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九年磨一劍 我國首部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出爐
今天下午,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召開了《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新聞發布會。由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組織編纂的《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於近日正式出版發行。這部詞典是錫盟檢察分院經過多年籌備和努力,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及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周年而精心製作的一部法治作品。
記者了解到,《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是一部適合於法律工作者使用的蒙漢對譯工具書。也是我國第一部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由錫盟檢察分院翻譯處照日木圖主編。詞典的編纂工作自2009年開始,直到今年正式出版發行,共歷時九年,期間進行了多次修改、審稿、校對工作。
《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作為我國首部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它的出版能夠讓廣大法律從業人員在司法實踐中基本實現法律術語蒙漢互譯的統一、規範和準確,從而有效推動全區司法機關執法規範化建設和執法能力建設;同時更有利於促進民族語言的傳承和發展,對於指導司法實踐,增強學術交流,維護民族團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
《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出版後對法律工作的開展有哪些積極意義?
近年來,由於蒙漢雙語法律詞典匱乏,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法律從業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編纂一部詞彙豐富、釋義準確的蒙漢雙語法律詞典刻不容緩。《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的出版填補了此類辭書的空白。在今後的司法實踐中,能夠滿足蒙漢雙語法律工作者的辦案需要,同時也是將普法觸角向基層延伸的有效載體,此外,該詞典也可為翻譯人員及初學法律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鑑和指導。《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的出版對於繁榮少數民族文化、豐富蒙古文法律工具書、指導蒙文蒙語訴訟案件辦理、推進依法治區具有重大意義。
與其他同類型詞典相比,《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有哪些特點?
收錄詞彙量大
該詞典主要以《漢蒙法律名詞術語辭典》、《新編實用法律詞典》、《訴訟法學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訂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訂本)》和檢法機關及律師業在司法實踐中所積累的刑事法律詞彙為資料來源,共收錄詞彙25000餘條,共計89萬字,內容包括現代刑事法律詞彙和部分古代刑事法律詞彙。
方便讀者查找
讀者通過蒙古文目錄、蒙古文排序、漢語首字音序檢字表和漢文索引,既能查到蒙古文刑事法律詞彙,又能查到漢文刑事法律詞彙,突破了傳統蒙漢詞典與漢蒙詞典不能互查的局限性。
錫盟原創
該詞典在編纂過程中先後經歷十三次審校過程,詞典的編纂工作從領導機構成員到編輯、審校、封面設計等創作人員大部分由錫盟籍人士或曾在錫盟工作過的人員著手完成,可以說,這部詞典凝聚了錫盟人民的智慧與力量,具有錫盟風格。
精雕細琢,力求科學實用
該詞典是全國第一部蒙漢對照刑事法律詞典,內容浩繁,專業性強,自2009年開始,至2018年正式出版發行,歷時九年,精雕細琢,終成精品。
詞典外觀具有濃鬱的蒙古族風情
這部詞典宏觀上重視結構,微觀上追求細節,封面為藍色,封底有凹版方圓標誌。「藍色」代表藍天蒼穹,是蒙古族人民最喜愛的顏色;「方圓」有兩層含義,一是代表規矩,二是代表檢察院,寓意檢察機關立足檢察職能,維護公平正義。
這部詞典出版後,將如何利用?有需要的農牧民朋友如何獲得?
第一批詞典共印製1000冊,目前計劃將詞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充實到檢查系統,供蒙漢雙語檢察人員辦案使用,另一部分將贈送給上級部門、民委、政法相關單位以及在編纂過程中付出心血和提供幫助的人士。下一步,錫盟檢察分院將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對詞典進行加印,讓更多的法律工作者、社會上有需求的人員及廣大牧民朋友們共享這一文化成果。記者顏愛勇
(責編:谷妍、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