接活動在省農業農村廳舉行,18個掛牌督戰貧困縣與48家企業現場籤約,達成扶貧產業合作項目49項,總投資額達到85.4475億多元,可帶動貧困人口13.2萬餘人。
-
2020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放榜,河南百強縣數量在中部六省最多,新鄭仍...
在這份最新的百強縣名單中,河南有7個地方上榜,分別為——新鄭、鞏義、新密、永城、滎陽、濟源、汝州。榜單河南7個縣市上榜中部六省上榜數最多報告顯示,2020年百強縣的區域分布格局極不平衡。張富祿稱,鞏義的鋁加工、建材等產業,滎陽的建築機械業等,對支撐當地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而新密則是資源型縣市。不過,張富祿也坦言,對這幾個縣市未來的發展,他有些擔憂,鞏義、新密、滎陽如果想繼續做大,需要轉型升級,「當前,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轉型不能跟上的話,會掣肘未來的發展。」
-
文和友、盤子女人坊入選,長沙上市後備企業翻倍達263家
為加快推動重點優質企業上市進程,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要求分別建立省、市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庫。近日,長沙率先放出2020年擬上市(掛牌)企業名單。一看嚇一跳,相較去年9月,長沙上市後備企業數量由120家陡增至263家,數量足足翻了一倍!
-
廈門今年計劃培育200家上市後備企業
IPO募資額9.61億元,給廈門企業的2017年上市融資開了個好頭。 進入2017年兩個月不到,廈門已有三家企業在A股成功IPO,還包括清源科技和安井食品。而在去年,廈門剛新增了鷺燕醫藥、瑞爾特、合誠股份和吉宏包裝四家A股上市公司和20家境外上市。 來自廈門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的信息顯示,廈門企業在2016年的上市融資規模創下歷史新高。
-
成都國資證券化率2018年突破48.8% 市屬國企均需至少新增一家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僅僅兩年時間,成都市屬國資證券化率已從2016年底的不足6%,迅速提升至2018年48.83%,增速明顯。而按照成都方面規劃,現已對「9+2+2」家市屬一級國企集團進行整合轉型,將原國有平臺公司轉型建設成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專業產業集團。
-
去年佛山9家上市過會企業中8家為順企!順德是如何做到的?
值得關注的是,順德全面把握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政策機遇,推動一批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科技創新動能。數據顯示,去年,順德區新增境內外上市(含過會)企業數量達8家,創下順德區年度新增上市企業歷史新高,上市(含過會)企業數量位居佛山五區第一名。
-
11月28日開盤必讀:新三板新增上市輔導企業數量下降
今日掛牌 今日共有5家企業掛牌新三板,其中,協議轉做市0家。截止今日,新三板市場總掛牌數達11644家,協議轉讓企業10268家,做市轉讓企業1376家;申報及待掛牌的企業共545家。 鑫幹線、美塗士、天信投資、在揚影視、高翔通航 恢復轉讓 北味菌業 退出做市 寶成股份、天信投資、建裝業、北森雲 終止掛牌 潤佳股份 市場要聞
-
2020湖北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整體實力躋身全國十強,上市公司總...
【摘要】湖北省整體概況:上市企業數量共有128家上市公司,分布在13個地級市/省直轄縣,從數量上看僅次於安徽,在中部六省位列第二;總市值位列安徽、湖南之後,排名第三。上市公司情況:武漢優勢明顯,襄陽、宜昌跟隨其後。武漢為湖北省的領頭羊。
-
廈門上市後備企業數量超100家 已上市公司28家
導報訊 (記者 孫春燕 通訊員 李春妮)導報記者從昨日在廈召開的 「新三板」培訓會上獲悉,目前廈企上市意願高漲,已申報有意上市的後備企業數量達100多家。其中,8家企業的上市材料已上報中國證監會,還有8家企業進入輔導期,74家企業被列為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
-
龍馬環衛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龍巖共有12家企業上市
原標題:龍馬環衛昨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頭企業——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於1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第6家上市公司。據悉,這是2015年A股市場亮相的20隻新股票之一,系本批次我市上市的唯一一隻。
-
陝西上市公司數量躍居全國第15位
加大財政對上市融資的獎補力度、及時撥付獎補資金、支持培養上市後備力量……為推動我省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鼓勵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今年以來,省財政廳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
科前生物、路德環境同日科創板敲鐘 武漢5天3家企業上市
路德環境成功上市。本公司供圖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佳)9月22日,科前生物、路德環境科創板上市,同時在上交所敲鐘,武漢一日內增加兩家上市企業。加上9月18日登陸港交所的福祿控股,武漢5天內新增3家上市企業。
-
光谷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100家 新增量佔全省三成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李博 通訊員餘溪)記者今日從東湖高新區科創局獲悉,該區今年又有1564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00家,數量位居全國高新區前列。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了三批《湖北省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全省共有4888家新上榜企業。其中,東湖高新區企業數量佔全省31.2%,佔武漢市49.5%。據介紹,東湖高新區今年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量達1750家,同比增長50.8%。其中,新認定1180家,同比增長114.2%;重新認定570家,同比增長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