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首家外商獨資壽險誕生!友邦保險「分改子」獲批,「李張配」強強聯合!還有兩家在路上
經歷半年等待後,我國首家外資獨資壽險誕生。
6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同意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改建為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改建後的公司名稱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這也是在中國內地首家獲得設立批覆的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
銀保監會同時批覆了友邦人壽主要高管任職資格。其中,李源祥擔任友邦人壽董事長,張曉宇任友邦人壽總經理。友邦人壽辦公地位於上海,註冊資本金37.77億元。
「李張配」堪稱壽險高管夢之隊組合,他們未來將如何領導友邦人壽發展,是今後三年壽險業最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首家外資獨資壽險誕生
友邦保險於1992年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是改革開放後最早獲發保險業務營業執照的非本土保險機構之一。目前,友邦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地域範圍包括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市、江蘇省、天津市及河北省石家莊市。
由於歷史原因,這些分公司此前均是以友邦保險分公司形式展業,統稱為友邦中國,但一直沒有「獨立法人資格」。今年初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政策放開後,友邦是首個明確宣告將推動實施全資控股人壽保險公司的外資保險公司。
隨著此次「分改子」成功獲批,友邦人壽的分支機構歸屬也隨之發生變化。
銀保監會批覆顯示,同意友邦保險廣東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北京分公司、江蘇分公司改建為友邦人壽廣東分公司、深圳分公司、北京分公司、江蘇分公司;同意東莞支公司、江門支公司改建為友邦人壽廣東分公司東莞支公司、廣東分公司江門支公司;同意天津營銷服務部、石家莊營銷服務部改建為友邦人壽北京分公司天津營銷服務部、石家莊營銷服務部。
根據批覆,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可在上海市行政轄區內及已設立分支機構的地區經營下列業務:
(一)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
(二)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包括分出保險、分入保險;
(三)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
(四)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據了解,改建期間,友邦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將如常開展。友邦在中國內地的現有分支機構根據相關保險合同向保單持有人提供的一切保障、權益將繼續有效,並由友邦人壽承繼。
在批覆友邦保險分改子的同時,銀保監會還批覆了友邦人壽主要高管任職資格。其中,李源祥擔任友邦人壽董事長,張曉宇任友邦人壽總經理。
早在去年起,友邦便開始儲備重量級高管。去年底,友邦保險以2.5億「轉會費」挖角平安大降李源祥,消息曾一度震驚金融圈。此舉被認為是友邦將加速推進中國內地業務的信號。
李源祥畢業於劍橋大學,獲財政金融碩士學位,曾履職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後任英國保誠臺灣分公司資深副總裁、信誠人壽保險總經理等職務。2004年,李源祥跟隨「華人保險教父」梁家駒加盟中國平安。此後,李源祥從壽險公司董事長助理逐步晉升為平安壽險總經理、董事長,到集團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執行董事、聯席執行長。
今年6月1日,李源祥正式接任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集團執行長兼總裁一職,並成為該公司董事會成員。
友邦人壽總經理張曉宇現任職務是友邦保險中國區執行長,亦是一位專業與實務俱佳的全能型選手。張曉宇中國最年輕的北美精算師之一。2017年6月1日起任友邦中國新任執行長。
張曉宇2000年加入友邦保險,曾出任友邦中國多個不同的高級管理層職務,包括精算、營銷渠道及市場營銷。擔任友邦中國首席業務執行官期間,領導友邦中國「卓越營銷員」策略的推進,為友邦中國的增長作出重大貢獻。
李源祥和張曉宇的強強聯合,堪稱壽險高管夢之隊組合。以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以及對壽險營銷體制的熟悉,加速區域布局、在做精業務的基礎上做大規模或許是其重要使命之一。
友邦將申請設立新分支機構
由於歷史和政策原因,2019年以前,友邦保險僅能在中國內地五個省市開展業務。借著我國金融開放的春風,去年以來,友邦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2019年7月,友邦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成功增設營銷服務部,這是該公司17年來首次在中國內地擴張業務地域。
近年來,雖然發展區域受限,但友邦在中國內地的業務開展十分紅火。數據顯示,友邦保險近年來的利潤表現非常驚人,其中以中國內地市場表現最優異。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2014年以來,中國內地業務常年是友邦保險的「利潤引擎」。2014年~2019年,友邦中國內地業務稅後營運溢利增幅分別為38%、28%、29%、39%、32%,28%,增幅一直位於友邦集團各市場之首。
友邦保險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19年稅後營運溢利上升9%至57.41億美元。其中友邦中國內地市場再次憑藉強勁增長領跑: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27%,年化新保費同比提升22%。基於新業務的攀升,友邦中國內地市場2019年稅後營運溢利同比增長28%,首次突破10億美元。
2020年一季度,疫情對友邦香港和中國內地業務影響較大,即便如此,內地仍是友邦集團內新業務價值貢獻最大的區域。
「分改子」完成後,友邦在中國內地的市場擴張難題將迎刃而解,預計將以更快速度在更多區域開展布局。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友邦人壽將著手申請在中國內地其他區域設立新的分支機構。
李源祥表示,友邦人壽的設立是友邦逾百年徵程中的又一重要裡程碑,也是我們持續支持中國金融服務業進一步開放的充分體現。非常期待幫助更多中國家庭實踐健康長久好生活。
張曉宇表示,持續開放的市場環境和更加規範有序的監管政策,為外資險企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沃土,也將推動中國壽險行業邁入新紀元。期待推動行業深度變革、深耕客戶需求,把友邦差異化、高品質的服務和產品帶給更多的中國家庭,繼續打造「中國最受信賴的保險公司」。
還有兩家壽險擬擴大股權比例
有意擴大壽險公司股權比例的不僅是友邦保險。
滙豐保險(亞洲)5月4日宣布,已與其在華壽險合作夥伴——國民信託達成協議,將收購國民信託所持有的滙豐人壽50%股權。交易完成後,滙豐人壽將成為其在內地的全資控股子公司。這是外資壽險持股比例放開後第二家明確宣布擴大壽險公司持股比例的外資保險公司。
此外,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安聯控股亦有擴大股權計劃。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安聯有意實現對中德安聯全資控股。去年底,安聯保險集團已完成將持有的中德安聯人壽51%股權轉給安聯控股。
外資保險掀起投資中國熱潮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外資機構全球布局中必須佔領的戰略高地;二是中國積極推進的金融開放政策,為更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契機。
2018年4月以來,銀保監會先後對外發布了3輪共計34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其中涉及保險業的對外開放措施有14條,包括放寬和取消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在總資產、經營年限、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等。
在法規修訂方面,2019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修改《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12月份,銀保監會陸續發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關於明確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的通知》,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以達到100%。在提升營商環境方面,銀保監會通過舉辦座談會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外資機構的意見建議,簡政放權,不斷提高營商便利度。
另一方面,在多個發達國家保險市場增長停滯之際,中國保險市場不僅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二,行業體量仍在快速增長。
2019年,我國保險業原保費收入達到4.26萬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20.56萬億元,繼續位居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2019年,外資人身險實現保費收入2805億元,同比增長31.89%,外資財險公司實現保費收入253億元,同比增長10.89%,亦顯現出中國市場的強勁發展勢頭。
快速增長的保險市場以及中國金融業開放提速,使得中國市場成為以友邦為代表的外資險企積極布局的核心區域。
瑞再研究院曾預測,隨著經濟重心從西方轉移至東方,亞洲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將會是未來若干年保險業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有望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
(責任編輯:DF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