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
中國書畫
12月9日至11日
上午9:00至晚6:00
拍賣時間
中國書畫(一)
12月12日(星期六)上午9:30
中國書畫(二)
12月12日(星期六)下午2:30
地點
北京崑崙飯店
北京市朝陽區新源南路2號
二十世紀的北京畫壇,既有宮廷藝術的傳承,又有文人藝術的延續,在西方藝術的強勢衝擊下,于非闇、溥心畬、李可染等名家在傳統藝術精髓和優長基礎上進行繼承與創新,用自己富有個性的畫作為當時畫壇帶來縷縷新風。本文精選此次秋拍中七位北京畫壇名家作品,請各位細賞。
"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的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我就栽花養鳥一直堅持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文人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
——于非闇自述
Lot 101
于非闇(1889-1959) 松壽
立軸 設色紙本
出版:《投石齋藏畫集》第151至152頁,長城出版社,2005年11月
《中國近代繪畫叢刊·于非闇》第60至61頁,(臺北)雅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辛巳(1941年)作
尺寸:133.3×30cm 約3.6平尺
估價(人民幣):300,000-400,000
《松壽》繪於1941年,正是于非闇歷經臨摹、寫生、創作的階段,其畫藝愈加成熟、揮灑自如。
于非闇常將從民間習得的花鳥吉祥寓意引入畫中。是作取「松壽」吉祥寓意,寫祝春庭先生七秩大慶,足見別出心裁。
拍品局部
是作老松的枝幹和鱗片用迅疾的粗筆勾勒出來,松針呈有規律的扁團狀線質健逸,極見自信。帶鳥造型古雅,筆致細膩,為了表示吉慶,施以厚重的赤紅色。于非闇既精於顏料,又近乎挑剔,甚至連內府所制的顏色墨,都要重為提煉才用於作畫,因此本幅雖經歲月,鮮豔無改,恍若初畫成時,誠堪雅賞。
Lot 119
溥心畬(1896-1963) 柳塘漁艇
立軸 設色紙本
出版:《華夏美術館藏品選集》第144至145頁,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中國書畫精品賞析》第107頁,文物出版社,2008年11月
紀錄:北京拍賣會,2005年11月6日,編號2502
尺寸:106.3×33.8 cm. 約3.2平尺
估價(人民幣):200,000-280,000
《柳塘漁艇》畫楊柳夾岸,高士袒胸露腹,手持橫竿,濯足自樂。
仇英《柳塘漁艇》
溥心畬作品遠追宋人,尤宗馬、夏,他將北宗的剛勁筆法特質進一步發揚,畫面氣息秀麗典雅。他的作品雖臨自古人,仍表現出自家風度。仇英原跡本是墨筆,此作淺設色,且細緻地用白粉點出岸花,又因用紙較長,創造性地加了遠山一道淡影,極見清雅姿韻。
開心「划水」
Lot 118
溥心畬(1896-1963) 看到秋容最好時
立軸 設色紙本
紀錄:蘇富比紐約,1992年12月2日,編號136
尺寸:102×33 cm. 約3平尺
估價(人民幣):150,000-200,000
高士形象為溥心畬擅長題材,據「心畬」署款及整體的書風、畫格,應為大陸時期作品。
是幅高士駐足於山崖水畔之間,著寬袍大袖,造型脫俗,高士的衣紋線條用筆瀟灑,著色清新。在畫法上,溥心畬師法南宋的馬遠、夏圭及其傳派,以斧劈皴為主,通過大膽塗抹,表現出山石峭拔的姿態,神完氣足。
Lot 401
李可染(1907-1989) 山雨歸牧
立軸 設色紙本
1985年作
尺寸:68.5×47.2 cm. 約2.9平尺
估價(人民幣):900,000-1,100,000
《柳塘渡牛》作於1985年,屬李可染藝術成熟期的典型佳制。李可染四十年代即開始畫牛,他「崇其性,愛其形」,以「孺子牛」的品格自許,在這類作品中,畫家仿佛化為兒童、化為水牛,全身心沉浸在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境中。
作品中緩緩前行的水牛、手持木枝目視前方的牧童,恰似跳動的樂符一般,透露出濃濃的人間情味,給人以靜謐諧趣、淳樸微妙的舒適感。
Lot 491
黃胄(1925-1997) 駝運圖
鏡心 設色紙本
出版:《書畫收藏·第3輯》第12頁,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藝海集珍·近現代中國書畫作品集·第十一輯》第157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6月
紀錄:北京拍賣會,2006年6月24日,編號755
尺寸:34×69 cm. 約2.1平尺
估價(人民幣):300,000-400,000
黃胄一生七次赴疆,「新疆圖畫」是他極具代表性的藝術符號。畫家被這個民族奔放勇敢、健康美麗的形象深深感動,創作了一系列表現民族風情的作品,「出診」、「草原策馬」、「運糧圖」均屬其列。部分以此創作的巨幅作品被懸掛、收藏於諸如釣魚臺國賓館、中南海會議室等重要場地,堪稱畫家之代表題材。
黃胄在新疆寫生
畫中兩位少女正身騎駱駝向前行駛,駱駝以速寫式的疾筆寫出,與兩位少女的細筆勾繪形成對比,畫家將速寫與傳統中國畫筆墨結合,於大處見氣魄,小處見精微,充滿生活激情和新鮮活力。
Lot 495
吳作人(1908-1997) 牧野
鏡心 設色紙本
1979年作
尺寸:86.9×57.2 cm. 約4.5平尺
估價(人民幣):250,000-350,000
吳作人早年曾有兩次西行寫生。一次是1943年4月至10月,第二次是1944年6月至1945年2月,歷時共16個月。這兩次旅行寫生中,吳作人過大渡河,登巴顏喀拉山,走康定,過草地,深入藏區,創作了大批反映大西北山川風光與民眾生活的寫生作品,這些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產生極深的影響。兩次西行所見的駱駝、犛牛等,也成為他筆下常見的形象。
吳作人西北寫生途中
是幅中成群的駱駝,得憩悠然於漠野,遠方幾座小小的蒙古包,凸顯大漠的天高地遠。畫家用寥寥幾筆淡墨,便寫出了蒙古包與成群的駱駝,再以濃墨點染近景駱駝的面部、頸鬃、雙峰、尾部,以及遠方幾頭駱駝的尾巴、蒙古包的小門等,形成黑白灰的節奏,創造出筆簡意足、風清骨峻的審美意境。
(請橫置屏幕瀏覽)
Lot 516
陳緣督(1902-1967) 建設北京模式口水電站
橫披 設色紙本
1956年作
尺寸:64.6×126.2 cm. 約7.4平尺
估價(人民幣):60,000-80,000
是幅作於1956年,描繪新中國時期勞動群眾熱火朝天建設模式口水電站的場景。這一時期,陳緣督一改過去多愁善感的仕女形象,積極投入建設社會主義的洪流,努力創作內容和形式都符合社會需要的作品。
模式口水電站今貌
作品由近及遠繪百餘工人,依勞作分工,動作各不相同,展現陳緣督深厚的人物畫造型功底,場景恢宏,如火如荼的建築工地如臨眼前,呈現出獨屬於那一時期的繪畫面貌。
拍品局部
Lot 498
田世光(1916-1999) 秋塘白鷺
鏡心 設色紙本
紀錄:北京拍賣會,2009年11月22日,編號1189
尺寸:81.5×60.8 cm. 約4.5平尺
估價(人民幣):350,000-450,000
是幅翠竹從右下探出,雙勾輪廓,汁綠敷染,竹葉繁茂紛披,生機勃發。柳枝從右上而入,隨風浮動,清新盎然。畫面中心的白鷺,用筆細膩,採「絲毛」法繪,腹部和尾部的羽毛蓬鬆自然,形象生動。全畫構圖和諧,法度謹嚴,頗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