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5日消息(記者楊靜)2020張家港市創新發展(上海)說明會今天(15日)在上海虹舉行,總投資430億元的50個項目集中簽約,涉及「兩新一高」、智能製造、金融投資、產城融合等多個領域,「硬核」項目的鼎力加盟,成為「滬港」兩地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創新發展、實現融合共贏的最新註腳。
7月1日,滬蘇通鐵路正式通車,張家港站同步啟用,張家港從「手無寸鐵」闊步邁入高鐵時代,駛入了深度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快車道」,迎來了「港鐵聯動」「雙輪驅動」的全新發展格局。張家港與上海之間也由高速公路時代的「弱連結」,升級為高鐵時代的「強連結」;未來,隨著通蘇嘉甬、南沿江兩條鐵路的開通運行,以及市內快速環路和「十」字軸線的建成,「公鐵水聯運、江海河直達」的張家港,將一躍成為承啟南北、貫通東西的重要樞紐城市。未來的張家港,將真正融入上海「半小時通勤圈」,也必將成為滬上各類生產要素的最佳承載地、廣大企業投資興業的首選「高能區」。
本文圖片:張家港市50個項目今天集中簽約(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張家港市委書記潘國強說:「我們以『高鐵賦能、滬港互融』為主題舉辦創新發展說明會,就是希望借著滬蘇通鐵路通車這股『強勁東風』,進一步融入大上海,開創合作共贏的新紀元。當前張家港正『借勢發力』,高標準規劃建設44.2平方公裡高鐵新城,全力打造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和開放引領新門戶;持續引進高端公共資源,不斷推動滬港兩地在醫療、教育、養老、文旅等公共服務上實現資源共享。主動融入長三角『同城生活圈、同城創業圈』,推動滬港兩地的資源連結更加融通、產業協同更加融合、交流合作更加融洽,把獨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對接大上海、融入長三角』的發展勝勢。」
張家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衛作了城市推介,集中展現了張家港城市精神、產業要素、創新生態、營商環境、文明宜居等情況。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張家港精神的激勵下,張家港人乘風破浪、披荊斬棘,成就了精神文明享譽全國、經濟實力位居三甲、城鄉統籌協調均衡的「明星城市」。如今的張家港,借力「高鐵時代」,錨定「三標杆一率先」(打造經濟高質量標杆、城鄉一體化標杆、新時代文明標杆,在江蘇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堅定唱響新時代「三超一爭」奮鬥之歌,決意再造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
全國首家在上海市註冊成立的縣級市異地商會——上海市張家港商會正式成立,進一步促進滬港互融,為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和發揮作用。作為促進「滬港」之間科創資源流動的橋梁,上海張江·張家港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一方面提供張家港發展所需的創新要素,另一方面也能把張家港的科創優勢、特色產業、創新資源等帶到上海展示,打造兩地協同創新的新支點。
此外,張家港還同步舉辦了張家港保稅區高端新材料國際招商會、張家港高鐵新城城市推介會、張家港市—上海科創載體合作懇談會、張家港市文化旅遊(上海)推介會和上海市張家港商會成立大會,在招商引資、產業協同、文化旅遊、人才交流等多個方面對接上海,高速連結國內外優質資源,點亮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熱力圖」。當前,張家港正加快推進總投資近1800億元的三級重大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攢勁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