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城長峙島紅楠海苑小區有住戶向晚報110反映,所住小區是安置小區,最近物業張貼了公告,要對小區內非安置戶收取物業費。
「住了三四年了,
以前都沒在交費的,
這是怎麼回事?」
01
有住戶質疑也有住戶表示理解
8月10日上午,紅楠海苑小區,記者看到了住戶所說的《關於要求對安置小區內非安置業主收取物業服務費的通知》公告,上面寫著:
從2020年1月1日起,對新城區域安置小區內非安置業主收取物業服務費;
物業基本服務費為1.08元/月/平方米,計算面積以房產證登記面積為準,收取標準不高於三級服務標準;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新城管理委員會委託舟山海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收取相關物業服務費,具體由各安置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負責收取……
隨後,記者來到小區物業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物業隸屬市城投集團旗下城置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今年5月剛從上一家物業公司接手入駐。
「接到公司收物業費的通知後,我們挨家打電話聯繫業主,重新確認房主信息並做好登記,目前還沒正式收取費用。」
季女士在紅楠海苑小區購入一套二手房,10日剛搬進新家。她對小區收取物業費一事提出質疑,「不繳物業費是安置戶享受的一項福利,只不過現在這個福利已由上一任房東轉讓給我了,為何還要對我收費?」季女士表示,當初考慮買這套房,也是考慮到小區不用繳物業費,若現在將安置戶和非安置戶「區別對待」她不能接受,「要收費就大家一起收,那樣我願意出錢。」
也有住戶對收取物業費表示理解。「若收費後物業服務質量能跟上去,小區住得更舒適,那麼我願意交錢,畢竟物業需要資金維持運行。」同樣是買房入住的李女士這樣對記者說。
02
物業收費,新城32個安置小區逐一推廣
據了解,新城的安置小區由舟山城置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統籌管理。該公司總經理餘崢介紹,近年來,新城安置小區二手房交易量逐年遞增,目前非安置戶入住率最高的小區在40%左右。以往這類安置小區物業費由政府補貼,但隨著新城品質不斷提
升和創城的深入開展,安置小區的物業管理越來越精細化,一些新建安置小區的物業服務水平更是向商業住宅小區看齊,因此物業成本支出也隨之增加。
餘崢給記者算了筆帳,「以紅楠海苑小區為例,物業工作人員有近30人,人均費用一年5萬元左右。一年下來,這個小區的人工投入費用達上百萬元,單靠政府補貼是無法滿足的。收取物業費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區物業服務品質和小區整體建設。」
對於為何只向非安置戶收取物業費,餘崢也作了解釋,「政府補貼物業費用的初衷是給安置區塊的原住民福利,因為拆遷的時候,這些原住民為了城市發展做了貢獻,舍了自己的小家。但現在出現了很多買房戶不屬於安置居民,就享受不了這個福利。」
新城紅楠海苑安置小區
餘崢介紹,此次安置小區物業費用標準為1.08元/月/平方米,價格遠低於普通商業住宅小區,但是服務不打馬虎眼,性價比蠻高。「
一般的商業住宅物業是三級服務標準,今後安置小區也是同樣的服務標準,但服務品質甚至會優於部分商業住宅。」餘崢說,目前新城共有32個安置小區,其中6個小區由該公司自行管理,其餘委託第三方物業公司進行管理。
待與第三方合同到期後,公司計劃陸續自行接管所有安置小區,並逐一推廣物業收費模式。「收取的物業費全部用於提升物業服務品質、完善小區硬體、綠化等配套設施,把利益反哺給住戶。」
你怎麼看?
請積極留言討論哦
記者 叢琳
編輯:碩懋
舟報集團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