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2020-12-16 文史夢古今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在筆者的印象中,哲學是一門無比高深的學問。但凡是能把哲學搞清楚的人,無疑都是「業界大牛」。就當代研究哲學出名的學者而,首推復旦大學陳果、「自由學者」王東嶽。此二者將哲學玩出了花樣,前者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陳果、王東嶽在哲學領域做了什麼貢獻?為何說王東嶽步了於丹後塵?

陳果其人生於1981年,上海人。1999年,陳果在復旦大學文科基礎班,主攻哲學專業。後來長期深耕於哲學專業,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擔任學者,在青年哲學家中,陳果算得上是業界翹楚。2008年,陳果歷經多年錘鍊,回到了復旦大學擔任教師,成為復旦大學頗為年輕的老師。陳果的出名與其他人不同,她應該是最早一批的「學術網紅」。

2010年,陳果的學生將其講課視頻上傳網絡。於是,一個手插褲兜、穿著時髦的「復旦女神」橫空出世。後來,陳果用心靈雞湯式文字為大眾普及哲學。結果,這種新奇的宣講方式,一下子就火了。畢竟,富含哲學的心靈雞湯,確實一度是市場的寵兒。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陳果膚淺缺乏深度的心靈雞湯,不足以滿足大眾對哲學的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名不見傳的「自由學者」王東嶽橫空出世。王東嶽何許人也?出生年月不詳,倒是標誌性的小鬍子很是讓人印象深刻。之所以講他是玩哲學棋高一著,在於他創新了傳播哲學的方式。王東嶽用西方哲學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本土哲學,從而為大眾普及了基礎哲學,類似于于丹的那種「掃盲」風格,可又比人家顯得高深莫測。如此一來,一大部分對哲學一知半解的人感覺好神奇,就樂於追捧王東嶽。一時間,王東嶽成了備受關注的「新時代哲學思想大師」,更有甚者稱其為「古今中國唯一真正的狹義哲學家」,跟於丹當年的「文化聖母」著實有一拼。

話說回來,王東嶽卻步了於丹的後塵,何以見得?王東嶽的諸多觀點,看似新穎獨特,實則緊跟著西方哲學打轉兒,沒有自己的東西。王東嶽最不該的,就是他將西方哲學中偏見、錯誤、帶有謊言欺騙性的觀點,不加甄別的一股腦帶了過來。說白了,於丹是靠孔子發家的,而王東嶽則是靠西方哲學發家,二人的路數一樣,都是通過華麗的詞藻偷換概念,讓你猛地一看覺得很有道理,實際上沒什麼營養。時間久了,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一回事了。

無論是陳果把哲學講成心靈雞湯,還是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的啃西方哲學,都是哲學普及中不可取的。雖然王東嶽靠於丹模式發家,可真正搞學術不能持久。當代公認的哲學大師,當屬中國人民大學張立文教授,他講的哲學全然不似陳果、王東嶽,更不是於丹的那種路數,而是認認真真的給你講哲學。這才是真正的哲學大師,投機取巧的學術態度只能火一時,不能成為真正的大師。

相關焦點

  • 陳果會不會像於丹一樣被趕下講臺?
    文/念空大叔前有於丹後有陳果,網紅教授最後好像都是面臨被趕下講臺的命運,究竟是誰對誰錯?其中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2.陳果繼於丹之後的又一位網紅教師,她在網絡上的走紅也是因為她講課的風格和獨特言論,在校深受學生的喜歡,大學生都喜歡上她的課,因為一個講課視頻在網絡上爆紅。她們能紅起來也是因為自己確實有一定能力水平這點不可否認。
  • 先有於丹,後有陳果,紛紛被北大學生「炮轟」課堂,究竟誰的錯?
    她們便是於丹和陳果。她們曾經被學生崇拜推上神壇,現在又被炮轟趕下講臺。 接著就是復旦大學的陳果了,這是繼於丹之後的又一位網紅教師,她在網絡上走紅也是因為她講課的風格和獨特言論
  • 雞湯網紅老師如何讓你變成腦殘?陳果的毛至之年、腦殘版抖音…
    雞湯少年們的腦殘版抖音和網紅老師陳果的毛至之年北大校長在去年立了個鴻浩之志,(正確應是:鴻鵠之志)讓眾人啼笑皆非,於是屏蔽之後半年下課,但今年年初《陳涉世家》就從教材裡下了架。與此相對清華法學院許教授最近被停止授課、科研。
  • 我們該不該把復旦女教授陳果趕下講臺?
    她就是陳果,復旦大學的一名哲學博士、資深思修課教師。   近十年前,一段「復旦大學女教師上課」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視頻中,一位美麗的女老師著裝優雅、神採飛揚、妙語連珠……很快,陳果以「復旦女神老師」的稱號走紅網絡。
  • 哲學是對時代問題的回應,但哲學有局限性,這正是陳果被罵的原因
    哲學從表面上表述的形式非常抽象,以至於人們會誤認為哲學所討論的都是一些無關現實問題的虛幻深奧的理論,這也就是為什麼前面非常火的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陳果,紅極一時最後卻被很多的網友罵,有人罵她講的內容空洞、有人說她是花言巧語兜售唯心主義觀、有人罵她淺薄、輕佻、裝清高、甚至對她長相評頭論足進行人身攻擊
  • 周國平:現在很多學者是庸人 於丹不是在講哲學
    周國平的散文長於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於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以至於當今大學裡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 從網紅教授到「跌下神壇」,陳果說錯兩個字,就打翻了「毒雞湯」
    比如來自復旦的哲學系博士陳果,以「通俗易懂」的淺顯道理解讀愛情等情感問題,一度被網友們奉為圭臬,被譽為「心靈導師」。然而其觀點卻經不起推敲,導致她日後跌落神壇,還反遭網友們的瘋狂吐槽!
  • 新時代我們怎樣當老師:從於丹老師「下課」到陳果老師被質疑說起
    於丹老師和陳果老師曾經都是因網絡而紅極一時,又因網絡而漸歸於沉寂的人物。那麼,她們到底是因何而紅,又因何而漸歸於沉寂呢?我們先說於丹。於丹是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師,於丹的走紅,是在百家講壇主講《論語》而紅遍大江南北的。雖然如此,但她的「論語課」始終備受專家學者的批評。
  • 復旦女神陳果,從最初萬人追捧到最後的萬人炮轟,她到底做了什麼
    可是,在我們這個時候上,就是存在許多不懂裝懂,假裝自己學識淵博的人,他們自視清高,張口閉口都是大道理,可事實是他們說的也就是一些毫無用處的心靈雞湯而已。但是,胸無點墨的人說出來的大道理又能有用到哪裡呢?他們的大道理大多是搬運了網絡上比較火的句子,然後重新組裝的,於是就有了網絡是那些安慰人的心理學家。
  • 臺灣哲學大家傅佩榮:不是於丹把我擠出百家講壇
    被認為是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大家之一,傅佩榮教授昨日早晨在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內地的國學熱很好,臺灣的國學教育有極大的缺陷;30歲之前要讀孔孟,30之後應該讀莊子……」  「對於國學,於丹只是個欣賞者,並不是個研究者;內地的國學熱很好,臺灣的國學教育有極大的缺陷;30歲之前要讀孔孟,30之後應該讀莊子;國學的最大意義是改變生活
  • 咱們該不該把復旦女傳授陳果趕下講臺?
    ——《陳果語錄》本文是原創作者阿飛為你講女人對抵制陳果的一些個人見解,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近來,復旦大學的女傳授曾經在網上廣受迎接。她就是陳果,復旦大學的一名哲學博士、資深思修課教師。在全部要緊的視頻平臺上都能夠看到她,好比顫音和點頭。甚至央視節目《開講啦》也邀請她作為嘉賓。
  • 網傳網紅老師陳果被曝停課,復旦校方來闢謠,人紅是非多
    有許多老師也是照本宣科,畫畫重點,隨意洋洋灑灑講一講。也許是因為這門課不屬於專業課但卻也是每個學生終究調不掉的課,因此學生們輕視之餘還比較頭疼,畢竟考試要考的,也不能掛科不是。 在復旦大學就有一位這樣的網紅老師,她把簡單的一門思想道德與法律修養課講成了哲學、文化、修養集一身的搶手課
  • 哲理散文:心靈雞湯or哲學傳統?
    有觀點質疑周國平的散文寫作是在熬製「心靈雞湯」,缺少批判精神甚至樂於迎合讀者。另有觀點則從專業主義的角度出發,批評周國平的哲學寫作個人色彩濃重,不符合現代學術理念,作為一名哲學研究者去寫散文和隨筆更是「不務正業」。
  • 李銀河提到於丹都笑了,「心靈雞湯」為什麼成了貶義詞?
    主持人小心翼翼地問李銀河「沒有不敬的意思,冒昧的問您一句,您有幾篇文章有」雞湯」味」。當時我就一愣,「心靈雞湯」從什麼時候起成了貶義詞?李銀河解釋說,她沒意識到這一點,然後不經意提到了於丹。「於丹」名字一出,在場的都笑了,於丹似乎成了「心靈雞湯」的同義詞。靜下心來一想,我們從小學起還真喝了不少「心靈雞湯」。
  • 「耄耋」讀成「毛至」的網紅教師陳果,從萬人追捧到萬人「炮轟」
    前幾年網絡上流行著各種各樣的雞湯文,成為大家奮鬥時累了的精神食糧。到現在,大家把「雞湯文」,稱為「毒雞湯」,認為它是空中樓閣,之前的文化現在變成了「糟粕」。陳果,前幾年一位倍受推崇的老師,但現在,她的言論卻被「萬人炮轟」。
  • 普通人對哲學的誤解:哲學不是什麼?
    無論一個人是不是哲學專業的,或者是否涉獵過哲學類的書,相信也不會對「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感到陌生。但是不少人誤以為哲學就是朋友圈的心靈雞湯。不是哲學專業的,總是想找個讀哲學的問個究竟。但今天我們換個角度,談談哲學不是什麼。
  • 於丹的毒雞湯比霧霾還毒,講論語一分鐘一個漏洞,在北大被轟下臺
    於丹被追問倫敦事件隨著助理對于于丹品性的爆料,對於她所講述的所謂國學文化也有人開始了質疑,我們先來看看於丹講過的幾個問題的結論,從中你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這就是她典型的「心靈雞湯」,毒性比霧霾還大。這種「不管世界多醜惡,我堅持心裡美」的腔調,是最常見的心靈雞湯模式。在這個模式裡,有走心的小清新,有所謂的正能量,貌似很有哲理。與以往一樣,一些沒有邏輯、沒有常識的人沉溺在「正能量」裡無法自拔,抱著在排洩物裡挑飯粒的態度,於霧霾中探索「人生的真諦」。
  • 為什麼我反對輿論抨擊復旦陳果老師?
    不少人發文譴責她「和黑暗和解」的說法是毒雞湯,是故意唆使年輕人面對黑暗時不去反抗,而是主動下跪認慫。甚至有些將她和近年來備受輿論質疑的「國學大師」於丹相提並論,起了個外號「果丹皮」,直稱她們的言論是一種貨色。陳果老師的專業是一名哲學博士,說實話,陳大夫並不懂哲學,她之前出的那幾本書我也都沒看過。
  • 美女教授陳果講課將「耄耋」兩字念成「mao zhi」,後來怎樣
    進一步增加了陳果的知名度。期間,陳果還出版了自己的書籍。人們也給予了陳果許多評價,有「小於丹」這樣的稱呼。認為她和於丹一樣,講的內容都類似雞湯,洗刷人們的心靈,鼓勵人們享受生活中美好事物。因此非常受人們喜愛。但是現在的陳果卻沒有以往那麼火了,網絡還傳出了被「叫停」的說法,因此不禁要問,為什麼現在陳果的熱度不如從前?和陳果相象的於丹也沒有從前的熱度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