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年一木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於世界的了解,往往是根據簡單的陰陽、五行。古人認為,世間萬物的發展,都離不開陰陽、五行的運行規律。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了八字命理、佔卜等文化分支,這類學問,常用來算命。
古人對於命運,看得很神秘,他們認為,人的命運,跟出生時間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根據自己的出生時間,來預測命運。古人經過總結,流傳下來了一句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先來說說「男怕三更子」。
在古代佔卜理論裡面,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陰陽屬性、五行屬性,包括人在內的所有事物,也有其特有的陰陽屬性和五行屬性,中醫也是如此。
古人認為,男子是「陽」,而「三更子」,指的是三更的「子」時,也就是半夜11時到凌晨1時。在古人的計時觀念裡,子時,就代表著第二天來臨,子時也被視為陰氣最旺的時候。因此古人認為,如果男子出生在子時,意味著時辰屬性和自身的男丁屬性相違背,在命理上,被視為一種不吉利的信號,孩子要麼體弱多病,要麼命運不濟。
再來說說「女怕午時辰」。
在古代的「午時」,指的是中午11時到下午1時。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就會發現,古代處決犯人,往往會選擇「午時三刻」。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呢?因為這時候的陽氣最旺盛,能夠對犯人的魂魄形成震懾,乃至灰飛煙滅。而女子屬於陰性,代表著「陰」,如果出生在陽氣鼎盛的午時,在命理上,真可謂「生不逢時」,從而導致女子一生命苦。
當然,這些所謂的命理,都是無稽之談。古人認為男子不能出生在三更、女子不能出生在中午,說到底還是因為古人太愚昧無知,再加上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對於未知的東西,往往用迷信的說法來解釋,這才出了很多荒誕無稽的言論。
要知道,每一天12個時辰,幾乎每分鐘都會有小孩子出生,即便是同一分鐘內出生的孩子,命運也天差地別,不能簡單地用出生時辰來定。
綜上所述,人的命運,跟出生的時辰,並沒有關係。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