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真跡書畫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新媒體

鄭板橋書畫真跡《嶠壁蘭圖》 應妮 攝

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應妮)「清官板橋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4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鄭板橋真跡書畫《嶠壁蘭圖》《春風十裡》等三件國家一級文物亮相。

展覽分為「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淡如我輩成膠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部分,通過梳理鄭板橋生平經歷,結合其書法繪畫真跡、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如《修城記》石刻拓片、行書七言聯《有子知君》等,從多個方面展示鄭板橋勤政愛民、藝術「三絕」(註:詩書畫三絕)的大家風採。

現場共精選展品66件(套),其中最亮眼的當屬三件國家一級文物——鄭板橋真跡《嶠壁蘭圖》《春風十裡》書法軸以及黃慎《鷺荷圖》。

鄭板橋書法真跡《春風十裡》 應妮 攝

《嶠壁蘭圖》畫面左上角繪大面積峻峭山壁,石壁縫隙間有蘭草數叢,右下角山根處繪散石一組,兩叢蘭花俯仰於草石之中。右上角有題跋「峭壁蘭垂萬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天公雨露無私意,分別高低世為何。」畫中題詩寓意人間不平。

另一幅書法作品《春風十裡》是鄭板橋帶有「六分半書」體意味的行書,行書中隸意濃厚,加以楷草,並以蘭竹畫法入筆,使得整幅作品骨力勁拔,具有如快刀利劍的氣勢和傲岸倔強的風神。

此外,展覽還在第三部分通過對高鳳翰、李鱓、黃慎、羅允紹等人書畫作品的展示,擴展介紹了以金農、鄭板橋為首的「揚州畫派」的獨特藝術風格。他們的創新之風和對筆墨的運用,為後世畫家所傳承。近現代名畫家如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潘天壽等都是在「揚州畫派」的影響下形成了自身風格。

據悉,展覽將免費展出至6月24日。(完)

相關焦點

  • 鄭板橋真跡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濰坊博物館也是主辦方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周瑋)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濰坊市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清官板橋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4日亮相國家典籍博物館,為廣大觀眾呈現鄭板橋為政、為文、為藝的人生風貌。展覽分為「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淡如我輩成膠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部分,通過梳理鄭板橋生平經歷,結合其書法繪畫真跡、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如《修城記》石刻拓片、行書七言聯《有子知君》等,從多個方面展示其勤政愛民、藝術「三絕」的大家風採。
  • 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看鄭板橋的「難得糊塗」
    徐悲鴻評價鄭板橋說:「板橋先生為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卓絕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書畫尤奇。觀其詩文與書畫不僅相見高致,而且寓仁慈於奇妙,尤為古今天才之難得者。」5月4日,由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濰坊市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清官板橋,三絕傳世——鄭板橋專題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四展廳開展。此次展覽匯聚了鄭板橋67件(套)書畫作品及作品拓片。其中,《修城記》向觀眾訴說其為政的勤勉有道,《嶠壁蘭圖》、《春風十裡》中可知其書畫的脫俗立新,《難得糊塗》則是另一番為人處世之境界。
  • (組圖)多副鄭板橋書畫真跡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館
    (組圖)多副鄭板橋書畫真跡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館 來源:人民網-陝西頻道    2016年05月18日19:18 人民網西安5月18日電(李志強、實習生張晨良子)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館與揚州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揚州博物館藏『揚州八怪』書畫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精選「揚州八怪」書畫精品五十幅
  • 鄭板橋真跡免費看
    時間:10月20日前  地點:鄭州博物館  商報訊(記者 王文凱 實習生 尹楠)你見過鄭板橋的紙本墨筆竹石圖真跡嗎?昨日,在鄭州博物館主辦的清代《揚州畫派》書畫珍品展上,你可以欣賞到鄭板橋的多幅真跡。
  • 濟南展出近40幅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鄭板橋真跡在此
    我國的繪畫藝術歷史悠久,而書畫真偽之辨也古已有之。五代有李營丘之《晴巒蕭寺圖》,宋代有張擇端之《清明上河圖》,仿摹眾多。因而,對於一些老舊的字畫要辨偽存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濟南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正本溯源——濟南市博物館藏明清書畫真偽對比展》,目的就是「正本溯源」,讓觀眾一睹真偽之面目,提高鑑別和欣賞書畫作品的能力。
  • 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藏在這座小城中,珍藏著鄭板橋的真跡
    興化市博物館,坐落在興化市府前路2號,建於1993年,這是一座國家三級博物館,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整座建築群為三層高的仿古的建築群,佔地7.5畝,與很多博物館不同,這裡的建築群粉牆黛瓦、小橋流水、竹林幽幽、迴廊相連,看起來格外的古色古香。
  • 藏在小城中的國家級博物館,陳列著鄭板橋的真跡,是一座神奇城市
    如果你喜歡古建築或者了解歷史,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看一看。 興化市博物館建於1993年。 它是國家博物館。 雖然不是最高級別,但卻是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佔地7.5畝。整個博物館有三層,是一個比較大的仿古建築群。這也是這個博物館的不同之處,因為建築是古代閣樓的形式,具有江南小橋流水迴廊的特點。從裡到外,古色古香。
  • 鄭板橋書畫造假多 有四種作偽手法
    但兩人氣息低俗、筆力怯弱,尚難與真跡比肩,後世對鄭板橋書畫稍有研究的均不難加分辨。清中期後,板橋書畫曾一度泛濫,對此清人的著作多有提及。桂馥《丁亥燼遺錄》載:「惟先生書畫,贗本頗多。」又云:「數十年來,所見先生書畫不下百餘件,真跡不過十之二三。」可見,在清中期時鄭板橋的書畫偽作就已相當泛濫了。
  • 鄭板橋書畫作品贗品何其多,如何識別?
    書畫投資以往是一些文人墨客選擇的主要投資渠道,隨著近幾年書畫市場慢慢好起來,加上古代書畫比較奇缺,所以造假的現象也層出不窮。尤其是一些高價作品,贗品出現的機率更高,收藏家們一定要高度警惕,說起現在市場上贗品最多的當屬鄭板橋了。
  • 這個景點建造在監獄上面,內診還藏著鄭板橋的真跡,坐標江蘇泰州
    了解小鎮歷史最好的地方是「興化市博物館」。興化市博物館,位於興化市府前路2號,建於1993年。是國家三級博物館,也是台州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整個建築群為三層仿古建築群,佔地7.5畝。與許多博物館不同,這裡的建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幽幽竹林,迴廊相連,顯得十分古色古香。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該館前身是明代的監獄。
  • 興化是一個國家級的博物館,其中有真實的鄭板橋
    這個博物館的名字叫興化市博物館興化市府前路2號,他建於已有20多年的歷史,國家級博物館,屬於泰州泰州泰州博物館博物館佔地約佔地7.5畝,建築特色不同於許多博物館,不同於許多博物館,他並沒有給人一種嚴肅認真的感覺,而是一堵粉紅色的牆瓦黛瓦黛小橋流水,充滿古董的魅力。
  • 揚州博物館辦"揚州八怪"聯展 鄭板橋"竹石圖"亮相
    原標題:揚州博物館辦"揚州八怪"聯展 鄭板橋"竹石圖"亮相  新華社南京4月16日專電 (記者 蔣芳)鄭燮《竹石圖》、高翔《彈指閣圖》、李葂《墨荷圖》……來自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揚州博物館的73件「揚州八怪」珍貴文物,16日在揚州博物館亮相。聯展將持續到5月18日,免費對外開放。
  • 老人5萬元買「鄭板橋真跡」 懷疑為贗品鬧上法庭
    5萬元買了一幅《鄭板橋竹石圖》,是撿了個大便宜還是吃了大虧?兩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因為這一幅「古畫」的買賣打起了官司。張某和李某都是同一個鎮上的,早就相識,而且兩人有相同的愛好,都比較喜歡書畫。今年年初,張某到朋友某老師那兒閒聊時,住在某老師家隔壁的李某向其出示了一幅《鄭板橋竹石圖》,聲明這是祖傳的真跡。張某當即就達成了交易,並籤訂了書面協議,李某將該古畫以人民幣五萬元賣給張某,錢畫當天兩清。但是到了翌日下午,張某認為該畫作可能是贗品,並非清代康乾年間留下的鄭板橋真跡,雙方協商不成,把官司打上了法庭。
  • 八旬老翁爆有「鄭板橋真跡」 專家難鑑真假(圖)
    今年年初的時候,老人突然拿了一幅字給他,說是祖傳下來的,而且是鄭板橋的真跡,叫他處理掉,說是留著也沒什麼用。「當時我覺得很驚訝,因為我活了這把年紀從來不知道家裡還有這東西,父親從哪兒拿出來的、他放在什麼地方我們都不知道。父親說這是鄭板橋的真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如果是真的賣個好價錢,也能給老人創造更好的治療條件。」
  • 鄭板橋真跡現身民間藏品鑑定會(組圖)
    現場實錄  書畫藏品:出現鄭板橋真跡  書畫藏品中,30%左右的是真品,但多為小名家作品,除了晚清部分小名家作品外,還有部分現代畫家的作品,如馮大中一幅6平方尺的老虎畫得威風凜凜,專家判斷其市場價值將近3萬元/平方尺,令畫主高興得眉開眼笑。
  • 他熱衷於創作鄭板橋的作品!酷似,簡直跟真跡一樣
    自幼喜愛書畫,書法四體皆能, 尤工篆隸,篆刻初以漢印為宗,繼習古璽以及明清流派印章,化古為今,數十年寒暑不綴,作品力求古樸典雅,寬博從容,作品多次刊載於國內知名專業報紙雜誌。國畫以鄉賢鄭板橋先生為楷模所作蘭石圖追蹤鄭板橋先生的風格氣節,力求形神兼備,深得板橋三味,於繼承中有所發展,作品多次參加省市書畫展覽並多次獲獎,先後在揚州個園、揚州瘦西湖、福建廈門成功舉辦個人書畫展覽、報紙、電臺多次作過專題報導,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展示書畫藝術,所畫蘭竹石圖長期陳列於興化鄭板橋紀念館,河南省範縣鄭板橋紀念館,作品還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友人收藏
  • 齊白石真跡、乾隆皇帝珍寶等將在煙臺市博物館展出
    今天上午,記者從煙臺市博物館獲悉,近期市博物館將推出媽祖文化節、炫彩「五一嘉年華」、5.18國際博物館日等系列活動。齊白石、李苦禪、許麟廬師徒三人作品,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御製文物等館藏精品將集中展出,向社會提供豐富文化大餐。
  • 女藏友持鄭板橋畫作,專家一眼斷定為贗品?真跡鑑別,方法有四!
    據文獻記載,自鄭板橋成名後,當時山東濰坊和揚州一帶便仿品迭出,其中佼佼者就是跟隨鄭板橋學畫多年的木匠譚雲龍。 一日,鄭板橋特挑選工匠到府內製作器物,譚雲龍也在其中。他每遇板橋作書畫,便侍立一旁觀看。細心揣摹。鄭愛其聰明好學,遂悉心指授。經過數年時間,譚雲龍作畫便酷似鄭板橋。
  • 鄭板橋真跡「吃虧是福」寫自洪江 國博收藏拓片
    一名身穿古裝制服的當地講解員,從「吃虧是福」的橫幅下面走過記者於海洋攝  板橋真跡"吃虧是福"寫自洪江? 國博收藏拓片  本報12月3日訊 「吃虧是福」四個字源起湖南懷化洪江?日前,記者走進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洪江古建築群之一的「陳榮信商行」  ,在牆壁上發現一處被譽為商家生意經的泥塑橫額———「吃虧是福」,並配有鄭板橋親筆題詞。據懷化市洪江區原史志檔案局局長付瑞芳介紹,目前各地流傳的「吃虧是福」四個字均是從這處橫額上拓片所得。省文物局有關專家表示,這一說法尚待考證。
  • 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今開館,90餘件展品中書畫真跡50件
    12月2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籌建三年的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開館了!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坐落於上海五大古典名園之一的松江醉白池公園內,2015年12月開始籌建,歷經三年建設現已完工,並於2018年12月25日在醉白池公園舉辦了開館儀式。據《谷水舊聞》記載,這裡曾經是董其昌觴詠處。12月25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在醉白池公園舉辦開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