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難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縱然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
很多人說,和黛玉談戀愛,和寶釵結婚,是人世間一大美事。
但是他們沒有想過,寶玉已經和黛玉談過戀愛,也娶了賢惠端莊的寶釵為妻,卻最終還是「意難平」。
為何寶玉偏愛林黛玉?
又或者,為何和黛玉談過戀愛的人,就會對她念念不忘?
一、對待感情,願賭服輸
黛玉對待感情的態度,沒有那麼市儈,沒有那麼多算計,只有一句:願賭服輸。
她小性子,只是沒有安全感的表象。
和寶玉互相敘述心意後,寶玉對她說:「你放心!」
黛玉就真的把心放下了。
不是沒有心機,不是不懂察言觀色,更不是不夠聰明伶俐,她只是不願意用心機來對付珍愛的感情。
對待感情,黛玉素來慎之又慎,但是一旦入了她的眼,她便再無雜念,真正將你放在心中。
後來的黛玉,從來不會因為寶玉對哪個女孩好一點而吃味,相反,大家起鬨讓寶玉去找妙玉要紅梅,還是黛玉攔著眾人,給了寶玉和妙玉獨處的機會。
寶釵和她義結金蘭,她就真的將寶釵當成了閨蜜。
願賭服輸,不願用市儈地對待感情,這是黛玉的態度。
黛玉活得真實。
瞧著寶玉去看寶釵,她會和寶玉鬧一鬧情人間的小脾氣,說出「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這樣巧妙而暗藏玄機的話。
瞧寶玉聽寶釵的話不喝冷酒,她接著丫頭送暖爐的功夫指桑罵槐,「平素我跟你說的都當耳旁風,怎麼她說的你就聽,哪裡就冷死我了!」
很多人嫌黛玉這樣很煩,殊不知,男女朋友之間,本來就是這樣相處的。
黛玉拿出了自己的真心對待感情,自然希望在真心對待的人面前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這種小脾氣,無傷大雅,只為調節感情,就像初戀時而不時鬧的一點小脾氣。
你不願意哄,人家也只給寶玉看。
二、靈動的煙火氣
很多人說黛玉人緣不好,是因為第五回裡的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玩」。
什麼是「下人」?
什麼是「小丫頭們」?
專門點出這些人,是否是為了說明,在那些正經主子裡,黛玉和寶釵的人緣,差距沒有那麼大?
黛玉和寶釵最大的不同,在於身上那點靈動的煙火氣。
寶釵待人,禮數周到,看似熱情和善,卻總有一層淡淡的隔閡。
「任是無情也動人」,是用來形容寶釵的,而黛玉,卻是個真正的「有情人」。
黛玉羨慕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也珍視這種溫暖。
她會拉著王夫人、薛姨媽撒嬌,會對著寶玉耍小性子,也會常常和探春迎春打鬧,甚至連妙玉都高看她一眼。
迎春是個二木頭,卻也會開黛玉的玩笑,可見她們的親密無間。湘雲曾經不愛黛玉愛寶釵,說了很多諷刺黛玉的話,也沒見她見怪,反而用真誠收穫了友誼。
都說林妹妹性子不好,周瑞家的送宮花給她,反而被她挑剔。
可黛玉對下人的挑剔,全書中卻只有這一次。
除此以外的黛玉,待人和善,待下人也好,後來的紫鵑,對她忠心耿耿,給她送銀子的小丫頭,得了一把零錢更是對她印象良好。
香菱要學詩,黛玉傾囊相授,還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詩本給她看,指點她學習。
如果純看禮數,黛玉不如寶釵。
薛蟠拿了東西回家,寶釵還記得送給趙姨娘一份,黛玉不會這樣,因為她的心很小,只裝得下自己在乎的人。
禮數周全,黛玉是比不過寶釵的,但是親密無間,寶釵卻比不過黛玉。
試想一下,你們和最親密的朋友間,是不是也常常打鬧,互相諷刺;在陌生人面前,反而彬彬有禮,守著規矩,客套地微笑?
三、為何偏愛?因為人世孤獨
而寶玉為何偏愛黛玉呢?
或許,為的是那一份真心,更為的,是那一份理解。
這個世界上,遇見理解,才是最難得。
婚姻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兩個人總有聊不完的天吧。
黛玉懂寶玉。
第二十二回,寶玉因為受了黛玉和湘雲的夾板氣,仿《寄生草》做了一偈,把襲人嚇得夠嗆。寶釵看了,也擔心寶玉存了參禪的念頭,移了本性,準備將這個偈子是又撕又燒。
她們其實不懂寶玉,也不知道,生性叛逆的寶玉,用這樣的方法是勸不回來的。
唯有黛玉,輕巧一笑,問了寶玉,巧妙勸回了即將偏離方向的寶玉。
黛玉道:「寶玉,我問你,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有何貴?爾有何堅?」
寶玉一句也答不上來。黛玉又說了:
「你那偈末云:『無可雲證,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據我看,還未盡善。我再續兩句在後,」因念云:「無立足境,是方乾淨。」
見了黛玉的才華,寶玉頓時深覺自慚形愧,連女兒也比不上,自此徹底斷了這個念頭。
真正高明的規勸,都是建立在懂的基礎上,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攔截。
而黛玉,能掌控寶玉行駛的方向,用她的真心和理解。
人生在世,註定孤獨的旅程,若是有個理解自己的賢內助,人生或許都會燦爛不少。
而黛玉,於寶玉而言,象徵了理解和美好。
紅樓夢中的瀟湘館,廊下有鸚鵡,房簷下有大燕子,生命與活力,人間最美的東西都在這裡,也難怪寶玉「意難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