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晚,在廣州的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釘金繡裙褂非遺傳承人唐志茹的「小茹裙褂」攜非遺技藝創新服飾及傳統釘金繡裙褂登陸2020廣東時裝周,給觀眾帶來傳統非遺文化和現代服裝時尚的碰撞火花。
廣東時裝周。
秀臺上,模特展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創新裙褂。
模特身穿的修身旗袍,在保留傳統版型之餘,龍鳳花鳥的釘金繡也作為點睛之筆綴於白、藍、黑、金衣身之上,配飾上運用了大量活潑俏皮的毛絨頭飾、塑料眼鏡、耳機,搭配將身材一分為二的皮帶束腰以及精緻小巧的皮質手提包完全顛覆了傳統中式旗袍的形象。
秀臺上,模特展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創新裙褂。
整個舞臺走秀設置成一場中式婚禮一樣,隨著寄託父母對出嫁女祝福的粵語歌謠的響起,釘金繡裙褂嫁衣出場,讓人為之感動。釘金繡始於唐朝永貞年間,裙褂製作鼎盛於清。作為漢人女子在吉日或大喜時穿著的吉服,釘金繡裙褂,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它是廣府地區傳統婚慶文化、美術工藝、刺繡工藝、人體美學及服裝設計的結合。
秀臺上,通過嶺南傳統婚嫁的形式讓模特穿著裙褂出場,十分有特色。
秀臺上,模特展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創新裙褂。
「小茹裙褂」的嫁衣設計不拘於形,在貫徹寄託對婚姻美好願景的大紅色和金銀珠飾之外,借鑑了西式婚紗樣式的鏤空、薄紗、抹胸裙等元素,兼具東方吉服的喜慶與莊重和西式婚紗的優雅與性感。
秀臺上,模特展示符合現代人審美的創新裙褂。
作為粵繡的一種獨特繡法,釘金繡技藝是以金、銀線為主,鋪或迭在真絲綢緞上,後用不同色彩的繡線,把金銀線釘牢,以這些不同色彩的繡線,來表現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點。釘金繡的針法,全國以廣州最為豐富,常用的針法有平繡,墊繡近十類十多種。圖案題材廣泛,以龍鳳題材為主,兼有花鳥蟲魚等。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具有深厚的民俗基礎和豐富的文化價值,是廣府地區傳統婚嫁文化的活的見證。
重新設計的傳統裙褂也散發著現代的時尚感。
小茹裙褂團隊上臺謝幕,接受觀眾的掌聲。
當晚,「小茹裙褂」還獲得由廣東時裝周組委會頒發的2020年度優質中式嫁衣設計獎。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俊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俊傑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