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望上升為國家戰略,打造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2020-12-14 中國紡織網

  重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望上升為國家戰略,打造經濟增長的「第四極」西部環保需求值得期待!

  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在成渝地區腹地打造帶動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有助開拓經濟發展迴旋空間,增加經濟發展韌性。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員、民盟中央經濟委副主任馮奎認為,會議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提並論」,這也意味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如若上升為國家戰略,將極大增強其在西部地區的增長極和輻射帶動作用,就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推動內陸地區改革開放而言,是一招大棋、活棋。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驅動能力強勁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備國際都市圈所擁有的發展共性,同時將迎來生態環境保護、深化開放合作格局、一體化機制構建、城鄉要素流通融合等新的發展機遇。

  成渝經濟圈範圍較小做法較務實

  新華社5日發表網評解釋,名稱之變顯示中央對成渝地區日益重視。這也更加突出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意味著兩地要加強協同發展,以自身發展帶動其他城市發展,由點及面推動整個系統,乃至西部地區的全面高質量發展。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蒲勇健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過去的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覆蓋範圍很廣,牽涉很多不發達的地區,發展起來有難度。成渝經濟圈則將發展範圍縮小,先聚焦重慶和成都及它們之間走廊地區的發展,這個做法比較務實。

  「分步走、分階段,先從比較發達中心的地區入手。這樣的發展比較穩定,而不是一下子很大規模地啟動。」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出臺的成渝城市群,包括四川和重慶42個市區縣,涵蓋土地面積18.5萬平方公裡(逾256個新加坡大小)。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兼寧波諾丁漢大學講座教授、長江學者姚樹潔受訪時說,據他估算,成渝經濟圈面積約6萬平方公裡,與成渝城市群規劃相比,範圍縮小逾三分之二,但經濟體量仍然龐大。

  成渝地區經濟可成另一臺經濟引擎

  儘管中美貿易戰目前趨於緩和,但全球經濟疲軟,國際形勢動蕩,嚴重經濟危機可能一觸即發。蒲勇健認為,中國現有三個經濟增長極集中沿海地區,涉入全球化進程較深,在全球經濟的變動中曝險較高。

  他認為,成渝地區經濟以內需拉動為主,工業體系相對發達,市場和人口聚集夠大,也與國家層面的「一帶一路」戰略相結合,可成為中國另一臺經濟引擎。

  他說:「從國家層面考慮,在西部把第四極做起來,這塊經濟和全球化相對有一個防火牆,可以緩衝沿海經濟可能受到全球經濟危機衝擊,使中國經濟有一個迴旋空間。」

  「就像大船在海裡遇到海嘯一樣,它有一個壓艙石,使整個就業、科技經濟發展,不至於全部都受到全球經濟危機衝擊。」

  成渝地區正成為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區域之一。重慶和成都目前均已成為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基地。跨境電商、整車進口、高端製造等新興業態也正快速成長。

  新華社引述數據顯示,成渝城市群經濟總量已從2014年的3.76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約6萬億元,增速位居中國全國前列,經濟體量佔西部地區城市群經濟總量逾三分之一。

  產業「西進」步伐加速西部環保需求值得期待

  多年來一直跟蹤觀察產業轉移的半月談記者,近期在調研時發現,以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地轉移為代表的產業轉移,正從前些年的序曲、發展階段,進入到現在的高潮時節,正從20年前的趨勢、10年前的定勢,進入到當前的大勢階段。其速度之快、勢頭之猛,正成為一種劇烈、壯闊的經濟現象。

  蒲勇健預測,未來很多國家層面的戰略性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研發,可能落戶成渝地區。他說,中美近年交惡讓很多旅居西方的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考慮歸國,但不願落戶房價物價昂貴、生活節奏過快的中國沿海城市。成渝經濟圈的啟動,有望提供海歸專家所嚮往的就業和生活。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提出,西部地區將成為下一個製造業高地,環境汙染防治需求也有望爆發。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同時強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也就是說,在交通、產業、科技、生態等方面,成渝兩地將開展全方位、更密切的創新協作。未來,兩地將共建生態聯防聯控機制,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中國環博會成都展被成都市政府列為「1113」重大項目

  慕尼黑博覽集團是全球十大展覽公司之一,每年在德國、中國、印度、土耳其、南非等多個國家舉辦7個環保系列展。慕尼黑IFAT展始辦於1966年,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水和汙水處理、廢棄物處理與回收利用以及自然能源領域全球風向標。

  2019年,隨著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的實施,受成都市政府的邀請,慕尼黑博覽集團6月在成都開闢了首個中國西部子展——中國環博會成都展,該展被成都市政府列為「1113」重大項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2019首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匯聚了來自11個國家的321家知名企業華麗亮相,在21,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集中呈現市政、工業、農村的水、固廢、大氣、土壤汙染治理先進解決方案。為期三天的展會吸引了19,620名國內外專業觀眾到場參觀。無論是從展會規模、展商品質、觀眾數量還是展會效果來看,中國環博會成都展都已一舉成為成都乃至西部地區兼具規模與品質的旗艦環保展。

  首屆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共集結321家國內外行業翹楚,展示市政、工業、農村領域的水、固廢、大氣、土壤汙染治理全產業解決方案。包括成都環境、景津、先河、格瑞德、嶗應、格林曼、力合、國林、洛克、易順通、天尼威、中斯水靈、迅爾、格源、茂源、章鼓、首譽、金鑼、鑫盛、三達膜、傲江等國內知名企業悉數亮相。隨著國企資本的強勢進入環保領域,也將會湧現出更多優質企業及創新技術,企業將攜其最新產品及研發的最新技術齊聚四川成都,為西部發展提供環境解決方案,共同助推西部環保產業的提質增效。

  2020年中國環博會成都展將繼續遵循專業化、國際化、務實發展的宗旨,帶領西部環保行業進擊更高峰。革新性地幫助行業更直觀地了解國際環保行業發展的背後動力,搭上全球發展的列車,構築中國西部環保新未來。

相關焦點

  • 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國經濟第四極成世界綠色發展第一極
    導讀:成渝雙城經濟圈是中央最新審議通過的國家發展戰略,已躍升為當今中國最重要最關鍵的國家戰略。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中國經濟第四極,代表和捍衛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公益金融綠色金融,是雙城經濟圈規劃研究與建設的關鍵,正在成為世界綠色發展第一極。
  • 成渝雙城經濟圈定位再升級 將打造全國新的增長極
    而在今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成渝地區的定位之一還是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多位專家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會議對成渝地區的戰略定位明顯提升,而由於成渝地區具備獨特的區位優勢和長期積累的產業優勢、巨大的城鎮化發展潛力等,如果積極參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及潛力,將有望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 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要來了
    01實錘:成渝要上升為國家戰略儘管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之前,關於成渝城市群何時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問題,就已經在兩地民間引發不少討論,並且2019年以來,也確實有多方面的動向在暗示成渝城市群在向國家戰略進軍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起勢 四個「共建」打造中國經濟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前所未有凸顯了成都在全國發展版圖上的戰略地位。成都已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中的重要支點,要求成都以城市快速發展助力國家戰略實施,引領帶動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
  • 我國第四極呼之欲出,成渝將脫穎而出,長江中遊有望迎來國家戰略
    三大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擁有重慶一個直轄市和成都一個副省級城市,長江中遊城市群只有武漢一個副省級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則有青島、濟南兩個副省級城市,因此三個城市群中戰略地位最高的是成渝城市群,所以成渝雙城經濟圈也是三個城市群中第一個進入國家戰略的城市群。
  • 打造中國製造「第四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協同發展...
    蘭鋒攝(視覺四川資料圖片)   ●推動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將為兩地工業經濟數位化轉型提供強勁動力,為打造中國製造「第四極」提供重要支撐●協同發展,不同於差異化發展,不是我有你就不能有,而是要找出各自長板和共同短板,把長板做長,把短板補齊●川渝兩地已建立常態化工作聯繫機制
  • 「中部崛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什麼關係?區域戰略如何與...
    作為市級層面的區域戰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實現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如何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相銜接?這是全會上倍受關注的話題。7月27日,記者採訪多位與會代表,帶來最新解讀。
  • 深刻理解把握國家戰略考量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突破
    原標題:深刻理解把握國家戰略考量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突破   年初,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專題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使之上升為國家戰略。
  • 堅持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
    在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徵程上,「凝心聚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是最強勁的脈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最鮮明的主題,「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是最激昂的音調。「十四五」時期,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
  • 「成渝雙城經濟圈」升格國家戰略呼之欲出?
    本報實習記者 莊靈輝 記者 顏世龍 重慶報導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肖金成:從規劃試點到國家戰略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前世今生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後,離不開規劃部門和區域經濟學者們十幾年的群策群力。實際上,在數年之前,有關機構已經啟動對成渝經濟區的研究和論證。
  • 將「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推向世界
    將「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推向世界今年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兩中心兩地」戰略定位的提出既是對成渝地區發展成果的充分肯定,也為成渝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意味著什麼?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研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的重大戰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大勢、統攬全局的遠見卓識,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布局,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 集聚強大發展動能 堅定落實國家戰略 奮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區委常委第一時間學習會議內容,表示將以《綱要》為統攬,以更飽滿的熱情,集聚強大發展動能,高度自覺貫徹落實《綱要》,加快把國家戰略實施的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發展實效,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向新高度。榮昌區是成渝地區的腹地,我們將積極擔當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戰場、「橋頭堡」的使命,對照《綱要》要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一手抓自身實力的提升,一手抓毗鄰地區的合作,加快建設「成渝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農牧特色國家高新區、國家畜牧科技城」,立足創新發展新平臺、產業經濟新高地、開放融合新格局、綠色宜居新家園,把榮昌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 中央定調成渝雙城經濟圈:戰略地位提升,或出臺新規劃
    未來一段時間,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地位有望雙雙被強化。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什麼是雙城經濟圈?
  •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
    12月3日至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聽取和討論了彭清華受省委常委會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為新時代四川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指明了前進方向。從會議《公報》看,有十大看點值得重點關注。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入全新階段,如何享受雙城經濟圈紅利?
    雙城經濟圈作為中國首個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核心地區,與沿海三大增長極連點成線,將形成「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成渝地區,已從內陸腹地變身為開放前沿,承東啟西、聯通南北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將成渝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在西部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增長極,已成為共識。
  • 圍繞重大戰略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新華網:五年來,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布局,廣發銀行重慶分行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麼成效?面對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廣發銀行重慶分行如何實現自身發展與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與共贏?  莫照星:2020年是廣發銀行入渝第五年。
  • 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書寫電網新篇章
    成渝地區,自古以來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人緣相親。 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兩地迎來高質量發展「黃金機遇」。
  • 如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來看看今天這場論壇的大咖怎麼說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優化國家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優化國家對外開放格局。同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智庫聯盟在論壇期間成立授牌,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揮高端智庫力量,凝聚協同發展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