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浪潮:當藝術品遇到加密算法

2021-01-13 澎湃新聞

原創 JX kin 蜂巢財經News 收錄於話題#專題報導36個

近期,DeFi市場熱度逐步下降,各種協議機槍池「生鏽」,挖礦收益下滑,資本開始探尋新的市場熱點。NFT(Non-fungible token)被推到了臺前,有資金向NFT市場流入。

過去一個月,基於以太坊的藝術平臺SuperRare月成交量達到了77.7萬美元;號稱最大的NFT市場OpenSea的月成交量也突破275萬美元。兩平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NFT是具有唯一且彼此不可替換屬性的數字資產,具有標準化、通用性、流動性以及可編程特性,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收藏品、遊戲物品、數字藝術、證書、域名等。

數字藝術品因NFT變身加密藝術品,原本畫廊裡拷貝到U盤、光碟上買賣的模式也轉移到鏈上,交易流程變得公開透明之時,AI等技術創新也開始加入數字藝術品的創作世界。

交易和創作環節的改變,正在變革藝術品市場,同樣也在攪動加密資產世界。

13萬美元加密畫作破NFT拍賣品紀錄

「十·一」長假期間,YFI、UNI等主流DeFi資產不斷走低。

OKEx顯示,10月8日下午3點,UNI暫報2.71美元,跌破了9月17日2.84美元的開盤價;過去7天,YFI也從20500美元最低下跌到12260美元,遭遇腰斬。

微博大V「超級比特幣」感慨,「機槍池一邊在生鏽,一邊在砸盤」。

DeFi流動性挖礦降溫,NFT(Non-fungible token)正在醞釀,試圖接棒DeFi,成為下一個市場熱點。進入10月後,一個接一個的新紀錄正在誕生。

10月8日,《Portraits of a Mind》比特幣主題系列藝術品中的第21幅作品Block 21,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所以131250美元的價格售出,創下NFT拍賣價格的最高記錄。

NFT是一種非同質化數字資產,具有唯一且彼此不可替換的屬性,標準化、通用性、流動性特別是可編程特性,讓NFT資產顯得獨一無二。以太坊ERC-721標準是非同質化數字資產的第一個標準,常見的NFT應用包括收藏品、遊戲物品、數字藝術品、證書、域名等。

佳士得高價售出的Block 21屬於NFT資產中的美術作品,它是比特幣匿名創始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肖像畫。該系列作品被作者Ben Gentilli命名為《Portraits of a Mind》,共有40幅,Block 21是其中之一。

這40幅作品中,每一幅都包含了部分原始Token(代幣),在智能合約中只有觸發作者設置的條件,才能看到這個系列作品的全貌。

Block 21是加密藝術品受市場關注的縮影。就在它拍賣的一天前,DeFi藝術周報(DeFi Arts Intelligencer)統計,過去一個月,以太坊藝術平臺SuperRare的月成交量達到了77.7萬美元的歷史新高。截至10月8日,SuperRare過去7天的交易額為26.2萬美元,是上個月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此外,號稱NFT板塊最大的交易平臺OpenSea的月成交量突破275萬美元,也破了記錄。

據NFT數據平臺nonFungible統計,10月8日,NFT資產的歷史成交額也登上1.31億美元的新峰值。8月18日,這個數字是1.047億美元,不到兩個月時間,上漲了接近2700萬美元。要知道,從加密貓開始,NFT資產市場已存在了接近3年。

進入7月後,NFT資產均價就已開始上漲

總值增長的基礎是單個NFT資產均價的上漲。nonFungible數據顯示,7月16日,單個NFT資產的均價為38.1美元;到9月1日,最高上漲到371美元,幾乎是1個多月前的10倍。

從這些公開數據可見,部分資金正在流入NFT交易市場。

數字藝術品上鏈改變傳統交易模式

NFT資產交易數據不斷上漲,依託於計算機科學技術下誕生,具有科技屬性的藝術品,正在區塊鏈的「革命」中被引向加密資產交易市場。

推動改變的除了數字藝術品本身具備上鏈交易的條件外,傳統交易市場的弊端也是背景之一。

在傳統數字藝術品市場上,一宗交易大多數發生在畫廊裡。作品在畫廊裡展出,買家付款,創作者將作品拷貝到U盤或者光碟上,交付給買家。這種模式短板明顯——一方面,作品曝光的機會少;其次,買家拿到後,可以複製一份繼續放到二級市場上去交易,一副作品可以賣給多個買家。

對於創作者來說,無法實現真正擁有版權;對於收藏者來說,藝術作品的唯一性在一次次的複製傳播中被消解,收藏價值降低。

加密技術下的NFT出現了,恰好改變了這一局面,當數字藝術品變身為加密藝術品時,用技術鎖定了權益,也讓作品的創作智慧和價值流通合二為一。

BCA(Block Create Art)創始人孫博涵在近期的採訪中表示,NFT增強了傳統數字藝術品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還能保住作品的唯一性。他認為,基於區塊鏈網絡的NFT解決了這一系列的問題,數字藝術品上鏈後,能記錄作品的創作者、每次交易的流程,上鏈後一切都公開透明。

他還提到了NFT技術的有趣之處——它可以實現兩個NFT作品的組合,然後形成一件新的作品,「比如《最初的晚餐》這個作品,它就是由13名早期的加密藝術家共同完成的。」

最初的晚餐(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孫博涵本科及研究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創立國內首個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藝術創作和新文化研發品牌BCA,他也是國內關注數字藝術品交易的早期玩家。

對於收藏者而言,孫博涵也曾在公開採訪中談到,NFT提供了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賦予了數字藝術品真實性和稀缺性,「歷史上第一次,藏家可以真正地擁有一件數字藝術品,享有它的美學價值和經濟溢價」。

他進一步解釋,NFT的價值不僅體現在擁有者能掌握自己的權益,它還能將現實世界通證化,形成一個價值互聯、信息互通的數字資產世界。由於NFT非同質化、不可拆分的特性,使得它可以錨定現實世界中商品的概念。未來,數字藝術基於區塊鏈可流轉、可切分,具備更好的市場流通性,也更容易實現與其他非同類資產進行價值互換。

但他也指出,NFT不會賦予標的物額外的價值,他解釋,NFT是一個價值載體,並不會影響上層標的本身的價值共識,「它提供了價值載體形式的變化,而不是標的本身的變化。所以需要本身標的物形成價值共識之後,NFT才能發揮出載體的優越性。」

NFT藝術品不限畫作 音視頻作品登臺

交易市場改變的同時,數字藝術品創作者也在進化,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類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藝術家」,AI(人工智慧)正在進入數字藝術品世界。

傳統藝術作品創作時,更依賴於創作者個人的思考與思想;AI創作中,儘管藝術家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訓練」機器,形成數據模型,但藝術家很難控制最終創作的結果。這既是意外的有趣之處,也被視作AI創作的短板之一。

有人正在改變這一局面。年僅21歲藝術家Robbie Barrat試圖擺脫算法的控制。《Robbie Barrat,了不起的 AI 藝術》這篇報導中介紹,他在去年就推出的作品《Saint Nazaire》,首次在利用AI的同時,嘗試通過作品表達藝術家自身的情感。

Saint Nazaire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經理曹寅收藏了這幅作品。《Saint Nazaire》被認為不僅是 Robbie 創作生涯的重要裡程碑,也是整個 AI 藝術的劃時代作品,具有重要的藝術史價值。

至於創作者本人,他已經表態說,人工智慧將成為本世紀最大規模的藝術運動之一。

Robbie Barrat在2019 年進入法國著名的Saint Nazaire藝術學院學習並建立工作室,他的身份除了藝術家外,還是史丹福大學人工智慧研究員、英偉達人工智慧算法工程師。

18 歲時,Robbie Barrat已經在神經網絡領域取得了突破。他此前既接手過 Kanye West 歌詞訓練的說唱 AI,也研究過利用植物的電信號創造藝術的 AI,他發明了著名的藝術專用 AI 算法art-DCGEN,目前已經是眾多數字藝術品創作者的常用工具。

在計算機技術的加持下,目前的NFT藝術品在形式上已經不僅限於美術作品,音樂、視頻也被融入其中。

不久前的一次線上展出中,孫博涵展示了一副由國內數字藝術品創作者池磊創作的《破壞公司》系列——我愛GUCCI。這幅作品融合了音樂、視頻等元素。

無論是技術上的創新,還是藝術品載體的多樣性,總有一些會反饋在作品的價格市場上。

早在2018 年,Robbie 用 AI 算法創作的一幅作品在紐約佳士得拍出了 43.25萬美元的高價。

在nonFungible平臺的統計中,遊戲、收藏品等常見的NFT 資產中,藝術品的均價也是最高的。截至10月8日,藝術品類NFT資產的均價為136美元,收藏品類NFT資產和遊戲類NFT資產的歷史均價分別為15.3美元和15.7美元。

NFT資產的可視化,讓它比幣市上各種用於炒作的「空氣幣」有了更多的可感場景,但也正因為它能夠市場化,進入投資領域,也就同樣存在風險。

業內人士提醒,一旦受到資本的衝擊,NFT資產也會和其他資產一樣,可能會偏離正常價格,「這需要投資者在投資相關資產時,做好風險把控,帶著投機心理看待NFT,也可能收穫失望。

原標題:《NFT浪潮:當藝術品遇到加密算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加密算法科普:des、aes加密、對稱、非對稱加密、Hash算法都是啥
    對稱密碼算法有時又叫傳統密碼算法、秘密密鑰算法或單密鑰算法,非對稱密碼算法也叫公開密鑰密碼算法或雙密鑰算法。對稱密碼算法的加密密鑰能夠從解密密鑰中推算出來,反過來也成立。在大多數對稱算法中,加密解密密鑰是相同的。它要求發送者和接收者在安全通信之前,商定一個密鑰。對稱算法的安全性依賴於密鑰,洩漏密鑰就意味著任何人都能對消息進行加密解密。只要通信需要保密,密鑰就必須保密。
  • 加密類型:5種加密算法以及如何選擇正確的算法
    加密是一種將數據轉換為無法解密的格式,以便只有授權方才能訪問信息的方法。加密密鑰與加密算法一起使加密過程成為可能。並且,基於這些密鑰的應用方式,主要主要使用兩種類型的加密方法:「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這兩種方法都使用不同的數學算法(即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些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常見的加密算法列表包括RSA,ECC,3DES,AES等。
  • 基於混沌Logistic加密算法的圖片加密與還原
    摘要一種基於混沌Logistic加密算法的圖片加密與還原的方法,並利用Lena圖和Baboon圖來驗證這種加密算法的加密效果。為了能夠體現該算法在圖片信息加密的效果,本文還採用了普通行列置亂加密算法和像素點的RGB的值的縮放算法這兩種算法對相同的圖片的圖片進行處理,利用matlab通過顯示加密過後的圖片以及直方圖分析可以很直觀的發現混沌Logistic加密算法對圖片信息加密的效果更好,並且很好地隱藏了原始圖像的統計特性,能夠有效地抵禦基於圖像像素值的統計攻擊,達到了圖像加密的效果。
  • RSA加密算法及其改進算法的研究和實現
    摘要:首先利用RSA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實現了數據的安全傳輸;然後針對RSA加密算法時間開銷大和算法設計複雜的缺點,提出基於乘同餘對稱特性的SNM算法。通過對該改進RSA加密算法的實現發現加密運算速度明顯提高且算法更簡單,從而證明了本文所提改進算法的有效性。
  • 常見的幾種加密算法比較
    在協議傳輸層上進行加密,主要是對源節點和目標節點之間傳輸數據進行加密保護,與鏈路加密類似.只是加密算法要結合在依附於節點的加密模件中,克服了鏈路加密在節點處易遭非法存取的缺點。③端對端加密:網絡層以上的加密稱為端對端加密。是面向網絡層主體。對應用層的數據信息進行加密,易於用軟體實現,且成本低,但密鑰管理問題困難,主要適合大型網絡系統中信息在多個發方和收方之間傳輸的情況。
  • 加密技術及加密哈希值算法是怎樣服務於區塊鏈的?
    加密技術及加密哈希值算法是怎樣服務於區塊鏈的? 雖然每一項原則都應該有自己的解釋,但本文將重點介紹加密技術以及加密算法如何服務於區塊鏈。 密碼學簡史 從古埃及時代起,某種形式的密碼學就一直存在。在計算機時代之前,可以使用一種簡單的密碼算法來傳輸消息。其中最常被引用的是凱撒密碼。凱撒密碼用字母表中排在後三位的字母代替了每一個字母,所以A變成了D,B變成了E,依此類推。
  • HASH算法不是加密算法:CSDN密碼洩露
    目前,很多站點都用 MD5 算法保存密碼,但對於 HASH(哈希)算法的認識還存在很多誤區,很有必要重新認識。CSDN 這次數據洩漏,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些有趣的分析數據。排在第一的竟然是 qq.com  一、HASH 算法不是加密算法  HASH 算法是一種消息摘要算法,不是一種加密算法,但由於其單向運算,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成為加密算法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完整的加密機制不能僅依賴
  • 從數學到物理學:加密算法簡介
    1997 年,NIST 再次徵求新的加密算法提案,最終收到了 50 份提案。2020 年,NIST 接受了 「Rijndael」 算法,並命名為 「AES」,高級加密標準。Cipher密碼設計學是(通過加密)隱藏敏感數據的藝術和科學。它包括加密過程(就是在原始的 「原文」 上使用加密算法)和解密過程(就是在密文上使用算法,使之恢復到可讀的形式)。
  • JAVA實現消息摘要算法加密
    2.使用MessageDigest的digest(byte[] b)方法,把指定內容通過MD5進行加密,返回字節數組類型。根據使用加密算法的不同,自行選擇對應的實現類。2.調用Digest接口的update(byte[] b,inOff,len)方法進行加密,有三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要加密的明文字節數組,第二個參數是從字節數組的哪裡開始加密,第三個參數是要加密的長度。方法返回void。
  • DES、RC4、AES等加密算法優勢及應用
    程式設計師捍衛自己珍貴的代碼,全靠花式的加密算法。代碼加密有多重要?程式設計師半年做出的產品,盜版者可能半天就能完全破解。  加密算法的本質,首先是為了對數據進行保密並防止篡改,其次更具有了身份驗證的功能。像是你跟女友約定好的話術,這句話一說出來,她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並且知道說話的人是你,但任何其他人根本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  根據密鑰類型的不同,加密算法分為對稱和非對稱兩種。
  • 區塊鏈丨非對稱加密算法,區塊鏈的加密秘訣!
    前面講到了對稱加密算法,今天講講非對稱加密算法。可以說非對稱算法是對稱算法的升級,因為非對稱算法是基於對稱算法而被研究出來的。非對稱算法與對稱算法的不同之處在於非對稱算法省去了對稱加密算法時要分發密鑰的麻煩,所以說是對稱加密算法的升級。在非對稱加密算法中同樣具有兩種密鑰:私鑰(private key)和公鑰(public key)。
  • HTTPS的中那些加密算法
    密碼(cipher)密碼學中的密碼(cipher)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密碼不太一樣,計算機術語『密碼 cipher』是一種用於加密或者解密的算法,而我們日常所使用的『密碼 password』是一種口令,它是用於認證用途的一組文本字符串,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前者:cipher。
  • 市場價值來了,加密藝術為什麼能賺錢?
    12月3日,由算力大學推出的「NFT加密藝術」專場視頻直播節目,聚焦「鏈上藝術資產—NFT接棒2021加密投資新燃點」話題,NFT加密藝術領域大咖 AI和區塊鏈藝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區塊鏈產業研究中心教育主管 宋婷,知名算法藝術家、加密藝術家 Reva,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 曹寅, 以及BCA創始人兼CEO 孫博
  • 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安全的加密算法
    一個劃時代的算法   驚天動地   一個只能用算力來破解的加密算法   1   人類的加密史
  • 30.深入淺出介紹史上最偉大的加密算法:RSA算法
    聽上去好像有些不可思議,但真就存在這樣的加密方式,這就是史上最偉大的加密算法:RSA算法。一個簡單的示例我們先用一個簡單的示例來演示一下RSA算法的加密過程。使用公鑰加密,C = (M ** e) %n比如說加密大寫字母A,根據之前學習過的ascii碼的知識。
  • 區塊鏈加密算法RSA加密的原理解析
    加密算法,RSA是繞不開的話題,因為RSA算法是目前最流行的公開密鑰算法,既能用於加密,也能用戶數字籤名。不僅在加密貨幣領域使用,在傳統網際網路領域的應用也很廣泛。從被提出到現在20多年,經歷了各種考驗,被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比特幣所使用的Sha256算法,也是在其基礎之上建立的。了解RSA算法,相信你會對區塊鏈有更深的認識。
  • java最常用的幾種加密算法
    MD5MD5即Message-Digest Algorithm 5(信息-摘要算法5),用於確保信息傳輸完整一致。是計算機廣泛使用的雜湊算法之一(又譯摘要算法、哈希算法),主流程式語言普遍已有MD5實現。將數據(如漢字)運算為另一固定長度值,是雜湊算法的基礎原理,MD5的前身有MD2、MD3和MD4。廣泛用於加密和解密技術,常用於文件校驗。校驗?
  • 「黎曼猜想」推翻區塊鏈加密算法?
    Atiyah 已經證明了Riemann猜想,一場風暴已經在醞釀之中,所有加密算法已經危如累卵,區塊鏈行業遲早要完,趕快收拾細軟準備跑路吧,注意,一定要是細軟哦。Riemann 猜想聲稱zeta函數的非平凡零點的實部都是1/2。可是這和區塊鏈又有什麼關係呢?
  • 量子計算機能否攻破比特幣加密算法
    量子計算機,能否攻破比特幣加密算法,看如下分析,希望給你帶來一定的了解,最終我們認為持有比特幣是安全的。計算機的快速發展已經出乎人們的意料,曾經的預言也一一言中,比如早期經典的「摩爾定律「」,即計算機的計算力將永遠增長。
  • 吳迪:量子計算機或威脅現有加密體系 加密算法要徹底革新
    「如果數據在通訊過程中並沒有經過加密,那相當於是在裸奔的」,吳迪介紹了其發明的IVN量子加密技術在能源安全與節能環保方面的應用前景。吳迪認為,能源就是錢。比如:供應商生產並提供給消費者10度電,但黑客篡改了數據,顯示只有兩度電,那麼供應商就無法收取費用。可見,數據安全可以說是所有行業的根本,應該放在企業關注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