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的野味,到底有什麼好

2020-12-09 新浪財經

來源:付一夫Eric

文 | 付一夫

野味,必定是這幾天被人們熱議的眾多話題之一。

比如這個調侃蝙蝠的段子:

「憑一己之力封印了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而且長得真的是一張死神臉,萬萬沒想到……還是扛不住被吃……這生生世世的努力,終究還是錯付了……」

的確,有「移動的病毒庫」之稱的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種類超過100種,其中不乏SARS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一系列讓人聞風喪膽的致命品類;從相貌上,我們同樣難以看出這是個上好的食材。可即便如此,仍然有人願意義無反顧地將其煲湯吃肉,著實有些「詭異」。

不僅如此,在經歷過2003年非典風波之後,雖然食野味之風一度有所緩和,可是沒過多久便重新興起,仿佛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對野味有著無與倫比的執念。

但說句公道話,這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若是拉長時間軸,我們會發現,野味這種東西,幾乎是如影隨形地陪伴了人類社會的整個發展歷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一、古往今來的野味記載

早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人類就開始吃野味了。

由於當時的認識和科技水平實在是有限,人類要想生存下來,只能靠獵取野生動物為食。如此看來,彼時人類的飯菜自然都是野味,而人類自己也同時是野生動物眼中的「野味」,頗有一種野蠻的感覺。

而後,他們漸漸學會了馴化一部分動物,並將其作為蛋白質和脂肪的主要來源,再加上幾千幾萬年甚至數十萬年的反覆篩選與淘汰,雞、鴨、魚、牛、羊、豬等寶貴的食譜得以流傳至今,這些也正是最適合後來人吃的食材。

至此,似乎人們已經沒有必要再大規模地獵殺野生動物以為口腹之需了吧。事實恰恰相反。在人們的傳統飲食中,野味非但沒有消失,反而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以我國為例,據史料記載,宋朝時期的契丹國所產毘貍,「形類大鼠而足短,極肥,其國以為殊味。穴地取之,以供國主之膳,自公、相下,不可得而嘗」;大文豪兼大吃貨蘇東坡在海南島期間,曾在《聞子由瘦》寫道,「土人頓頓食諸芋,存以燻鼠燒蝙蝠」,生動地描述了當地人吃野味的畫面。

到了明清,光是「水陸八珍」的說法中,就涉及到了鹿筋、熊掌、鹿尾、象鼻、駝峰、豹胎、獅乳、獼猴頭等野味。而民國年間的北洋軍閥張作霖,更是熱衷於吃老虎肉,相傳當時東北名廚趙連壁精烹的「虎肉燒鮮筍」、「虎肉丸子燒雪裡蕻」、「薑絲虎肉炒鮮筍」、「虎肉燉蘿蔔塊」等菜餚,都備受張作霖青睞。

至於國外,相關的案例亦是不勝枚舉。據說,羅馬帝國時期的赫利奧蓋巴勒斯皇帝(218~222年在位)曾經用600隻鴕鳥的腦來招待客人;而中世紀的歐洲很多擁有狩獵傳統的家庭經常都會打回來各種野味。

再如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長期靠著獵捕海象、海豹、鯨、馴鹿、麝牛、極地狐甚至北極熊(因紐特人每年可以合法捕殺一定數量的北極熊)等海生與陸地哺乳動物為食——當然,這與他們所居住的嚴酷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和落後的生產技術有關,如果失去了這些野味,他們的生存勢必會無比艱難。

時至今日,放眼世界各地,依然有著不少的酒樓、飯店在經營烹飪昂貴的野味菜譜,蛇、果子狸、鱷魚、野豬、穿山甲、貓頭鷹……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土裡鑽的,你能想到的或者想不到的,都能在某個餐桌上尋覓到蹤影。

一言以蔽之,吃野味絕不是近些年才有的,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二、吃野味的執念源自何處?

市場經濟的邏輯告訴我們,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供給去滿足這種需求。倘若沒有人愛吃野味,這些野生動物自然也就不會被做成菜餚端上餐桌。

為什麼在每個時代都有迷戀於吃野味的人呢?經過多方考證,我總結出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虛榮心和「獵奇」心理。

一般來說,野生動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較為少見或者根本見不到的,至少絕不像豬牛羊魚肉那般滿大街都是。而這也造成了野味的「物以稀為貴」,除了價格較高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它們似乎只是一小部分人群的專屬。

事實上,自古以來,許多野味都是皇室貴族才有資格享用的。譬如前文提到的契丹國進貢給宋朝的毘貍,是一種極為珍貴難得的動物,即便是在契丹境內也只有國主級別的大人物才能品嘗得到,故而毘貍成為了招待使臣的肉食珍品。

也正因為如此,現代人吃野味,既能炫耀雄厚的財力,又能彰顯出某種特殊的身份地位,仿佛自己活得要比泛泛之輩們更加「高級」,就和背名包、開名車、戴名表是一個道理。至於一些普通人,更是常常出於「獵奇」心理而深深被野味吸引著,一旦有機會得償所願便會一擁而上。這便讓無數野生動物成為了人類的盤中餐。

其二,野生動物的「野性」使然。

野味作為來源於自然界的「野生資料」,它們比人工培植的食物具有更完整的自然性,或者說是「野性」,它往往會使野生動物表現出生猛鮮活、旺盛無比的生命活力,而這種「生龍活虎」的外在特徵,又容易被人們轉化為食物學上的評價標準,進而讓野味具備了某種特殊的誘惑力。

許是因為如此,不少人堅信野生動物要比普通的飼養動物更具營養價值,還願意秉承「藥補不如食補」的理念,意圖通過吃野味來達到滋補養生、強身健體的目的。他們相信虎骨能去風溼,吃狼能壯膽,甚至還產生了如吃活猴腦、生吞蛇血等獵奇恐怖的吃法。反正是家養的不如散養的,散養的不如野生的,野味怎麼都是高出一等。

其三,人類本身的徵服欲作祟。

往大一點說,人與動物最顯著的區別在於,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來得到適合自己生存發展的條件。正如恩格斯所說:「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單純地以自己的存在來使自然界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

於是,從最原始粗陋的石器工具到高端先進的網際網路計算機,從最簡單的山洞草棚到壯觀的摩天大樓,人們似乎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和創造力,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潛移默化中,塑造了他們對未知世界強烈的控制與徵服欲。

對於野生動物而言,無論是老虎、穿山甲、鱷魚,還是野兔、蝙蝠、果子狸,它們都能在人的控制範圍之外而自由自在地活動。這便讓人們的控制徵服欲有了著力之處,即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駕馭和支配那些野生動物。哪怕老虎再怎麼兇猛,毒蛇再怎麼陰險,穿山甲再怎麼神秘,鱷魚再怎麼霸道,都沒能逃出人類的手掌心,並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餐。

在此過程中,人們享受著野味的味道,就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福的需求,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通過對野生動物的掌控和享用,人們可以產生一種「萬物皆備於我」的喜悅之情,這種「偉大」的感受讓他們內心驕傲無比。

這些,便是千百年來,人們迷戀野味的最根本動因。

三、被高估的野味

儘管有那麼多人鍾情於野味,但必須清楚的是,野味能給我們帶來的效益絕對是被大大高估的。

有研究表明,對比家禽、家畜和幾種野生動物的營養成分後可以發現,它們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標上相差無幾,若要為人體補充營養能量,吃雞魚牛羊肉基本就已足夠,根本用不著專程尋找珍稀野生動物進補。

從品嘗角度來說,受生長環境影響,野生動物的肉質成分中肌肉居多,脂肪較少,口感上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而很多流傳甚廣的「奇功異效」更是無從談起。就像不少人迷信於以形補形,尤其愛把珍奇異獸當成食補聖品:他們看到穿山甲愛鑽,就認為吃了它能壯陽變金剛鑽;看到猴子機靈敏捷,就想到吃猴腦來給智商充值;看到老虎的威武霸氣,就覺得吃虎鞭能「振雄風」……可是這些真的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嗎?只怕未必。典型例證便是穿山甲的鱗片,只是角質化的皮膚附屬物而已,成分與人類的指甲無異,有些人卻想當然地視其為中藥裡的珍品。

更重要的是,現在人們食用的家禽、家畜肉類產品都是經過衛生防疫部門嚴格檢疫後才投放至市場的,而「來路不明」的野味,卻總是潛藏著種種危機。

根據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動物疾病專家華育平的說法,靈長類、嚙齒類、兔形目、有蹄類、鳥類等多種野生動物與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種,如狂犬病、結核、B病毒、鼠疫、炭疽、A肝等等。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B病毒專家田克恭也指出,我國的獼猴有10%~60%都攜帶B病毒,這樣的猴把人撓上一下、甚至只是吐上一口,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腦感染的機率則更大。

事實上,近些年因濫食野味而「惹病」甚至致死的案例已越來越多,2003年的非典疫情便是最佳例證。

箇中原因,一方面與野生動物本身攜帶的病菌病毒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環境汙染的加劇,衛生檢疫部門對於來路不明的野生動物難以進行有效監控。基於這些原因,許多疾病的病原體就在對野生動物的獵捕、運輸、飼養、宰殺、貯存、加工和食用過程中擴散傳播。

此外,部分偷獵者還會採取毒殺的辦法獲取野生動物,所使用的毒藥毒性較大不易降解,大都殘留在動物體內,進而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

所以,迷戀野味真不是什麼好事兒,搞不好就會賠了健康又損錢,甚至容易把命都搭進去——不光是自己的,還會牽連到周圍那些無辜的人。

因一小撮人貪圖口腹之慾而釀成大面積人禍的劇情,我們已經見的不少了吧。

四、來自李時珍的警告

其實,對於吃野生動物肉類容易染上疾病這件事,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就已經被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詳細記載於《本草綱目》之中:

鳥類:「諸鳥有毒」,「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孔雀,「肉性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烏鴉,「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啄木鳥,「因食百蟲,肉有毒,不可食」;

水禽類:鴻鵝,「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之腹脹腹瀉」;鴛鴦,「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後頭痛、頭暈,可成為終身疾病」;鳧(俗稱野鴨),「性味甘、涼,身體虛弱者不宜食;鶩(野鴨的一種),「肉性味甘,有小毒,尤以黑鶩肉毒重,滑中、發冷痢、腳氣,不可食」;

蟲類:蝸牛,「性味鹹、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山蛤蟆,「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現狂熱」;蚯蚓,「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發熱起風疹」;天螺,「性味鹹、寒,有毒,不可食」;

獸類:豪豬(山豬),「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則傷頭傷身」;野馬,「肉性味辛、苦、冷,有毒,煮食難消,多食生瘡患痢」;豺,「肉性味酸、熱,有毒,食之,損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助鼠(黃鼠狼),「肉性味甘、臭、溫,有小毒,心、肝有臭味」;熊,「肉性味甘、平,雖無毒,但有痛疾者不可食」;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鱗蟲類:鱗鯉(穿山甲),「性味鹹、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石龍子(豬婆蛇),「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可出現腹痛腹瀉」;蚺蛇(又名南蛇、埋頭蛇)、白花蛇(又名薪蛇)、烏蛇(又名烏梢蛇、黑花蛇)、金蛇(又名銀蛇、錫蛇)、蝮蛇(又名反鼻蛇)、天蛇(又名四足蛇)等均為有毒蛇,「蛇膽性味甘、微寒,有毒;蛇肉味性甘、澀,有毒;蛇頭毒人至死,不宜鮮品煮食,藥用也要經過去毒」;能鱉(又名三足鱉),「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殺」。

讀完以上種種,那些迷戀野味的人們,還會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嗎?我想,他們心裡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五、尾聲

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之外,野味於人類而言,還有另一層意義。

當前,人類已經進入高度文明的資訊時代,其重要標誌之一,便是人們對動物的態度從過去單純的支配,轉變為幫助和關懷,並與之友好相處,將地球上所有動物都視為自己的朋友。

這種人道主義精神泛及動物的做法,早已被世界上眾多發達國家所認可。在對動物進行幫助、關愛和保護的過程中,人們自身的精神境界也能得到淨化及升華。

誠如聖雄甘地所言:

「從一個民族對待動物的態度,可以看出這個民族的道德高度。」

但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仍有那麼多人熱衷於將大量的野生動物送到飯店裡去,也仍有那麼多人願意千方百計地花重金尋求「野味佳餚」,進而引致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此刻,梁從誡先生的告誡忽然縈繞在耳畔:

「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猶如一張大網,每個物種都是網上的一道經緯,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會使這個大網上出現孔洞,任何一個孔洞對人類來說都是絕對危險的。」

我想,是時候做出些改變了——為了你我他寶貴的生命和健康,也為了人類不成為世界上的最後一種動物。

謝謝讀完。

相關焦點

  • 從SARS到新型肺炎:有些人怎麼就戒不掉這口「野味」?
    「你要什麼,我給你運過來,我們店裡就可以幫你宰好處理好,給旁邊飯店做就行了。」在其報價裡,果子狸每隻從七八斤到十五斤都有,目前售價為每斤175元;白面狸每隻約兩斤,售價每斤170元,免費宰殺。由於肉質好,果子狸一直最受食客青睞,「我自己都有吃」。國記店鋪300米外,多家海鮮飯店招牌顯眼。
  • 男人「戒」不掉的女人,大多屬於這三種,希望有你
    如何讓一個男人「戒」不掉,每個女人都渴望擁有這樣的超凡魅力,尤其是面對自己心愛的男人。對於某些女人來說,她們平凡如路人甲乙丙丁,在人群裡毫不起眼,好像什麼也沒做,卻輕而易舉就虜獲了男人的一片痴心。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女人才能讓男人「戒」不掉呢?在我看來,她們大多屬於以下三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吧。01首先,男人「戒」不掉的女人,往往是溫柔體貼的。
  • 原來,讓男人「戒不掉」的女人,是這樣的
    愛情會讓人上癮,當一個人在愛情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覺時,就再也脫離不了愛情了。女人也會讓人上癮,當男人在女人那裡,得到了百分百的滿足之後,就再也「戒不掉」這個女人了。不過並非每個女人都是如此,有的女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男人「戒不掉」,而有的女人,就算用盡了全力,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男人離去。同樣是女人,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雖然同為女人,但女人之間差別很大,給男人帶去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 戒不掉的太極,戒不掉的太極文化
    綜觀太極拳對身型動作的要求,無一不要求「自然而然」,不可用拙力努氣之說。這正是「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這一思想要求人們返樸歸真、崇尚自然、要求「天人合一」,不是徵服自然,而是與之相合,在拳中則表現為每一動作的要求都要自然,不妄使拙力,達到「自然而為」。
  • 人以什麼理由不食野味
    古人知道野味是美味的,但他們並沒有放任自己,而是把吃野味當作一種舌尖上的禁忌、一種人應該克制的欲望,認為「貪食」是一種不節制的欲望,對於身體和靈魂都是罪惡和危險的。猶太人和穆斯林遵守嚴格的飲食戒律,他們清楚知道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什麼,在吃之前會問自己,這是「潔食」(kosher)嗎?如果不是,那麼就不吃。
  • 心理學:男人「戒不掉」的女人,她們的「長相」都很特別
    有的女人找到了維繫愛情的訣竅,生活越發滋潤,而有的女人找錯了路,無論做什麼努力還是於是無果。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愛情之中兩人的相處更多的是靈魂價值的交換,網上有句話說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心理學:男人「戒不掉」的女人,大都有這些特質,你有嗎?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男人很花心,但是在男人心目中,一直念念不忘,戒不掉的女人其實就是這幾種:1、心態好,有趣的女人有一種女人,你和她在一起,總是能感覺到快樂而且生活本來就很無聊,一個心態好有趣的女人,往往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驚喜,她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也很有創造力,和這樣的女人在一起,你總是會體會到生命中美妙之處。
  • 對男人來說,什麼都能戒,為什麼就是戒不了「色」?
    不過,單就男人消費「情色」這個層面而言,想要讓一個男人戒色,確實是很難的事情,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記得有句話叫「男兒本色」。好色,幾乎就是所有男人的本性,是人性的一種本能,對於這一點來說,孔子也早就說了:食色,性也!
  • 戒不掉的拖延症,請與它握手言和
    這年頭,如果沒有點時髦的標籤,尤其是有「病」的標籤,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社會人。淹沒在一眾名詞中的「拖延症」一下子都跳脫出來,似乎人人都逃不脫,大有天下誰人不拖延的氣勢。「拖延症」到底是什麼?無他,就是好用,多少事可以之為藉口,冠冕堂皇還不落俗套。不過呢,也確實如此,「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詞的拉丁字源的解釋,是「向前」(pro)加上「為明天」(crastinus)。
  • 讓男人最容易上癮的4種女人,怎麼戒都戒不掉!要做聰明的女人
    讓男人最容易上癮的4種女人,怎麼戒都戒不掉!要做聰明的女人。因為那麼希望自己的男人能陪著自己一輩子,想要愛情保鮮,不僅僅要求兩個人都對感情傷心,好好去經營,也要讓你自身有能力讓對方無法放棄的魅力,讓對方一直被你吸引,我們總說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相互吸引的,相互吸引的,相互相互相互吸引的,相互相想要自己的另一半一直愛著自己,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的男人容易上癮的四種女人怎麼戒都戒不掉?
  • 斷聯後,男人「戒不掉」的,往往是這樣的女人
    所以,讓男人戒不了的女人不一定美貌,但是一定是做到了以下三點,才會讓男人念念不忘,「戒不掉」。 斷聯後,男人「戒不掉」的,往往是這樣的女人 知男人心的女人
  • 有種女人,能真正走進男人內心深處,讓他根本戒不掉
    她們總是希望,男人不管是在最初熱戀的時候,還是在後來激情退卻的時候,都一直能心疼著自己,對自己好的不得了,完全戒不掉自己。只是女人想讓男人這般鍾情於自己,一味地去要求男人,是完全行不通的,女人必須要有能吸引到男人的東西才行。
  • 女生戒不掉的男生,都因為他給足了這些安全感
    令女生戒不掉的男生,往往都因為他滿足了這些安全感,比如,需要他的時候,他都在;能夠偏愛她;有擔當和責任感。不管女生多麼愛一個人,她都會期待有未來和遠方,如果她在男生身上始終找不到安穩,就算她再愛他,也會慢慢失去繼續下去的勇氣,愛需要勇氣,不愛更需要,比起堅持,放棄才需要更多的勇氣,畢竟曾愛過就是她的牽掛與不舍。
  • 其實動物也是生命 中國人還有什麼野味不敢吃?
    稍費周折,還是能吃到「野味」。  張興國因為拒烹珍稀動物,先後被酒店老闆炒了12次,生活困窘卻痴心不改,而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小,他被無數張貪婪的嘴擋在了「喚起國人環保意識」的大門之外。  這個「人心向吃的年代」,除了吃,還是吃。  編輯完此篇稿件,我在心中產生了這樣的詰問:中國人到底「還有什麼不敢吃」?  真是造孽。
  • 一種像極了竹筍的野味,吃起來的味道確實酸的,到底是啥呢?
    每當來到農村的野外,映入眼帘的肯定就是美麗的的自然風光了,而在這其中就有不少的奇特野味,也就是來自大自然饋贈的好東西了。野味這種東西,其種類非常的豐富,有些是很普通的,有些則十分有特色,還有一些則是有神奇功效或者價值的等等,不管是哪種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妹子野外發現「六穀之一」的野味,多數人中意的美味,到底是啥?
    在自然資源豐富的野外,很多時候都能在這裡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這些東西往往就是人人都喜愛的野味美食了。提到野味,相信對於農村地區的人們來說肯定不會陌生,畢竟不是什麼少見的存在,野味的種類也有很多,不管是哪種都有十足的特色,不知道小夥伴們都吃過哪些呢?
  • 讓男生戒不掉的「家常菜」,青椒炒肉上榜,最後1種卻被女生嫌醜
    男生對家常菜就更喜歡,就是知道家常菜好吃,所以,不管是走到哪一個城市中都會去尋找家常菜,總會想去試試這些菜,有些菜就是男生戒不掉的美味,總是能被大家不斷的關注和喜歡上,而讓男生戒不掉的「家常菜」,青椒炒肉上榜,最後1種卻被女生嫌醜,一起來看看吧!
  • 《笑傲江湖》裡有個不戒大師,他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後面出場的不戒和尚果然就是稀裡糊塗又頗顯荒唐,總之就沒有辦過什么正常事。不過不戒大師糊塗是糊塗,武功卻是相當驚豔的,特別是出場時候,他的表現堪比江湖頂尖高手,因為他一出手就鎮壓住了桃谷六仙的六道真氣。桃谷六仙雖然是比不戒大師還糊塗的糊塗蛋,但是他們武功還是很給力的,像成不憂也是華山劍宗的一流高手,結果瞬間被他們撕爛。
  • 讓男人容易上癮的4種女人,怎麼戒都戒不掉,尤其是第二種!
    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男人能愛著自己一輩子,想讓愛情保鮮,不僅僅要求兩個人都對感情上心,好好去經營,也要讓你自身有能讓對方無法放棄的魅力,讓對方一直被你吸引。我們總說優秀的人總是相互吸引的,想要自己的另一半一直愛著自己,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 最讓男生「上癮」的垃圾食品,香菸未上榜,最後一種根本戒不掉!
    最讓男生「上癮」的垃圾食品,香菸未上榜,最後一種根本戒不掉!大家都知道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現在很多人都不在乎浪費,不像五六十年代那會的人認為吃飽就可以了,現在的人不但要吃飽,而且還要吃好。也因為人們需求,商家生產出了非常多的美食,很多人認為女生會比較喜歡吃零食,但是其實男生也是很愛吃的。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被稱為垃圾食品的幾種食物,可以說佔據了很多人的半壁江山,香菸未上榜,最後一個男生根本就戒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