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紹興年間,廣西梧州來了個名叫馮承的太守,這馮太守並無什麼才學,但卻非常善於拍馬鑽營。就是靠著這一手,姓馮的巴結上了大奸臣秦檜,當上了梧州府的太守。馮承當上太守之後,對秦檜感激涕零,總想找機會盡一盡「孝心」。
機會終於來了,這一年恰逢秦松五十大壽。朝野上下想巴結他的人,都爭先恐後地往宰相府送禮。一時間,秦檜家裡的金銀珠寶堆成了山。馮太守當然不甘落後,但到底送什麼禮才好呢?馮太守傷透了腦筋。
對送禮,馮太守是很有點研究的。他不想像別人一樣,送點金銀了事。秦相爺有的是金銀,還希罕你那點散碎金銀?要送就要送得別致,能討秦相爺的喜歡。只要能討得秦相爺的歡心,那以後升官發財,還不是……馮太守越想越高興。
眼看再過兩個月秦松就要過五十大壽,馮太守還沒拿定送什麼禮物好,把個馮太守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旁邊的紹興師爺見了,問道:「府臺大人,可是為給相爺送禮的事犯愁?」馮太守點點頭道:「是啊。送一般的禮物,秦相爺也不喜歡;送別的吧,又不知送什麼好。」師爺捋了捋鬍鬚說:「依在下看來,送禮這事倒並不在是否貴重,關鍵是要投人所好。」
馮太守道:「對對,你說的在理,我怎麼就忘了問你了。你快給謀劃謀劃,咱們送什麼好?這個嘛,師爺道,「要看眼下相爺最喜歡的是什麼,最需要的是什麼?這就得找秦相爺最信任的人去打聽了馮太守一拍腦門子:「對啊,我咋就沒想到這一層呢?就煩勞師爺速速去一趟臨安,務必摸清情況,快去快回!師爺拱手答道:「是!紹興師爺還真不簡單,果不出十天就從臨安趕回梧州:馮太守忙問如何?師爺微微一笑:探聽出來了。」
原來,秦檜慣於陷害良臣,為遮人耳目,特地在宰相府修建了一處密室名叫「一德閣」。密室眼看就要完工,卻苦於找不到一塊合適的地毯。
馮太守聽完,有點洩氣,鬧半天探聽出來的就這麼一塊地毯,於是就說:堂堂都城臨安,還缺一塊好地毯?師爺微微一笑說道:「府臺大人差矣。堂堂都城,地毯當然好找。但相爺大人的一德閣非比尋常,哪能隨便找塊地毯就鋪的?那你的意思是。
師爺說:「咱們梧州有的是孔雀,大人試想,如果在相爺密室完工那天,獻上一件用孔雀毛織成的五彩地毯將會如何?著啊!」馮太守一拍大腿,「就這麼辦,不過,這地毯的尺寸師爺從袍袖中掏出一張紙條:「我都記下了。探聽這個消息可不容易,為了買通相爺的親隨書吏,光銀子就花了一千兩呢。
馮太守大喜,重賞了師爺,立即派人布置下去,令全州百姓火速捕捉孔雀,拔毛上繳,違者嚴辦。一時間,搞得梧州上下雞犬不寧,民怨沸騰。孔雀被抓的抓,殺的殺,從此,梧州地區孔雀絕了跡。離秦檜五十大壽還剩半個月,一件五彩斑斕、華麗珍貴的地毯終於織成。馮太守親自帶上地毯,東赴臨安,為秦檜祝壽送禮秦檜五十大壽那天,可說是熱鬧非凡,送禮者絡繹不絕,收下的金銀禮品堆積如山,把個秦檜樂得合不攏嘴。就在這時,收禮的管家高聲唱道:「廣西梧州太守馮承特意獻上孔雀毛地毯一件!」
「唔?」秦檜更高興了,前兩天密室「一德閣」剛完工,正愁沒地毯呢!想到此,他馬上傳令拿上來看看。
馮太守命人小心地奉上地毯,在禮品臺上打開,只見整個地毯全部用柔軟的孔雀細羽,再用金絲鉤連織成,流光溢彩,燦燦奪目,眾人齊聲喝彩。秦檜撫摸著地毯愛不釋手。馮太守見秦檜高興,趁機上前,小聲獻媚道:「這是卑職按相爺一德閣的尺寸,特地請江南絲織高手織成的。」
秦檜令人暗將地毯拿到「一德閣」一試,果然恰到好處,毫釐不差。秦檜品了一口香茶,嘴裡不住聲地稱讚馮太守:「好,好。再說馮太守送禮回來,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他一面重賞了師爺,一面眼巴巴地盼著京城臨安的好消息。果然,沒過幾天,京城就派來了傳旨的特使,馮太守興高採烈,急忙擺香案,跪接聖旨。誰知,特使展開聖旨,宣讀的卻是一道催命符。詔書上說他身沐皇恩,不思圖報,反而殘害百姓,民憤極大。著立即革職,逮赴臨安審問馮太守一聽,如聞晴天霹靂,當下暈倒在地,被人拷上木枷,解赴臨安。不久,不明不白地死在臨安的獄中。
那麼秦檜為什麼要殺馮太守呢?原來,秦檜修建密室的目的是為了防備別人,不想讓世人知道自己的陰謀。為此,在「一德閣」完工之日,秦檜就設毒計除掉了建閣的工匠。現在密室剛剛完工,馮承就獻上地毯,而且尺寸分毫不差。秦檜高興之餘,立即想到,此人既能如此精確地探聽到自己密室的尺寸,那還有什麼秘密探聽不到呢?此人太危險了,一天也不可久留。於是,秦檜隨便找了個藉口,殺掉了馮承,可憐馮承到死也不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