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時期,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是最主要的三個軸心國,之前有人調侃說,德國的這兩個盟友,義大利是誰都不敢打,而日本則是誰都敢打。日本的誰都敢打主要還是體現在他動了美國,美國當時雖然沒參戰,可大家都知道這個美國家底厚實,誰都不願意去招惹美國,但日本卻偏偏選擇了轟炸珍珠港,把美國拉下了水。日本負責該次行動的人是山本五十六,其實在這之前山本五十六曾經去過美國考察,深知美國的工業力量有多強大,他明知打不過,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
山本五十六基本上算是一手策劃並且推動了偷襲珍珠港事件,而山本其實很清楚,以日本的實力絕對打不過美國,因為早在1919年的時候,山本就去到了美國的哈佛大學留學。在美國生活的那段時間裡,他被深深震撼到了,美國的高度工業化讓他們的人民生活的非常富足,在回到本國以後,那種極大的落差更是讓山本心生忌憚。按理來說,有過這種經歷的人也不太可能制定出這樣的計劃,但山本偏偏不走尋常路。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國內也是一個出了名的賭徒,而且他還非常喜歡冒險,最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賭運也是非常有自信,之後因為他的勝率實在太高了,摩洛哥的賭場就不允許他繼續入場。所以對山本來說偷襲珍珠港其實也是一場賭博,賭贏了日本就能獲得新的資源然後繼續維持下去,賭輸了日本這次就真的完了。普通人可能會害怕,會不敢賭這一把,但是山本就敢,所以他能制定出這樣的計劃,對日本來說,這就是又到了賭國運的時候。
其實山本當初選擇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畢竟賭博也需要動腦子。在山本看來,當時的日本其實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中國戰場僵持不下,如果再不找到新的石油和資源來源,日本就只能等死了。東南亞是個好地方,而想要獲取該地區的資源就必須要對美國動手。如果可以給予美國重創,日本就可以借這個機會開墾東南亞,最後找機會和德國匯合,日本就不用擔心美國了,所以日本會選擇偷襲珍珠港。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偷襲珍珠港的確是非常成功,日本成功續命。不過在那之後日本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美國的恢復速度比他們想像中的快上很多,憤怒的美國開始瘋狂針對日本,最後用兩顆原子彈結束了日本最後的掙扎。但我相信,以山本的賭徒本色,他應該不會後悔當初瘋狂過這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