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砥礪,引領未來——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

2020-12-10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守一輪雲開月明,候一片春暖花開。2020年9月12日,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BOA)金秋時節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如期召開。本次學術年會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開幕典禮 嘉許擔當

  2020年初,悄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由武漢蔓延至全國,首都骨科醫生不甘落後,他們有的連夜馳援一線,有的報名支援發熱門診,更多的是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人民安康,用責任和擔當詮釋著醫者仁心,彰顯著大愛無疆,為阻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帶隊馳援武漢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9月8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

唐佩福教授主持開幕式並致辭

  大會主席、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唐佩福教授主持本次大會開幕式。他在開幕式上代表BOA的全體委員,向馳援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並對BOA創始人邱貴興院士等骨科前輩40多年來對BOA始終如一的支持和厚愛表示感謝。

  大會主席、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骨科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創傷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在致辭時轉達了剛剛結束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精神。「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號召北京骨科同仁與全國醫務工作者一道,發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精神,以先進的骨科技術造福患者,用創新精神影響並推動中國乃至國際骨科事業的發展,用技術發明去佔領國際醫療陣地。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成立42年來,在邱貴興院士等前輩的帶領下,歷經幾代人的不斷進取,已成為引領中國骨科發展的行業精英。2019年以來,北京市骨科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尤其是田偉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佩福教授就任解放軍總醫院8個醫學中心骨科整合而成的骨科醫學部主任,成為首都骨科界的兩大喜訊。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成立42年來,在邱貴興院士等前輩的帶領下,歷經幾代人的不斷進取,已成為中國骨科界引領行業發展的行業精英。自2019年以來,北京市骨科事業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尤其是田偉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佩福教授就任解放軍總醫院8個醫學中心骨科整合而成的骨科醫學部主任,成為首都骨科界的兩大喜訊。

  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手術機器人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骨與關節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教授作為醫工結合、醫學創新的典範,向與會者分享了他的成長心得。「從年輕時代起,我就參加北京市的骨科學術交流活動,自從邱院士創建BOA並不斷發展壯大,我在這個過程中也從一個年輕大夫一點點成長,現在所取得的榮譽離不開北京骨科同仁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感謝邱貴興院士、盧世璧院士、戴尅戎院士、張英澤院士等骨科界院士的指導和幫助。」他表示,今後要繼續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推動北京骨科事業的蓬勃發展。

封國生會長致辭

  北京醫學會封國生會長在致辭時表示,北京骨科年會已成為全國學術會議標杆,BOA和長城骨科會獲得「2019年北京市十佳學術影響力學術會議」盛譽。他希望北京骨科同仁以敢為人先的膽識和善於謀變的智慧,貫徹科學家座談會精神,科學研究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技廣度和深度進軍,以需求、問題為導向,優化科技資源的配置,持之以恆地加強基礎研究和創新人才的培養,以此來指導臨床科研和學科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張英澤教授到會祝賀:「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科技、醫學和骨科專業的中心,自邱院士創建BOA以來,北京骨科人引領了中國骨科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為全國骨科患者帶來福音。」他表示,全國骨科同道在疫情期間以不同的方式為抗疫做出了傑出貢獻,急診和創傷骨科未因疫情原因而耽誤患者治療。在開幕式上,張英澤院士代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向以姜保國教授為代表的所有參與一線抗疫的全國骨科同仁獻花致敬。

  中國工程院院士、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會長、SICOT中國區主席、北京協和醫院邱貴興教授對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參加這次特殊的骨科年會甚感欣慰。他表示,BOA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已經成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同時也是首都骨科界團結戰鬥的象徵。今年的疫情防控,充分展現了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職責,武漢疫情爆發期間,白求恩公益基金會組織北京血液透析醫療隊馳援武漢,為有需求的新冠肺炎患者做血液透析,很多骨科醫生也奮不顧身志願武漢,還有很多無名英雄默默無聞甚至獻出生命。他希望北京骨科同仁在抓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強骨科學術交流,提高骨科技術水平,為「健康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盛會再啟 嘉賓如雲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還有: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陳仲強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微創學組組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脊柱學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骨科主任孫天勝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主任李淳德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關節學組組長、北京協和醫院翁習生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王以朋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郭衛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海湧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蔣協遠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基礎學組組長、北京醫院骨科主任薛慶雲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秘書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傷骨科副主任張殿英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鏡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學組組長、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吳新寶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感染學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骨科主任馬遠徵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骨腫瘤學組組長、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牛曉輝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足踝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胡躍林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護理學組組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護士長許蕊鳳副主任護師。

大師講壇 群英畢至

  本屆年會的內容設置、授課專家均精挑細選,通過大師講壇和12個分會場,集中展現了北京骨科同仁的新成就、新技術,力求通過相互學習交流溝通進步,不斷提升首都骨科的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張英澤院士在《骨科創新最新進展》的報告中,對髖關節Pilon骨折及脛骨平臺Hoffa骨折受傷機制、生物力學、臨床分析及治療的新進展進行了全面介紹。髖關節Pilon骨折和踝關節Pilon骨折具有相同的受力機制,髖關節Pilon骨折是指軸向暴力撞擊髖臼頂部負重區形成的骨折,治療的關鍵是要恢復負重頂區關節面的解剖結構。脛骨平臺Hoffa骨折為股骨下端單髁或雙髁後方的冠狀位骨折,多因受傷時膝關節處於屈曲位,來自股骨髁的垂直剪切力作用於脛骨內側平臺後側引起的。儘量採取微創技術治療,有利於患者早期康復。

  機器人和AI技術是醫學史的新階段,已被越來越多的醫生應用在臨床手術中。田偉院士在《機器人和AI技術對未來骨科發展的助力》的報告中介紹說,智能技術可以進一步彌補人類能力的短板,識別人為誤操作,預測人類意圖,在模式識別、大數據分析方面可給予更多助力,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制定循環、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新發展階段下的骨科機器人將獲得更多「自主」的權限,醫生專注於高智能判斷,但這一切必須以安全為前提。

  陳仲強教授在《胸椎及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的外科治療》的報告中分享了胸椎及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的手術技巧與經驗。他表示,前入路手術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圍手術期併發症、平均住院時間、延長的住院時間均較後入路手術有顯著增加,但最終隨訪療效兩者無顯著差異。相比之下,後入路對顯露及間盤切除技術及安全性較容易控制和掌握。術前周密的手術計劃,術中無振動性操作、避免脊髓的牽扯刺激、有效的止血技術、熟練的間盤及骨贅切除技術、硬脊膜損傷處理技術、術中電生理的監測等可有效降低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生率。

  姜保國教授於2020年2月7日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13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接管武漢同濟醫院重症隔離病房兩個月,全員零感染平安返京。他在《新冠肺炎重症分層治療及城市防控數學模型》的報告中分享了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新冠肺炎重症分層治療的理念。伴有合併症的肺炎患者更容易發展為重症,更容易發生ARDS、AKI等併發症,尤其合併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對預後影響更大。應重點關注COVID-19伴發合併症的患者,特別是年老、合併症較重者,從而體現治療個體化,突顯整合醫學在治療COVID-19中的優勢。

  在疫情常態化的形式之下,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地區關節外科又應當做出哪些調整迎接挑戰?翁習生教授在《COVID-19常控狀態下的關節外科應對策略》中介紹了關節外科的未來發展策略。他建議手術醫師應注重提升「硬實力」,苦練「軟實力」,適應COVID-19防控常態化,提倡技術創新與引領,開展臨床和相關基礎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和規範。

  郭衛教授通過《骨盆環腫瘤外科治療的進步——中國的貢獻》介紹了中國骨科醫生在骨腫瘤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其中骶骨腫瘤術中出血量多,圍手術期死亡率高,復發率高,需要做全骶骨切除,手術時間長,郭衛教授介紹了骶骨腫瘤外科治療方面的新技術,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大大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手術風險。

  孫天勝教授通過《脊柱外科ERAS的關鍵問題》介紹了臨床中脊柱外科ERAS的重點難點,強調脊柱手術明確診斷、把握手術適應證,掌握患者全身情況,是成功實施脊柱手術ERAS的根本;秉持精準、微創的理念,是成功實施脊柱手術ERAS的基礎。對於不同術式,ERAS重點不同,脊柱外科醫師應做到整體優化,突出重點。

  在《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的臨床分型與治療策略》中,劉曉光教授根據病灶形態及分布節段,提出了胸椎OPLL新的分型:I型-上胸椎(T1-T4)局灶壓迫型、II型-中下胸椎(T5-T12)腹側局灶壓迫型、III型-任何節段的腹側連續性壓迫(≥3個節段)、IV型-跳躍型OPLL(間隔≥3個節段),以及基於新分型的治療策略,強調術前JOA評分是影響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

專業交流 百花齊放

  大師講壇結束後,根據不同亞專業,組織了創傷、骨腫瘤、肩肘、基礎、關節、護理、微創、足踝、脊柱I、脊柱II、關節鏡、感染共12個分會場。每個分會場都集中了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傾囊相授,積極參與學術交流與討論。

風雨之後 共創未來

部分與會嘉賓合影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一天緊湊的高水準學術交流,讓現場參會者和線上同步與會者從大師論壇和12個分論壇獲益良多。正如姜保國教授在開幕式上所言,在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全體委員和各專業學組委員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骨科全體同仁一定會更加努力拼搏,立志開拓,勇於創新,攜手共贏,用學術成就學會,用團結營造進取,用合作促進發展,用創新引領未來。

相關焦點

  • 2020第二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新技術論壇圓滿召開
    10月11日,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指導,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骨科分會主辦,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承辦的2020第二屆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骨科新技術論壇暨2020年第十七屆北京西部醫學論壇——骨科分論壇順利召開。隨著骨科專業微創化、精準化和智能化的迅速發展,臨床診治理念、策略和模式與時俱進,各種診治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和改進。
  • 華夏創傷骨科論壇暨上海六院海口骨科論壇舉行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第五屆華夏創傷骨科論壇暨第三屆上海六院海口骨科論壇在海口召開 人民網海口4月20日電(記者 吉羽)4月20日,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第五屆華夏創傷骨科論壇暨第三屆上海六院海口骨科論壇在海口召開。
  • 第五屆湘雅骨科高峰論壇運動醫學分會場會議成功召開
    2020年10月23日上午9點,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七屆學術會議暨第十屆HOA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湘雅骨科高峰論壇運動醫學分會場會議正式召開,100餘名省內外運動醫學同道濟濟一堂,充分分享一年來的臨床、科研收穫,展現運動醫學與關節鏡外科的魅力。
  • 巨野縣人民醫院骨三科在第12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入選壁報展示
    第十二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  大眾網菏澤·海報新聞4月24日訊(記者 劉松)第十二屆中國骨科醫師年會(CAOS2019)定於2019 年5 月22 日-25 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中國骨科醫師年會是由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主辦,有20 餘個國內學術教程和10 餘個國際學術高階課程,萬餘人參與的國際骨科盛會
  • 第四屆河南足踝論壇即將在鄭州市骨科醫院召開
    鄭州市骨科醫院 呵護骨骼健康! 在此特殊一年即將度過之際,河南足踝同仁為進一步總結經驗,守護足踝健康,由河南省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外科學組、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分會足踝專業委員會、鄭州市骨科醫院共同舉辦的第四屆河南足踝論壇將於12月17日15:00-18:30在線上召開,本次論壇主題是「拇外翻」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骨與關節康復分論壇精彩報導
    大會合影 2020年11月27日,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骨與關節康復分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論壇由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論壇主席、中國康復醫學會骨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骨傷學系主任徐林教授致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薛峰教授、北京積水潭醫院李楠教授、國家衛健委中日友好醫院移平教授、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劉瑞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劉曉奇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喬衛平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孫佩宇教授、解放軍第四醫學中心唐金樹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於棟教授
  • 附屬九院參與主辦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骨科前沿技術與臨床轉化學術...
    2018年5月4日—6日,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骨科前沿技術與臨床轉化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骨科在線主辦。
  • 第二屆「嵩山骨科高峰論壇」在鄭州召開
    中新網6月11日電 由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為主導單位,鄭州市骨科醫院聯合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嵩山骨科高峰論壇6月8-10日"在鄭州舉辦,來自國內百餘位頂尖專家與近2300 位同仁齊聚一堂,共享盛宴。
  • 第一屆西南骨科高峰論壇在重慶召開
    健康一線(vodjk.com)訊 近日,「第一屆西南骨科高峰論壇:骨感染、骨缺損國際研討會」在重慶召開。大會旨在建立多中心合作交流,針對骨缺損、骨不連,尤其是感染性骨不連的發生機制、病因和處理措施進行深入的討論,為廣大骨科同仁搭建相互交流的學術平臺,吸引了千餘名骨科代表到場參會。
  • 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骨科護理學組2020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會議現場10月24日,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學專業委員會骨科護理學組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五屆湘雅骨科高峰論壇護理學術會議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承辦,特邀請了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院長、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護理部主任、中華護理學會第二十七屆理事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郭錦麗教授,中華護理學會骨科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外科科護士長王潔教授,中華護理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專家庫成員、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總護士長彭貴凌副教授,廣東省護士協會骨科與健康骨骼分會會長、廣東省中醫院骨一科護士長陳少華教授等
  • 第十七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年會在北京...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 第十七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暨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年會12月6日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馬克思主義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會長、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副院長、中共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賈高建認為,作為人類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學認識成果,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來已經歷了170多年的發展,至今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 第一屆全國脊柱外科關鍵技術高峰論壇暨2019黑龍江省骨科年會在哈...
    第一屆全國脊柱外科關鍵技術高峰論壇暨2019黑龍江省骨科年會在哈醫大二院召開千餘名脊柱專家學者齊聚冰城共同研討挖掘脊柱外科技術精髓>助力我國脊柱外科精準化發展東北網1月14日訊(通訊員 李華虹 曹玥 記者 楊金光)為深入交流脊柱外科領域關鍵技術方法、規範脊柱外科關鍵技術應用,提高黑龍江省脊柱外科技術水平,1月11日-12日,由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一屆全國脊柱外科關鍵技術高峰論壇暨2019黑龍江省骨科年會
  • 北大新聞學研究會年會暨第四屆新聞史論青年論壇閉幕
    北大新聞學研究會年會暨第四屆新聞史論青年論壇合影 10月31日至11月1日,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年會(2015)暨第四屆新聞史論青年論壇在廈門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與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是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首度走出北大和北京在異地舉辦年會。「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學術文庫」在開幕式上隆重推出。會議期間,北大新聞學茶座與廈大新聞學茶座首次聯合舉行。卓南生、吳廷俊、程曼麗等多位新聞史論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到會發言,與青年研究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厲兵秣馬再出發——貴州省骨科醫院五十周年回顧總結暨學術交流會...
    12月7日,以「新徵程,再出發」為主題的貴州省骨科醫院五十周年回顧總結暨學術交流會在貴陽舉行,來自省內外專家及主管部門相關領導出席參加了開幕式。  1969年,貴州省骨科醫院誕生在貴定縣盤江公社的大山裡,成為當時一座以預防為主,搞好各種疾病治療,為「三線」的軍需職工做好醫療保障為主要的醫院,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八職工醫院。2019年,在舉國歡慶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間,貴州省骨科醫院也迎來了五十周年誕辰的喜慶日子。
  • 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在芝加哥舉行
    9月22日,在美國芝加哥,中國駐芝加哥代總領事劉軍在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新華網記者 汪平攝  新華網芝加哥9月25日電(記者 汪平)2018中財北美校友年會暨第四屆北美大樟樹論壇22日至23日在芝加哥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全球政經新格局與資產配置」。
  •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團隊參加「十二屆COA國際學術大會」並介紹...
    2017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18日中華醫學會第十九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COA國際學術大會在珠海隆重召開,作為骨科屆一年一度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會,共有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3千餘人參會,收集論文近3
  • 我院小兒骨科團隊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四...
    我院小兒骨科團隊參加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四屆COA學術大會並進行專題發言 2019-11-19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老年骨科分會第三屆委員會換屆及學術大會在京召開
    2018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1 日,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骨科分會第三屆委員會換屆及學術大會暨 2018 老年骨科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會議上換屆選舉產生了第三屆委員會,曹永平教授為新一屆分會主任委員、關振鵬教授為新一屆分會總幹事
  • 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1月29日北京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11月27日—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會議以「智慧引領,科技賦能,創享康復未來」為主題,聚焦康復醫學領域前沿理論和康復實踐的重大問題,搭建康復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鋪設對接康復前沿的寬廣渠道,助推康復醫學大繁榮和康復產業大發展。大會設綜合國際康復主論壇、醫養結合高峰論壇及46個分論壇,同期舉辦第四屆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會聚康復、醫療、護理、療養、養老等領域國內外專家學者、行業代表近萬人參加會議。
  • 「豫東第二屆中西醫結合骨科論壇」在商丘市中醫院召開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刁敬先 陳姣12月13日上午,「豫東第二屆中西醫結合骨科論壇」在商丘市中醫院召開。河南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管委會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孫永強,鄭州頤和醫院副院長、骨三科(關節與運動醫學外科)主任黃遂柱,商丘市中醫院副院長張士蘭,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副主任汪利合等專家及本院部分醫務人員參加論壇,論壇由商丘市中醫院醫務科科長趙玉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