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在從未停滯的議論聲中,「造車新勢力」恆大正一步步向大家走來。
12月7日,恆大汽車正式公布了一段汽車路跑視頻。在這段視頻中,首款量產汽車——恆馳1在廣州南沙恆大汽車基地疾馳著。而這也是外界第一次看到活動起來的恆大新車。
恆馳1首曝路跑視頻
就在不久之前,當恆大僅僅還只是公布恆馳1的路試照片時,諸如「PS照片」、「遊戲截圖」一類類的調侃之詞不絕於耳。如今,「活生生」的恆大汽車真的出現在公眾面前,成為對質疑者們有力的回應。
恆馳1路試圖
事實上,精明的投資人都懂得用腳投票。路試視頻正式公布後,恆大汽車12月7日股價一路大漲。截至當日港股收盤,恆大汽車漲9.43%,報收29港元。
用實績回擊質疑
將時鐘撥回一年前,恆大汽車在廣州召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現場放出「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一套組合拳。他還特別強調,恆大是「換道超車」而非「彎道超車」。
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
作為汽車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至中國國家戰略高度。恆大方面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有趣的是,目前佔據國內市場主流地位的新能源車企,全部都是成立時間不到20年的新勢力。
然而,新勢力雖然一心鑽研電動汽車,但除了特斯拉之外,其他都還處在依靠融資、「吃完上頓沒下頓」的階段;傳統車企雖然不差錢,但缺少電氣化轉型的技術與動力。
顯然,恆大汽車與前兩者區別顯著。作為新勢力,恆大汽車相較白手起家者擁有充裕資金儲備,而對比抱著內燃機「啃老」的傳統企業,跨界造車的恆大意圖「超車」的動力十足。
正因此,許家印們才有底氣作出「在三年時間內人民幣450億元,同時研發14款新能源汽車」的決斷。具體來看,光2019年就要投資200億元,到2020年投資150億元,2021年投資100億元。
而與部分人群事先預設的「浮誇」、「虛胖」等形象不同,恆大至始至終對汽車產業布局有著明確的規劃與不遺餘力的投入。
就在這場全球夥伴峰會上,恆大達成了一項重要的裡程碑,通過和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等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籤約,體量龐大的頂級供應鏈體系就此建成。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而在更早之前,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在上海揭幕。該研究院是中國恆大同德國、奧地利、加拿大等國汽車工程技術龍頭的戰略合作結晶,並將實施全球9個國家一體化協同研發模式。
在研究總院落地的同時,恆大汽車又在各公眾平臺上投放招聘廣告,誠邀8000名業內精英,涉及汽車研究院、動力研究院、電池研究院三套體系,包括大量中高層職位。
據媒體資料整理,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由原東風汽車研究院院長方馳領銜,並匯聚了來自通用、福特、FCA、上汽、廣汽、北汽、吉利、蔚來、西門子、華域等國內外汽車頭部企業的核心骨幹,組成了研究總院頗為豪華的科研團隊。
渠道層面,恆大本身就是全國頭部的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的第二大股東,此外,根據恆大汽車今年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該公司正快速籌建恆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恆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恆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
疫情難阻前進步伐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車市的影響並未阻擋恆大汽車的前進步伐。
今年6月,當時還叫恆大健康的恆大汽車以人民幣近27億元的價格,收購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剩餘17.6%股份。至此恆大汽車取代恆大健康,開始以上市公司的名義出沒於股票市場。
今年8月,恆大汽車正式向公眾交出了第一份答卷:首期6款恆馳品牌新車正式亮相,覆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等檔次及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
今年8月,恆馳首期六款車發布
在這批車型的設計者中,包括了寶馬、日產等首席設計師領銜的全球設計團隊,為包括此次恆馳1在內的第一批恆大新車奠定了品牌向上的形象基礎。
新車發布後不久,恆大馬不停蹄,於9月繼續宣布引入騰訊、紅杉資本、阿里巴巴及滴滴出行等知名國際投資者,籌集約40億港元,並表達了回歸A股科創板IPO的意向。
上月中旬,恆大汽車位於上海、廣州的兩大生產基地開始了全線試生產,並預計於2021年正式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作為恆大首批具備試生產條件的汽車生產基地,上海、廣州等地的工廠均按工業4.0標準建設,配備了2545臺智慧機器人,採用德國舒勒、庫卡、杜爾、日本發那科等世界先進設備。
恆大汽車工廠生產線
在實績面前,一切不確定的質疑終將煙消雲散。
「打造享譽世界的民族品牌」
都說萬事開頭難,而真正做到「務實」二字的更是少之又少。回顧恆大與許家印的造車路徑,卻真正做到了一步一個腳印,將恆大汽車完成從「PPT」到實車的「升維」轉變,造就了如今「活生生」的恆馳1。
而當外界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恆馳1的路跑視頻上時,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卻並沒有顧上沾沾自喜,而是抵達位於深圳的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視察了研究院的電池研發進展,並視頻連線了位於日本大阪的電池研究院日本分院,聽取工作匯報。
這是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據悉,通過引入國際著名電池科學家、原韓國SK集團電池研究院院長李浚秀等一大批全球頂尖科學家,恆大汽車在新能源核心三電領域組成了800多人的核心科研團隊,專注於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電池材料、BMS以及下一代電池技術的前瞻開發及應用,並擁有材料合成、電解液研發、固態電解質合成、模組與Pack研發、熱管理等40個專業研發及測試實驗室。
次日,許家印又馬不停蹄地飛赴上海,抵達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視察。
「我堅信,在所有科學家和科研人員的努力拼搏下,我們一定能打造出享譽全世界的民族品牌,一定能實現到2025年產銷100萬輛、2035年產銷500萬輛的宏偉目標!」許家印在現場再放豪言。
值得一提的是,恆大汽車還於上周獲大股東中國恆大斥資13億港元增持,最新增持均價28.57港元。分析人士認為,恆大汽車近日頻釋利好,再加上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市場信心已全面恢復,相信其股價將迎來更大的漲幅。無怪這一回,許家印的底氣比去年更足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