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 楚深
幫助解封微信,在日常生活中並不稀奇。但是有人將它當成了一門生意來做,專門開設「工作室」,為3000多個因涉嫌網絡犯罪的微信帳號提供解封服務,並牟取利益。
8月27日,江幹區人民檢察院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該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全國首例「微信解封」入罪案開庭審理,大學生情侶高某和張某雙雙獲刑。
幫助解封3000多個詐騙微信帳號
本案緣起於一場大學生兼職。被告人高某自述,2019年,自己在校期間,通過微信自助解封功能,幫助他人解封微信帳號兼職賺錢,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高某利用微信解封獲利的方式是,利用微信自助解封功能的漏洞,先添加對方為好友,在對方微信號被封時,選擇「好友輔助驗證」,當「好友驗證」通過時,被封的帳號就能完成解封。
好景不長,某天高某銀行卡因收到「客戶」打款而被凍結,並收到簡訊提示涉嫌電信詐騙,他意識到這種行為可能涉嫌違法犯罪。但高某並沒有收手,反而從中嗅到了「生財的門道」,他抱著僥倖心理又繼續做了下去,並逐漸成為一名專業解手。
2019年11月,「生意」越做越大的高某成立了「super工作室」,招募了許多在校大學生甚至高中生,專門幫助他人解封微信帳號,其夥同女友張某等人,在明知他人利用微信進行詐騙等犯罪活動的情況下,仍指使工作室成員以「預加好友」和「人臉解封」的方式先後多次為微信名「哈囉小姐」「李雅」「海闊天空」等詐騙犯罪嫌疑人提供微信帳戶解封幫助。
截至2020年4月8日,短短幾個月時間,工作室相繼解封了「tutu252588」、「yyyc52022」、「mieyy63」等3315個詐騙微信帳號,這些微信號涉及詐騙案件300多起,其中有立案的12起詐騙案件中,被害人被騙總金額就高達96萬餘元。
江幹區檢察院經審查認為,高某、張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情節嚴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於今年5月依法對2人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準教師」進歧途鋃鐺入獄
令人唏噓的是,高某、張某均是在校大學生,他們原本要在今年畢業,如果不出意外張某將成為一名教師。
張某表示,當初男友高某和她提起一直參與「微信解封」時,她害怕違法本想阻止,但礙於男友「創業」熱情,而且賺錢輕鬆,最終同意了男友想法。如今不僅學業要終止,自己的「老師」夢也已經破滅。
「江幹檢察」微信公眾號表示,高某、張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共同為其犯罪提供技術支持等幫助,情節嚴重,兩人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均已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8月27日,該案在江幹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法院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該案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
高某的供述還顯示,他們的大學兼職群中,目前還有不少學生都在做這樣的兼職。
騰訊回應一男子
「因微信被封號跳樓身亡」事件
因為微信封號,騰訊近日也捲入了一場風波。
據澎湃新聞27日報導,市民唐某稱,自己21歲的弟弟因微信被封號影響做生意,多次申訴無果後從騰訊公司墜樓身亡。
對於此事,騰訊回應稱,8月15日(星期六)17:53分,嘉達研發大樓A座發生一起墜樓事件,大廈保安發現後立即報警,墜樓者經現場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後,警方第一時間出警現場取證並展開調查。當天非工作日,租用該大廈一樓的騰訊用戶接待中心當天未對外服務,騰訊公司員工未與墜樓者有過交流接觸。
騰訊表示,經查證,墜樓者的社交帳號於8月12日由於被人舉報色情騷擾,平臺根據用戶舉報證據和網絡平臺管理規範,予以72小時短期封號,於8月15日到期後用戶即可自助解封,該信息在登錄頁面已有明確提示。騰訊已將用戶相關違規信息提交給公安機關。經公安機關調查確認,墜樓者系屬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