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城西幹道改造竣工通車
中國江蘇網12月30日訊 南京城西片區快速路網改造工程指揮部29日發布消息:備受關注的城西幹道綜合改造工程及江東路部分節點改造工程基本建成,將於31日上午10時開放交通。城西幹道通過改高架為隧道,南京形成國內外獨一無二的以隧道為主要特色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統。
城西幹道綜合改造工程是規劃的南京「井」字形快速內環的西線,建設範圍為賽虹橋立交北匝道落地點至古平崗立交高架橋南落地點,路線全長約6.13公裡,其中主線按快速路標準設計,雙向6車道,車速60公裡/小時;輔道按城市主幹道標準設計,雙向4-6車道,車速40公裡/小時。
全線共4座下穿隧道,分別為草場門隧道(下穿北京西路)、清涼門隧道(下穿廣州路、清涼山路、龍蟠裡、漢中路)、水西門隧道(下穿建鄴路、水西門大街)、集慶門隧道(下穿集慶路),另在清涼山隧道處設漢中門進口匝道下穿清涼山路、廣州路,新建清涼山通道連接清涼山與國防園山體。
在此之前,高架設計的城西幹道因擁堵成為南京市區交通短板。經過慎重決策,南京於去年2月啟動綜合改造工程,拆除全線範圍既有高架橋,也有新建、改擴建道路、隧道、排水景觀綠化等工程。
南京市住建委工程建設處處長龔成林介紹說,城西幹道東倚明城牆、西臨秦淮河、上下有運行中的各類管網,並與既有地鐵2號線、在建地鐵4號線、規劃地鐵7、13號線有交叉,工程建設中既要確保道路、管線、地鐵等正常運營,又要對道路主體進行改造,工程建設規模之大、環境之複雜、技術難度之高,在南京市政工程建設中都比較少見。
城西幹道和江東路部分節點改造後,加密南京快速路網體系,並將在主要路口進行充分渠化,增加路口排隊車道數,推動智能交通建設、完善智能監控和智能誘導系統,以切實緩解交通擁堵。由於沿線存在大量居民住宅小區,城西幹道改隧道後,採用SMA降噪路面,將交通噪聲直接消減在隧道內,沿線居民生活環境也將得以改善。
而城西幹道沿線的清涼門(清涼山)、烏龍潭、漢中門、水西門等均為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地段,綜合改造消除道路中間設置高架橋的人工屏障,兩側的歷史文化景點與山水之間更加貼近,「山水城林」融為一體的自然景觀特色彰顯無遺。同時,通過新建清涼山通道工程,將清涼山體與國防園段山體連接,有利於恢復清涼山整體原貌。另外新增了2.4萬平方米的綠地,形成一條景觀風光帶。
此次改造沿城西幹道全線新鋪設汙水管網,完善汙水收集系統,與外秦淮河的截汙管網一起,實現城西幹道雨汙分流,秦淮河東岸汙水不下河。供水管線等也進行更新升級。 (汪曉霞)
又 訊 據南京市交管局秩序科科長毛悍琪介紹,為配合施工,全市公交專用道原來早晚高峰專用臨時調整為白天專用,經市政府批准,明年1月1日起,專用道時間恢復為7:00~9:00、16:00~19:00。
另據南京市客管處公交科科長曹正文介紹,城西幹道改造後的首班公交車將在明年元旦開出。之前先後調整26條公交線,目前已恢復16條。公交站臺採用坐標式命名,漢中門路口將在北口和南口分設站臺,北口命名為虎踞路,南口命名為虎踞南路。
(汪曉霞)
配圖為嶄新的清涼門隧道。
本報實習生 王藝澍 本報記者 萬程鵬攝
原標題:南京城西幹道改造竣工通車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