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蘭曉
編輯丨朗明
2月10日,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2 月 6 日,公司向疫情核心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遞交了研究者發起的 G2、G3 兩個仿製藥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研究的全套倫理審批資料。 2 月 7 日,研究者發起的臨床「G2 或 G3 仿製藥治療輕、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小樣本預試驗研究」獲得倫理批件,現正在有序推進中。
廣生堂表示,公司抗病毒全球創新藥 GST-HG131、GST-HG121 已開發研究五年,特異性針對B肝病毒的 mRNA,分析認為可能對其他病毒有效,包括同樣擁有的 mRNA的新型冠狀病毒。在國內知名臨床專家的指導下,GST-HG131、GST-HG121 等創新藥現已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P3實驗室開展抗新型冠狀病毒體外細胞活性測試中。
此前2月3日,廣生堂還發布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的核心化合物已通過PCT途徑申請國際專利,經國際檢索表明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已申請進入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日,公司收到關於GST-HG141核心化合物的發明專利授權通知書。
上市之後業績連續3年下滑
公開資料顯示,廣生堂成立於2001年,註冊資金14000萬人民幣,2015年,廣生堂登陸深圳創業板上市。目前,法人李國平持股9.72%,手下擁有18家公司,其妻葉理青和兄弟李國棟系公司董事,分別持股9.67%和5.36%。奧泰投資則是葉理青的一致行動人,系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上市前設立的員工持股平臺,截至去年11月,部分合伙人已離職。
廣生堂官網顯示,公司專注於肝病治療藥物領域,擁有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四大核苷(酸)類抗B肝病毒優選用藥,迄今已在肝臟藥物領域獲得五十多項國家專利。
數據顯示,自上市第二年起,廣生堂業績便開始下滑,直到2019年才恢復增長。廣生堂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營收3. 23億元,同比增長12.92%;淨利潤1402.37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132.43%。總資產8.88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3.96%。
不過,這些增長源自轉讓子公司和政府補貼。2019年6月,廣生堂公告稱,公司以1150萬元向奧華集團轉讓全資子公司阿吉安100%股權,母公司獲得近560萬元投資。12月25公告顯示,廣生堂及控股子公司自4月份以來,累計獲得491萬元政府補貼與獎勵。
今年1月23日,廣生堂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稱,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 1059.98—1359.98 萬元,同比增長約2.63%—3.38%,淨利潤預計同比下降 27.20%—51.47 %。
預告提到,公司在報告期內持續進行多個全球一類創新藥的研發投入,同時,醫藥行業受醫保控費、集中採購等政策影響,藥品價格有所下降,導致淨利潤同比下降。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是2018年7月並表的控股子公司江蘇中興藥業有限公司的並表收入增加所致。
股東頻頻減持
此外,過去一年,廣生堂股東頻繁發布減持計劃。
2019年2月,廣生堂發布的公告顯示,奧泰投資減持225.7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60%,累計套現5235.93萬元。
2019年11月1日,廣生堂實控人之一李國棟披露減持計劃,預計減持不超過179.32萬股。11月14日,廣生堂公告稱,5月15日至2019年11月14日,奧泰投資和葉理青合計減持約258.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1.84%,累計套現8497.04萬元。
2019年11月19日廣生堂公布,李國平於2019年11月15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約69.5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0.5%,減持數量在其計劃數量範圍內,且減持數量已過半。
11月22日,廣生堂再次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股人之一葉理青與其一致行動人奧泰投資擬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不超過 364.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2.47%。
據長江商報消息,2019年,「李氏家族」累計套現1.62億元。
不過,今年2月4日,廣生堂發布的公告顯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國平、葉理青、李國棟及奧泰投資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並與奧華集團自願承諾在6月30日前不以任何形式減持公司股份。
公告提到,截至公告日,除了去年11月公布的減持進展,李國平未實施進展。同時,去年11月李國棟和葉理青及奧泰投資公布的減持計劃,目前均未實施減持。
2月11日11時,廣生堂盤中一度打開漲停,後封板至收盤。目前總市值53.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