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紅樓夢》的讀者,一定不會忘記賈寶玉與林黛玉躲到沁芳閘看《西廂記》愛不釋手的場面。《西廂記》是一本什麼書?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西廂記》的故事最早是由唐代元稹的《鶯鶯傳》演化而來。金代的董解元作的《西廂記諸宮調》有重要發展。而臻於完美的則要數元人王實甫所作的雜劇了。作品寫的是:一個書劍飄零的書生張珙,漫遊普救寺,偶然見到了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就借宿在寺內西廂住下。由於小姐被母親管束很嚴,張生無法與她接近。不久,叛將孫飛虎,探知鶯鶯美麗,用兵圍住普救寺,要搶奪她為妻。在無可奈何之際,崔夫人向兩廊僧俗宣布:誰能退兵,即倒賠嫁妝,將小姐許配給他。張生自告奮勇,請來了白馬將軍,解了此圍。正當張生、鶯鶯盼著完婚的時候,老夫人卻背信棄義,只允二人結為兄妹,使他們十分痛苦。多虧丫頭紅娘出來幫忙,她為他們傳書遞簡而奔走,終於促成了他們的私下結合。老夫人發現後,又逼著張生進京趕考,中間還插有鄭恆的糾纏,最後以大團圓結束。劇本反映了對封建禮教和婚姻的門第觀念的不滿,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主題,在當時,有著積極的意義。
《西廂記》所以膾炙人口,還由於作者藝術才能的高超。作者是一個塑造藝術形象的巨匠,他巧妙地利用人物之間的特定關係、內在矛盾和各自獨特的語言,顯示了人物形象的不同個性。尤其是見義勇為、聰明而又熱心的紅娘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不朽典型。全劇情節曲折跌宕富於變化,心理描寫細膩生動;語言運用上精雕細刻,形象鮮明,傳說作者寫至「碧雲天,黃花地,北雁南飛」時竟嘔血倒地,可見其用力之深。在男女愛情的描寫上十分大膽,有些地方也過於直露,因此,曾被封建統治階級當作「淫書」多次查禁。
作者的生平資料甚少,只知道他名德信,大都人,是關漢卿同時代人。除《西廂記》外,還著有《呂蒙正風雪破窯記》《四丞相高會麗春堂》等雜劇和少量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