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九鼎歷史傳說的來歷和深刻的歷史意義

2020-08-25 小偉敘史

導語:

中國古代有一個詞叫做&34;。很多的影視劇可能會給大家一點誤導,比如皇帝將皇位傳給下一任皇帝的時候,總要將自己的玉璽鄭重的交給孩子。或許很多人就認為,玉璽,就是皇帝權利的象徵。但是事實上只有在秦朝之後才有玉璽出現,但是在秦朝之前的統治者們就已經設立了他們至高無上的權利的象徵,這也就是&34;這個詞的來歷。

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34;,追溯一下鼎的來歷,關於中國古代夏王朝出現的具體時間我們無法具體確定。但是可知的事是,在夏朝時期青銅業已經十分發達了。夏朝時的夏王是公認的天下共主,權利初步高度集中在一人手裡。此時鼎就已經是權利的象徵了。那麼鼎這種炊具到底是怎麼一步步演變成權利的象徵的呢?

圖一:禹王九鼎之一

禹王九鼎的來歷

鼎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以及非常有特色的青銅器之一。鼎一開始是作為古代的鍋一直存在著,主要的功能還是比較基礎的烹飪等。但其實鼎並非是中原地區的文化環境自然而然的產物,而是從東部地區起源而來。因為最早的青銅器要從夏王朝開始追溯,但是關於夏王朝存在的具體時間我們不能確定。所以同一時期的歷史環境和風俗習慣也同樣無從考察。

那麼既然文字記載沒有說服力,那麼就根據出土的文物來探究一下。在二里頭文化中出土的文物來看,歷史學家們普遍還是認為青銅器大部分還是用來祭祀用的。在夏王朝皇權尚且不能做到完全控制人民的情況下,青銅器可能對於神權的意義要遠大於皇權的意義。

圖二:大禹的圖片

再說回禹王九鼎的來歷。相傳當年大家耳熟能詳的治水的大禹在當上夏王朝統治者之後就用九州貢獻上來的青銅建造了九個鼎。之所以建造九個鼎主要就是為了代表夏朝的九個州。並且大禹還命人將九州的名山大川,花鳥人物,風土民情都分別篆刻在九個鼎上。以此來代表權利的集中,這也是中國被稱為&34;的原因。

禹王九鼎的下落

傳說禹王九鼎自從被建造以來一直就是帝王權利的象徵。如果仔細看很多的影視劇裡也有禹王九鼎的出現。比如前幾年大火的《羋月傳》中曾經演過秦武王力大無比,愛好炫耀。最後因為不自量力所以舉鼎絕臏。傳說秦武王所舉的巨鼎就是禹王九鼎中的雍州鼎。

圖三:武王舉鼎

那麼假定禹王九鼎就是存在的,那麼這麼重要的帝王權利的象徵去了哪裡呢?一種說法是在周朝時期,周人保存不當導致九鼎的遺失還有一種說法是說禹王九鼎被當時的周人融化鑄成了銅錢。再有一說就是九鼎被周王帶進了棺材裡,成為了帝王的陪葬品。但其實這種周人自己損壞九鼎的說法就筆者來看是可能性比較小的。

到了秦惠王時期,謀士張儀曾經獻計奪得九鼎來號令諸侯,集中權利藉此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據《左傳》憲公三年載:楚王曾經恃勢問周之王孫滿&34;。由此可見,周王室確實有鼎,而且所問之鼎即禹之九鼎。也有了說法就是其實秦王搶奪了九鼎作為自己登上王位的助力之一。但是在班固的《漢書》中又有了記載就是據說秦始皇後來南巡的時候曾經派手下在河流中打撈過九鼎,但最終沒有結果。所以就此來講,九鼎落入河流中丟失也有幾分可信度。

圖四:商朝后母戊鼎

鼎成為權力象徵的原因

周禮定天子九鼎食,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食.鼎一直就是權利的象徵,但是我們都知道鼎最開始出現還是作為炊具的。追溯一下夏商周的青銅器,我們可以發現鼎是出現的比較少的一種炊具,比如商朝的后母戊鼎的地位就遠超同時代的相關青銅器。

首先是夏商周時期用以祭祀的禮器大都還是酒具。商人愛飲酒,所以也就理所應當的將酒具作為祭祀的主要器具。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原地區本來就是農耕文化的搖籃,隨著人民對糧食和農耕的重視,漸漸地祭祀的器具也隨之變成了以炊具為主了。

圖五:商朝地理情況圖片

再講鼎這種炊具本身,雖然理論上鼎也是吃飯用的。但是其實很少有人真的會用鼎來吃飯,因為鼎這種器具體型龐大,重量也難以想像。所以與其說是鼎是祭祀的主要炊具,不如說正是因為鼎的龐大才成為較為合適的禮器。當時的人們會將祭祀要用的牲畜塞進鼎中。所謂當時的太牢少牢等祭祀用的牲畜就按照大小塞在不同規格的鼎裡面。

鼎作為祭祀的禮器同樣還有自己很深刻的代表意義。首先鼎這種重器在建造方面就已經體現出了特殊性。青銅在夏商周時期屬於國家掌握在手裡的資源,並不是普通百姓可以輕易得到的。在商朝時期統治者甚至捨得用將近一噸的青銅建造一個這樣僅僅只用來祭祀的器具,所以這也是一種能力的炫耀。

圖六:古代祭祀圖片

在其他國家或者部落來到商朝,發現自己國家用來建造武器都捉襟見肘的青銅器在商朝居然僅僅是用來建造吃飯的器具的。商朝該是多麼強大的國家,商朝的工業該多麼發達啊!商朝憑藉一個青銅鼎就可以徵服敵人。

至於當時的貴族們,就更要將鼎作為自己權利的炫耀。首先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用鼎來烹飪的,能用鼎來進行烹飪的&34;主要就是冷豬肉等比較金貴的食物。當時的諸侯們也是要炫耀自己的權利,只有像他們這種達官貴族,家族淵源的鐘鳴鼎食才有能力用這麼多青銅建造的器具,用這麼精細的食材祭祀祖先。這是普通的百姓難以達到的。

圖七:秦始皇圖片

王權象徵物的變化

在禹王九鼎遺失之後,基本上之後的朝代就很少有再將鼎作為傳國的重要信物的了。後來也有皇帝,譬如武則天等重新鑄造了九鼎,但是說到底那都不是真正的禹王九鼎。中國的第一枚玉璽就緊接著禹王九鼎的傳說出現,就是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皇帝秦始皇鑄造的那一枚玉璽。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自稱功過三皇,德高五帝,所以自稱始皇帝,就此也鑄造了第一枚&34;,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傳國玉璽。秦始皇鑄造這枚玉璽最重要的用途正是為了彰顯自己天下獨尊的皇權地位。史書記載:秦子嬰元年(前207)冬,沛公劉邦軍灞上,嬰跪捧玉璽獻於鹹陽道左,秦亡。從此之後的王權更迭都以此作為自己名正言順登基的證據。

圖八:玉璽圖片

結束語:

《禮記·禮器》:&34;鼎作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象徵之一,承載了太多的歷史意義以及現實意義。在遙遠而不可知的朝代裡,鼎曾經作為權利的象徵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禹王九鼎無論真假都可以看出來的事就是中國古代人民對於環境的敬畏。他們敬鬼神求得安居樂業,敬皇權求得富足平安。

鼎不只是一種物品,不只是在博物館看到的那一個單薄的器具。它曾經作為精神象徵支撐了一個甚至數個朝代的興衰,作為精神力量激勵著百姓們的生存和繁榮。它是民以食為天的美好願望,無數的災難和朝代更迭都無法毀滅或者替代。其實皇權到底是不是正統也並不是由一個鼎或者是一枚玉璽來決定的。是百姓對和平和富足的渴望賦予了這些物品更深刻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傳國玉璽取代禹王九鼎的秘密,秦始皇和李斯所謀已成
    隨後大禹便採集天下之銅鑄造了象徵皇權的禹王九鼎。夏商周三代都將九鼎定為傳國之寶。為何到了秦朝,秦始皇卻用傳國玉璽取代禹王九鼎呢?編者可以告訴您,這是秦始皇和李斯的合謀。下面就請聽編者向您詳細道來。
  • 禹王九鼎的來龍去脈,以及秦始皇武則天和宋徽宗與九鼎的恩怨情仇
    在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歷史上,九鼎,就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商、周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力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 禹王九鼎被周武王得到後,卻沒有帶走,原來是他另有安排
    前面幾篇文章咱們講了牧野之戰,又把周國勝利後,武王在朝歌和返回豐鎬所做的一系列善後工作敘了一敘。最後又在上次文末,筆者告訴大家還有一組國之重器沒有講到,那就是在下故意跳過沒說的「禹王九鼎」。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九鼎,看看周武王得勝後如何對待這組寶物的。
  • 大禹治水:究竟是真實的歷史,還是虛假的傳說?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人類文明的早期,流傳至今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到底是一段神話呢,還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呢?我以為都是從九鼎上來的。禹,《說文》雲,『蟲也,從禸[róu],象形』。禸,《說文》雲,『獸足蹂地也』。以蟲而有足蹂地,大約是蜥蜴之類。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當時鑄鼎象物,奇怪的形狀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動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樣子,所以就算他是開天闢地的人。」顧老認為,大禹只是九鼎上鑄的一種最有力的動物,大約是蜥蜴,因為有敷土的樣子,所以被認為是開天闢地的象徵。
  • 「中國歷史大事件」:九鼎的來歷與失蹤之謎
    說起九鼎,首先我們必須來個靈魂拷問:在中國的歷史上夏朝到底有沒有真正存在過?這個問題一直都備受爭議,眼瞅都2021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定論。我不知道,但我願意相信它的存在,因為在準備寫中國歷史大事件的時候,我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中學歷史老師教給我的朝代口訣: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得嘞,那就以你開始吧!
  • 答案藏在禹王九鼎的神奇圖像中
    那麼,歷史上關於九鼎的傳說,又是如何呢?/禹鑄九鼎的傳說公共常識層面上講,九鼎,應該出現在夏朝之前。作為我國文明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所處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2世紀。夏朝的君主稱為「後」,其含義相當於後世的「皇帝」。而夏朝實際的第一代「後」,名號為「啟」。相傳啟的父親就是治理水患的大禹。
  • 傳說中的「九鼎」是否真有?所蹤又何在?
    相傳,注意,是「相傳」,未必就有確證——啟的父親名號「禹」,就是傳說中的大禹、禹王、禹君,治水那位。如果他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也的確是第一代「夏後」啟的父親,那麼從今天的觀念來看,他的時代,還不能算夏朝,而是夏朝之前,應該稍早於夏商周斷代工程考據出的夏朝開端的公元前22世紀。
  • 歷史上華夏重器九鼎到底是怎麼樣的來歷,最後又到哪裡去了?
    中國歷史上2件象徵國家政權正統的傳國之寶,一件是傳國玉璽,另外一件是九鼎,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及蹤跡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閱一下,另外這個九鼎象徵華夏至尊神器,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它的來龍去脈。
  • 「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之「鼎」的來源
    「鼎」在中國古代是皇權和貴族身份的象徵,它被賦予神話色彩是源於禹鑄九鼎的傳說。大禹接替舜的位置後,對「九夷」恩威並施,加強教化。多次出巡,有一次大禹南巡到塗山(今安徽蚌埠),在這裡大會天下諸侯,來者達數萬人。
  • 饕餮與鴟鴞:誤讀的圖像與誤解之歷史 ——兼論「禹鑄九鼎」傳說之虛妄
    (本文原載《中華文化論壇》2013年第1期)摘要:「饕餮」與「饕餮紋」確有此物,但又並非商周青銅器上面獸面紋之全部,而是其中之一種,即從圖像型式來說是兩個側面的鴟梟經抽象組織而成。「饕餮」之原始含義乃是商人之祖神「玄鳥」亦即「鴟鴞」,「饕餮」與「鴟鴞」皆是周人對商人祖神崇拜之話語改造與重新建構之產物。
  • 中華上下五千年,品歷史故事,談九州方圓,話百姓生活!
    中華上下五千年,品歷史故事,談九州方圓,話百姓生活!大禹當上了夏朝的國君後,沒有忘記肩負歷史的重任,雖然身居高位,卻不貪圖享樂,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外出巡遊,體察民情。每個鼎上都鑄著各州的地理出產珍禽異獸,然後把這九鼎運到宮裡,號稱鎮國之寶,各個部落定期向禹王進貢時,都要向九鼎致禮,擁有九鼎的禹王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各地的部落理所當然的聽從他的指揮。這個九鼎就成了國家權利的象徵,把各個部落鞏固的統一在一起。這就是九州的來歷,方圓就是指的範圍了,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我們的祖國大地就被稱為九州方圓。
  • 揭秘燃燈古佛的來歷和傳說 重溫昔日的佛教歷史
    揭秘燃燈古佛的來歷和傳說 重溫昔日的佛教歷史時間:2016-07-09 14:3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燃燈古佛的來歷和傳說 重溫昔日的佛教歷史 燃燈古佛,曾經被許多人供奉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忘卻了燃燈古佛。
  • 問鼎中原來歷是什麼?九鼎為何是權力的最高象徵,它是神話嗎
    問鼎中原來歷是什麼?九鼎為何是權力的最高象徵,它是神話嗎在華夏大地上把統一天下的人一般都叫做問鼎中原。為什麼叫問鼎中原呢,那是因為大禹鑄造就九鼎分布於天下九州。這個時候有些朋友就會有疑問了,為什麼大禹會鑄造這九鼎呢?而這九鼎怎麼就和華夏大地的最高權力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呢?九鼎本身屬於神話傳說嗎?
  • 夏朝真的鑄造了九鼎嗎?從技術、考古和文獻分析九鼎存在的可能性
    從夏代(公元前21世紀)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56年),在前後長達1800年的時間裡,九鼎一直是上古神器,國家權力的象徵。鼎到底來自何方?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器物嗎?鼎為何會成為國家社稷的象徵呢?一起來看看吧。 鼎有三名,鼐,鼎,鼒 深入了解鼎的來歷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文獻是怎麼說鼎的。
  • 歷史上被兩次「重鑄」的華夏神器九鼎,為何都迅速消失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件堪稱「神器」的傳國至寶,曾經都讓無數的君主魂牽夢縈。它們就是傳國玉璽和九鼎神器,這兩件神器作為中華象徵一般的寶物,其下落也是讓很多人著迷。當年朱元璋盤點自己的「遺憾」之時就曾經說過:無傳國璽是首要遺憾(其餘是未能收服王保保和擒獲元順帝太子)。不過根據史家考證,傳國玉璽的本源,也就是秦始皇所獲得的和氏璧早就已經毀滅於後唐時期的大火之中了。
  • 大禹治水,到底是神話還是真實存在的歷史?
    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人類文明的早期,流傳至今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到底是一段神話呢,還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實呢?我以為都是從九鼎上來的。禹,《說文》雲,『蟲也,從禸[róu],象形』。禸,《說文》雲,『獸足蹂地也』。以蟲而有足蹂地,大約是蜥蜴之類。我以為禹或是九鼎上鑄的一種動物,當時鑄鼎象物,奇怪的形狀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動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樣子,所以就算他是開天闢地的人。」
  • 九鼎 埋藏在歷史暗夜的權力(下)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我筆下的「古物」,固然不能窮其萬一,甚至不能覆蓋故宮博物院收藏古物的六十九個大類,但商周青銅、秦俑漢簡、唐彩宋瓷、明式家具、清代服飾,都儘量尋找每個時代的標誌性符號,通過一個時代的物質載體,折射同時代的文化精神,像孫機先生所說,「看見某些重大事件的細節、特殊技藝的妙諦,和不因歲月流逝而消褪的美的閃光。」
  • 傳說中大禹製作的九鼎為何行蹤成謎
    在眾多物品中,就有秦國統治者的物品九鼎。傳說九鼎是為大禹打造的,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於是納九州青銅鑄鼎,被稱為九鼎。九鼎身上刻有國家的千山萬水,奇珍異獸,秦朝之前被奉為王權一般的國家之寶,和玉璽一樣,九鼎的所有者是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皇權。為何這樣一個笨重的青銅製品能夠得到大家的追捧,還視為國寶。
  • 代表九州的九鼎如今何在?一文讓你全明白
    1、傳統歷史觀念的九州 在傳統的歷史觀念裡,九州的概念是這樣的,傳說上古時代,華夏大地爆發了一場罕見的洪水,這洪水給人民帶來了很多災禍,最後,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當年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走遍了天下的山河,並且給天下的山河情況做出了一番記錄。
  • 情人節來歷及歷史
    情人節來歷及歷史 傳說公元三世紀時,古羅馬有一位暴君叫克勞多斯                 情人節的歷史:情人節是一個屬於朋友的日子,屬於家人的日子,屬於情人的日子。正如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並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於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