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貧困戶「泥巴牆房子」變新居 名山區專項排查成效佳

2020-12-17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12月4日訊(曉徐 記者 袁洋)「樊書記啊,我現在也住上乾淨整潔的房子了,非常感謝你的幫助,哪天有空來我家坐坐嘛。」秋風掃落葉,11月一天午後,騎龍村貧困戶李波突然給名山區紅星鎮紀委書記樊澤洪來了一通電話,一句句滿懷感激的話語,讓他倍感欣慰。

  騎龍村,是名山區紅星鎮的一個非貧困村,共有村民304戶1040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8戶63人,通過成立旅遊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茶葉種植農民合作社等方式進行產業幫扶,依託農民夜校開展技術幫扶、增設公益性崗位、提供種植菜地等形式有效保障群眾收入。

  2019年底,按照區紀委的統一部署,紅星鎮紀委走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專項排查,發現了騎龍村的一處泥巴牆房子。「騎龍村積極推進房屋『五改三建』,改善建檔立卡貧困戶房屋,基本實現了住房安全、功能完善,怎麼會還有泥巴牆房子?」

  民生無小事,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陣地,李波的住房問題引起了鎮紀委的高度重視,立即確定重點,組織力量排查。

  通過走訪群眾、找村幹部了解情況,鎮紀委得知李波家就他一人,而且常年在外打工,家中無人居住。「住房安全保障還有遺漏點,不能因為群眾在外打工,就對住房安全問題視而不見。」在了解到李波的基本情況後,鎮紀委立即將李波住房的問題向鎮黨委政府反饋,向區紀委報告,督促鎮相關部門拿出問題整改方案。在徵得李波個人同意後,對他的住房採取異地選址新修住房的方式進行改善,順利將其納入貧困戶住房補短板序列。

  隨後幾個月,紅星鎮紀委多次實地察看進度,持續跟蹤監督。「住房修繕進度有些緩慢,要加快進度哦。」「房子建成後水、電能正常使用嗎?電視能播放嗎?」事無巨細,嚴格把關,讓住房更加方便舒適。

  2020年5月初在鄉村組幹部的積極配合下,李波的新居落成。

  李波的住房問題得以解決,在當地並非個例。今年以來,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圍繞持續深化「脫貧攻堅紀律作風保障年」活動等工作,由區紀委監委領導帶隊,組成3個監督檢查組,對12個區級單位、6個鎮(街道)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脫貧攻堅歷年檢查發現問題整改落實、項目資金管理、落實「三公開」、「五個一」幫扶等方面情況,累計發現問題37個,移送問題線索2條。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朝陽市開展三個「專項行動」鞏固脫貧成果
    特別是2020年,推動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高,4.6萬低收入人口收入全部超過5000元,朝陽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效。朝陽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決定,自12月1日起,利用1個月的時間,開展不穩定人口大排查、信訪受理渠道全面公開和信息溝通共享等「三個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水泥牆面秒變泥巴牆,如今泥巴牆是什麼材料做出的效果?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和人文環境的變化,奢華逐漸走向了復古,人為走向了自然,更多的石膏、高貴、美麗成了自然復古的代表,人們的喜好也逐漸變化,更加喜歡一些自然、復古、環保的、手工的,因為這些材料具有更加方便的施工和更加衛生的環境,更加低廉的成本,是復古泥巴牆效果的首選材料!
  • 惠安:農村「危改」讓貧困戶住得安心
    兩室一廳的房子整潔明亮,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一應俱全。陳一鵬家原來住的是上世紀70年代建的石頭房子,又矮又暗、漏風漏雨。「我改造這個房子花了14萬元,政府各種補貼就給了我13萬元。」他高興地說。  據輞川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陳一鵬患有小兒麻痺症,妻子常年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家中僅靠陳一鵬的父親打零工及兄弟扶持維持生計。
  • 望江:群策群力讓貧困戶住上安居房
    安徽省望江縣長嶺鎮土永村楊屋組年近7旬的村民劉興旺夫婦搬進新居後,喜笑顏開。像劉興旺這樣紛紛喜遷新居的貧困戶,在安徽省望江縣數不勝數。望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列入安徽省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望江縣委、縣政府以「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為脫貧攻堅總目標,著力在加快推進危房改造,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上下功夫。
  • 現在的泥巴牆都流行這樣做了~仿泥巴牆塗料
    現在的泥巴牆都流行這樣做了~仿泥巴牆塗料 泥巴牆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在景區,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中,我們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泥巴牆景觀,不仔細觀察,我們大部分人應該都會以為它是泥巴做的,其實我們大部分時候都是被眼前的視覺效果被騙了 現代的仿泥巴牆效果是利用現代建築材料,對現代的混凝土牆面進行裝飾,做出的類似於泥巴牆的效果。隨著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仿泥巴牆塗料可以說是仿古材料市場的寵兒!
  • 義烏北苑街道社區黨組織班子「開門出徵」辦好民生「小事」
    北苑街道各社區黨委及下屬黨支部成功換屆後,積極營造「幹中換、換中幹」的幹事創業氛圍,抓好抓實民生「關鍵小事」,全力做到民生實事及時辦,讓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換屆成效。據了解,吃飯問題是轄區不少老人生活中的一道難題:子女上班經商不能準時回來、老人買菜燒菜不方便,想要吃得放心、方便成了老年群體的一個心願。
  • 扶風縣2019年度脫貧攻堅成效位居全省縣區「第一方陣」
    寶雞新聞網訊 從陝西省委召開的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和國家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上獲悉
  • 清風頭條丨衡東縣:泥巴路變水泥路,荒山地變林果園,他送來了錦旗
    紅網時刻通訊員 文婷 記者 王義正 衡東報導泥巴路變水泥路,荒山地變林果園,水泥路修到家門口,農網改造和光纖入戶全部完成,圖書室、宣傳欄、健身場地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近年來,對于衡陽市衡東縣石灘鄉大泉村村民來講,能夠真切感受到身邊的這些變化。
  • 漯河市舞陽縣姜店鄉全面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近日,漯河市舞陽縣姜店鄉把問題整改當作首要任務,開展了以「大宣傳、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扶、提高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為主題的「四大兩提一鞏固」專項整治活動,徹底對姜店鄉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一次全面「體檢」,補齊工作短板,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全面提升脫貧攻堅成效
  • 老房翻新窗明屋亮就業幫扶收入翻番 貧困戶杜大祿迎來新生活
    房子雖然是2層老式磚木結構,看上去卻像新的——部分牆體已加固,屋內外粉刷了牆漆,房門和2樓木製走廊重新漆過,屋頂也翻新了。杜大祿說,他們一家有4口人,他自己腿腳不便,大兒子有智力障礙,二兒子以打零工為主,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我們家有房居住,但過去環境差,不僅屋內光線暗,而且牆壁開裂,幸虧鎮政府為我們申請了危房改造,才有了現在這麼明亮的環境。」
  • 安徽天長:貧困戶住新房夢成真
    天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周思國介紹說,近年來,全市開展「地毯式」農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動,大批危房需要改造,上級民生工程項目對重建房戶均補助2萬元、改造房戶均補助6000元,實際資金缺口較大,在市財政較為緊張的情況下,每年要追加400多萬元用於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近年來,天長市嚴格落實上級要求,除國家專項資金外,每年足額配套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
  • 90歲退伍老兵圓了「新居夢」
    「都是黨的政策好,感謝共產黨,感謝領導操心,讓我們住上新房子,了卻了我父親的心願。」看到熟悉的客人再次來到自家的新房時,老李一邊忙著遞煙,一邊激動地說出這番發自肺腑的話語。2019年底,駐村幫扶幹部在開展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時,排查出該戶長期居住在危房當中成為各級領導幹部一直操心的話題,因為住房安全保障沒有得到解決,經過民主評議,將該戶納入到「邊緣戶」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加以幫扶。為該戶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方案,耐心細緻的做通一家老小的思想工作,想方設法落實政策解決實際困難,就這樣,「D級危房拆除重建方案」最終確定。
  • 新疆:拉網式排查贏民心
    對33個縣市、406個鄉鎮(街道)、4942個村(社區)進行「拉網式」排查,走訪群眾43634戶、90975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不實、數字不準、底數不清;一些地方申報貧困戶工作簡單化,按村分攤指標,指標用不掉的,村幹部就優親厚友,將指標分給一般戶和富裕戶,而有的真正貧困戶卻被排除在外。
  • 濟南市歷城區:「紅馬甲」助力貧困戶遷新居
    拿到新房鑰匙後,經過簡單裝修,挑了六月初三這個好日子,準備喬遷新居。可是60多歲的老兩口沒有孩子,之前王書章因為車禍腿部骨折,行動不方便,怎麼搬家成了一個大難題。  郭店街道扶貧辦了解到他的實際困難後,立即在機關一支部群裡發起倡議,號召「先鋒歷城」黨員們幫助王書章搬家。黨員們覺得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紛紛報名參加。
  • 陽光照進來心也跟著活泛了——貧困戶孫俊明遷新居
    新華社石家莊4月26日電 題:陽光照進來心也跟著活泛了——貧困戶孫俊明遷新居  新華社記者劉奕湛  初春的陽光透過寬敞明亮的玻璃窗,照得屋裡暖洋洋的,也把66歲的新河縣仁讓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孫俊明的心照活泛了。
  •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張家界市15年為民辦實事工作綜述
    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31日訊(通訊員王 芳 李優民 黃世江 卓 照)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龍尾巴村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只是全市民生實事致力於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一個縮影。以下一組實事數據,具體反映了15年來全市持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成效。解決97.34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100%鄉鎮集鎮通自來水,83.83%農村實現自來水普及。完成1016個行政村配電網建設任務,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79%。
  • 婁底:「泥腿子」工作隊的「泥巴活」
    紅網時刻記者 譚衛豐 通訊員 楊勝華 婁底報導「泥腿子」幹「泥巴活」 貧困戶奔小康路第一次見到陳浩平,是在漣源市橋頭河鎮湖田新村。正值當午,烈日炎炎,為了趕進度,他正緊握著高壓水槍,與臺班的同事一道在汙泥遍布、雜草叢生的臭水塘裡清理垃圾、衝洗淤泥。
  • 山西天鎮6200名貧困戶易地搬遷分新居
    原標題:天鎮6200名貧困戶易地搬遷分新居     11月17日,對於大同市天鎮縣趙家溝鄉曹進莊村貧困戶張元來說是個好日子。該村易地扶貧搬遷抽籤分房儀式正在進行,64歲的張元老人馬上就要分到新樓房了,這也是他這輩子第一棟新房。
  • 興仁市「四不變四不減」鞏固脫貧成效見聞
    興仁市「四不變四不減」鞏固脫貧成效見聞 發布時間:2019-08-26 11:28:30      來源:黔西南日報   初秋的一天清早,興仁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和幫扶幹部就來到興仁市屯腳鎮坡腳村返貧風險高的脫貧群眾楊勝良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