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夠本了,派我去武漢吧,退休醫生的請戰書激勵了所有的中國人

2020-12-04 國權演講社

人物傳記之吳斌,我活夠本了 派我去武漢吧!

吳斌,61歲,教授,共產黨員,退休返聘人員,遼寧瀋陽盛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

我是一名黨員和科主任,年資超期還享受優厚待遇。疫情當前,優先考慮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老同志,我活得夠本了。

活夠本了,聽到這句話,直擊靈魂,那種震撼、感動非任何言語所能表達。有誰會覺得自己活夠本了呢?按理說,越老越想活啊,你看小區裡天天鍛鍊身體的都是老年人,他們有閒關鍵是想活。小時候要苦逼的讀書,長大了要工作賺錢,養家餬口,壓力山大,人活著太累,天天盼著早點退休。退休好啊,不用工作,每個月養老金按時到帳,再也不用擔心失業,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中青年時期那叫生存,老年才叫生活,無憂無慮優哉遊哉,頤養天年。

吳醫生說活夠本了,我相信這首先是假話,作為一名教授,學有所長,又有不錯的待遇,應該是『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他的心痛了,武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武漢的醫護人員沒日沒夜地奮戰,哪怕24小時不眠不休都是『杯水車薪』,全國的醫護人員紛紛支援武漢,責無旁貸。如果按照組織安排,派誰?有經驗又年富力強的醫護工作者,要打贏這場戰役,除了技術還得有體力。吳斌根本不夠格,何況又是退休人員,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國家怎麼可能會派他出戰呢。可他多麼想為國家出一份力啊,唯有主動請纓,理由充足,方有機會上戰殺敵。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作為一名醫護人員,這是一場責任之戰,更是一場榮譽之戰。向死而生,每個人都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吳教授作為一名老同志,希望把生的機會留給更多的年青人,他們才是祖國的未來,『我活夠本了』從這個層面理解確實是真心話,如果要有犧牲,寧可是我,這是怎樣的一種高風亮節,這是多麼崇高的思想境界,讓人肅然起敬。

象吳斌這樣的大愛之士,不在少數,甚至有八十多歲的老同志、老幹部、老共產黨員不顧家人反對,渴望為國家盡最後一份力,他們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隨時等待國家的召喚。你說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打贏這場戰役,中國人戰無不勝!

致敬吳斌,致敬一線的白衣戰士,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首戰用我 用我必勝」!順德醫護人員「請戰」上前線,這些「請戰書...
    「主任,我想提交請戰書,去一線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本人自願放棄外出留在順德,隨時候命,24小時on call」……1月24日是除夕夜,正在市民多齊家團聚的時候,順德多位醫護人員遞交「請戰書」,或是表達「請戰」意願,希望能站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最前線,讓更多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
  • 廣西醫生李瑛從湖北十堰老家發來「請戰書」,請求就地支援
    2月11日上午,自治區南溪山醫院收到了一份來自湖北十堰市的「請戰書」,是該院神經外科醫生李瑛寫來的。李瑛是十堰人,春節回老家過年,因為疫情原因沒能返回廣西。得知廣西目前對口支援十堰,正準備派醫療隊前去馳援,他立即請求就地支援。
  • 「我先報名,等解除隔離後,去武漢!」
    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得知全國確診病例數不斷上漲,他們非常著急,頻繁發信息問同事「排班夠不夠人」「發熱門診量是多少?」……更在隔離期間抓緊時間學習防疫知識。1月26日,當看到醫院正在抽調人員組建援鄂醫療隊,「80後」共產黨員鍾沉芬立即微信申請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我是黨員就應該衝在前面。我先報名,等解除隔離後,去武漢!」
  • 遞上一封「請戰書」!河南省胸科醫院兩位醫生請願前往武漢馳援家鄉
    大河網訊 1月23日下午,記者從河南省胸科醫院了解到,該院醫生孫玉梅和丈夫鄭向陽已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自願要求前往武漢,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工作中的孫玉梅「妹妹和妹夫都是醫務工作者,現都在防疫一線工作,他們給我發的信息,我都會一字不落地看完,我們如果能替他們分擔一些就好了。」孫玉梅說,今天跟孩子也說了他們的想法,孩子也挺支持他們,假期作業都提前做完了,是想讓他們放心。
  • 三次請戰去一線,她說:我是護士,更是一名軍人!
    出徵誓師大會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無數醫護人員從四面八方匯集,戰鬥在抗疫一線。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戰爭,2月17日凌晨,戰略支援部隊某部醫院聞令而動,由17人組成的專業力量緊急出動,郭少青就在這支隊伍中。
  • 「等我回來,娶你做最美的新娘」 訂婚5天後他遞交了去武漢的請戰書
    王友龍是徐州仁慈醫院馳援武漢的四名醫務人員中年齡最小的一個,1991年出生的他,1月20日剛訂婚,原計劃5月拍婚紗照、10月結婚。2月13號出徵前,他緊緊擁抱未婚妻張豔茹,並許下諾言:「等我平安回來,娶你做最美的新娘。」事實上,剛訂婚五天後,小夥子就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申請去湖北一線。
  • 外科醫生的文言請戰書
    荊楚大地,尤創甚深……」這是來自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份請戰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份文言請戰術,竟然出自一位拿刀的外科醫生之手。   從疫情爆發開始,一條條「請願」、一句句「表態」、一份份「請戰書」不斷出現在南通二院各類微信群和各科主任的手裡。截至目前,該院已收到近300封請戰書,黨員幹部們主動「請戰」的舉動,極大鼓舞了全院醫務人員的熱情,更多「請戰書」被送到醫院領導手中。
  • ...沒對象」「ICU工作8年」……徐州這些摁滿紅手印的請戰書把人看...
    連日來,我市各大醫院醫務工作者紛紛向醫院遞交「請戰書」,表示隨時聽從上級組織和醫院安排,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這些請戰書既有以黨支部為單位的,也有以醫護團隊為單位的,還有不少是以個人名義遞交的。雖說形式略有不同,但大家的初心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貢獻自己的力量。1月29日,一張充滿力量、飽含真情的請戰書出現在護理部主任的工作桌上。這份請戰書來自於產房助產士溫琨琨,一個具有17年工作經驗的一線護士。
  • 南譙黨員在一線:我承諾,我請戰,我盡責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退役軍人劉飛在官塘村部遞交申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退役軍人劉飛、曹建勇的請戰書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書寫現代版「與夫書」
    中間為張旃副教授「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在一封抗擊新型肺炎的請戰書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女醫生張旃副教授書寫現代版「與夫書」。張旃副教授目前還擔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II科黨支部書記。
  • 「寶寶,我去武漢,等我回來!」| 廣東醫護戰疫前線22個瞬間
    為支援湖北醫療隊戰友們加油】採寫:南都記者 李春花 通訊員 韓文青 視頻:廣醫一院 編輯:黃燕2003年非典時,67歲的鐘南山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2020年春節前後,年過耄耋的他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去武漢」,自己卻逆行而上,即便是協調不到機票、高鐵票,也要乘高鐵坐在餐車上前往武漢實地考察。徵衣不解,開專家會,亮相央視答疑解惑。
  • 遼寧大連:肺炎疫情來襲 曾經馳援武漢的他們再次寫下請戰書
    一封封言辭懇切的請戰書中,不難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幾個月前,他們剛剛不遠千裡馳援過江城武漢。這次疫情襲擊家鄉,他們再次披掛上陣,義無反顧。 7月26日,任閩敏又是第一批寫下「請戰書」,請求報名參加支援六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之一。「我報名!時刻準備著!」任閩敏說,自己曾經在武漢「前線」參加過抗疫戰鬥,經驗比較豐富。
  • 孝感病逝醫生黃文軍:曾寫請戰書"豈因禍福避趨之"
    (原標題:逝者孝感醫生黃文軍:曾寫請戰書「豈因禍福避趨之」) 得知孝感關閉離城通道的消息
  • 請戰!哈醫大一院組建首批支援武漢應急醫療隊 千餘名醫護人員踴躍...
    門診中心手術室全體人員籤字畫押的請戰書。 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夫妻康凱和郜楊都主動請戰。
  • 一封請戰書,兩顆赤誠心——記昌東鎮兩名退休老黨員的抗疫故事
    昌東鎮東謝村60多歲的退休老黨員謝採興拿著自己按了紅印的請戰書嚴肅地交到了東謝村黨支部書記謝大龍手中。「是啊,我們都上過戰場,抗擊過非典,參加過98年抗洪救災,我們是戰士,是黨員,就該衝到一線去,抗擊肺炎疫情。所以,我也要加入這次抗『疫』戰!」65歲的退休老黨員謝小科向謝大龍補充說道。
  • 生日不過了,頭髮也不要了……12小時,300勇士請戰集結兵發武漢!
    此次的支援隊伍,可謂神速集結,支援武漢召集信息於2月8日晚22點57分發出,12小時內,300醫護人員便報名完畢,各個醫院內,醫生護士紛紛請戰,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王仲言今年37歲,母親和愛人都是醫生,都特別支持他的決定。特別是他的母親,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的工作,更是特別支持兒子為國家效力,「她提醒我注意安全,也沒多說什麼!」王仲言出徵前在請戰書上按手印在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組建時,王仲言就報名了。
  • 退休父親寫給抗疫一線孩子的詩:「當出徵的戰車馬達轟鳴 我看到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17日19時50分訊(首席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 武孟)「當出徵的戰車馬達轟鳴,我看到了你。」近日,重慶一位只有高中文化的父親,為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生兒子寫了一首飽含深情的詩歌,字裡行間中讓人感受到深沉的父愛。
  • 抗疫有我——6名在華外國醫生聯名寫信請戰
    新華社哈爾濱8月9日電題:抗疫有我——6名在華外國醫生聯名寫信請戰新華社記者徐凱鑫、姜賀軒《工作請戰書》《安全保證書》……回憶起外國醫生的聯名信,黑龍江省大慶眼科醫院翻譯季雪梅豎起大拇指說:「他們都是說到做到
  • 「我的車剛走,我下車回武漢」,向這些義無反顧的逆行者致敬
    「下一站,回武漢」「我的車剛走,下一站天門南,我下車回武漢。」1月22日,已經踏上返鄉過年旅程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病理科醫生吳小豔,得知醫院發布醫療支援的號召後,第一時間下車返漢,成為一名「逆行者」。武漢大學病理科主任袁靜萍不禁哽咽:「我是9點21分在群裡發消息,希望35歲以下的醫生積極響應醫院號召參加緊急救治隊,9點23分剛上車的吳小豔,27分就在飛奔回家鄉的動車上主動報名,短短6分鐘內就下定了回武漢的決心,在最近的天門南站下車買了最早的回武漢的票。
  • 逝者|孝感醫生黃文軍:曾寫請戰書「豈因禍福避趨之」
    得知孝感關閉離城通道的消息,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黃文軍寫下請戰書,要求去隔離病房工作。當時醫院防護物資嚴重不足,黃文軍不穿防護服,不斷診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據醫院數據顯示,1月23日,呼吸內科門診量351人次,黃文軍看診109人;1月25日,呼吸內科門診量151人,黃文軍看診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