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如何爬到食物鏈頂端的?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2020-12-08 享農家樂事

如今人類以統治者的身份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我們學會利用外力改造世界,學會協同合作,能把強壯的獅子圈養在動物園,上能登月漫步,下能探索海洋,南極冰川都因為人類活動而融化。但是,早在250萬年前就存在在地球上的非常類似人類的生物,卻是一種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生物,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和我們一樣懂得愛和玩樂,能夠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也會爭權力、爭地位,但是他們當時對整個地球來說無足掛齒,對環境的影響並不比螢火蟲和水母大。那人類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爬到食物鏈的頂端的呢?其中最大的轉折點是什麼?

猿人

要知道其中的原因,就需要比較古時候的猿人與其他動物的身體結構之間的區別了。歷史學家通過大量的歷史證據證明,人類的大腦明顯比其他動物要大。對60公斤的哺乳類動物來說,平均腦容量是200立方釐米,但250萬年前的猿人腦容量就已經有600立方釐米,現代人的平均腦容量更是發展到了1200-1400立方釐米。腦子是個好東西,思考可以改變世界。

人腦

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只有人類的思考器官越來越龐大,其他動物不往這個方向發展?因為龐大的大腦也是一個龐大的負擔。大腦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厲害的,平時我們認真學習、工作一段時間後,也比較容易感覺到餓。大腦大的話,人類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尋找食物,碰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猩猩也只有被撕碎的份。雖然當時看起來是個不明智的發育方向,但今天看來無比明智。通過大腦的思考,我們製造出汽車和槍炮,使我們的移動速度比黑猩猩快很多倍,也無需跟它近身肉搏,遠遠開一槍就能讓它斃命。

直立行走

除了大腦,我們與其他動物不同之處還在於,能夠直立行走。直立行走的人類比原來的移動速度要慢,但是直立行走讓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獲取更多關於食物和安全的信息,同時雙手被解放出來,手慢慢發展,能做越來越多的精細活,製作出很多工具,藉助工具擴展自身能力。雖然直立行走有很多好處,但是加重了骨架的負擔,所以人類如今也要接受背痛、頸椎病的困擾。特別是對婦女來說,直立行走讓臀部變窄,產道也變窄,嬰兒的頭卻越來越大,生產變得更困難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小馬生下來就能跑能走、能自己吃飯,而嬰兒要抱要喂,因為早點生產嬰兒還比較小,且比較柔軟,能降低生育風險,所有人類的嬰兒都是「早產兒」。

用火

人類爬到食物鏈頂端的路上,最大的轉折點是學會用火。大約80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學用火,火不但可以作為可靠的光源和熱源,還能嚇退不懷好意的大型肉食動物。人類後來還學會焚燒周遭環境,只要放一把火,就能使難以通行的叢林變為平原,還能獲得大量烤得很香的動物、堅果和塊莖。在學會用火烹飪食物後,人類能吃的食物種類變多,消化得更好,腸道變短,人體把更多養分供給大腦,大腦變得更大。學會控制後,火是一項聽話而又有無窮力量的工具,它讓人類在發展的道路上躍進一大步。

相關焦點

  • 人類真的是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提到一種天敵,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在距今幾百萬年前的遠古時代,人類第一次站在了這片土地上。我們有著其他生物都沒有的獨一無二的的智慧,在不斷進化中尋覓著新的高度。在許多學者眼中,我們已經是地球上目前最為高級的物種,是真正的消費者層次。但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科學家們提到了這個物種,曾經的它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全部吃光。
  • 假設突然把人類按1:100縮小,人類還可登上食物鏈頂端嗎?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自誕生以來,就一直站在自然界食物鏈的頂端。雖然說人類的肉體其實很脆弱,自保能力也極差,沒有像蛇一樣的毒液,沒有像老虎一樣的獠牙,也沒有像鳥類一樣的翅膀,這也是為什麼人類一旦陷入荒郊野外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的原因。
  •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進化出最傑出的獵食者,就要屬貓科動物了,貓科動物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傑出的食肉動物,他們天生就是為了獵殺其他動物而生的,就算是我們家裡養的小貓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神」,然而萬物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會有一個天生的剋星,我們稱之為天敵,那老虎的天敵是什麼呢?
  •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5個發明,尤其最後一個,讓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
    人類史上最偉大的5個發明,尤其最後一個,讓人類站在食物鏈頂端! 1.燈泡:到現在還在造福我們生活的,燈泡沒有被愛迪生發明前,每到夜晚人們總是只能點燃油燈或火燭,夜晚大都是平安休息,它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作息,晚上的時間都能利用起來。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還會進化嗎?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生物的進化論是一直存在的,人也是一步步經過變化然後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那麼人類在幾千年後是否之後還是現在固定的樣子?有科學家推測,人類在存在幾千年內似乎變化不大,讓我們來遐想一下,假設在一百萬年內,人類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遙遠,但是對於人類生命的遐想卻是非常有趣的。
  • 全球卡牌化,邪魔入侵變異獸橫行,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
    全球卡牌化,邪魔入侵變異獸橫行,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新的一天大家好呀,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三本末世小說,特別介紹的是第一本小說,某一天,全球被卡牌化,天外邪魔入侵,變異獸橫行,人類從食物鏈頂端跌落,生存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有一群卡徒,運用卡片的力量,獲得元氣力量,尋找新世界的曙光。掌握傳奇抽獎技能的青年,掀開前進的迷霧,獲取無數卡片,走在了時代的最前面。
  • 讓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武器:標槍
    也正是這種可以遠距離殺傷獵物的武器,最終幫助人類擊敗並淘汰了各種遠古時代的巨大猛獸,並最終登上了食物鏈的頂端。▲原始人使用石矛的狩獵場面標槍作為最早出現的武器,廣泛被各地的人類使用,美洲印第安的戰士們就使用標槍。
  • 大魚的蹤跡:就算是大如鯤鵬,依舊被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降服了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古人一定是親眼目睹了什麼,被震撼到了,才會有如此誇張的描寫。就拿現在最大的水生動物鯨魚來說,重200多噸,長達30多米,放在現代,也是一個龐然大物。國家博物館中的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後期鯨骨而古人對鯨的認識,卻遠遠早於此,考古工作者在殷墟裡竟發現了它的骨架,就算是大如鯤鵬,依舊被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降服了。
  • 史前五大巨獸,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其中一種曾在東北橫行
    它們雖然不會飛翔,但是卻有著堪比獵豹的奔襲速度,草原上幾乎沒有什麼生物可以跑得過它,故此它所向披靡。巨型鴕鳥生活在大約一萬年前的南美洲,是當時的食物鏈頂端存在之一。 2、龍鯨是迄今為止科學家所發現的最大鯨魚,遺憾的是它們已經在三百萬年前滅亡。根據化石分析,這種鯨魚成年後的體長可達二十至二十五米,比藍鯨還要長上一大截。
  • 深海7000米 「揭秘」超深淵食物鏈頂端的獅子魚
    深海7000米 「揭秘」超深淵食物鏈頂端的獅子魚"← →"翻頁 4月15日,英國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發布西北工業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聯合攻關研究成果,「揭秘」了超深淵食物鏈頂端的獅子魚
  • 假如把人類按1:100縮小,我們還能登上食物鏈的頂端嗎?
    我們從小都看過童話故事中的大人國和小人國,如果我們人類按1:100的比例縮小的話,我們整個人類就都變成小人國裡的人了,不同的是我們周圍的建築還有其它物體還是原來那般大。如果我們真的變成那麼小,會發生什麼呢?人類還能登上食物鏈的頂端嗎?
  • 小興安嶺找到東北虎吃熊證據,同處食物鏈頂端,熊為何輸給老虎?
    小興安嶺找到東北虎吃熊證據,同處食物鏈頂端,熊為何輸給老虎?不久前,在我國小興安嶺的一處自然保護區之內,工作人員在野外發現了老虎捕食黑熊的證據,在當地發現了黑熊的殘骸,同時還發現了東北虎和黑熊的打鬥痕跡,而這也是我們國內第一次發現老虎捕食黑熊的情況,雖然我們有點吃瓜的感覺,但是也有一些疑惑,因為熊類本身也時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略是動物,怎就會成為了老虎的獵物了呢?
  • 同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獵食者,老虎和人哪個更殘忍?為什麼?
    人與老虎有一個相似之處,那就是都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而且都有肉食的習性。在自然界中,老虎會獵殺大多數生境中的動物,而人為了吃肉也會殺掉許多動物。那麼,人和老虎誰更殘忍呢?二者的區別在哪裡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人和老虎誰更殘忍?
  • 戈貝爾曬自己與恩比德等人的合影:食物鏈的頂端
    戈貝爾曬自己與恩比德等人的合影:食物鏈的頂端
  • 貝爾果然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
    「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男人貝爾 格裡爾斯大概是所有野外探險者的偶像,他的經歷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一部《荒野求生》讓貝爺最大程度還原了野外的真實環境。貝爺最讓人敬佩的是對冒險源自生命本能衝動的渴望,以及將探險作為終身事業奮鬥的精神。
  • 海洋食物鏈頂端的生物
    巴哈半島,這個處於加利福尼亞灣與太平洋之間美麗的地方,去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以眾多美麗及特色的水下生物著稱,蔚藍的天空下,我們開著快船在大海裡準備潛水,不知什麼時候在船的後面出現了不明物體,我們決定開船到跟前一探究竟,前方風平浪靜,隨即船尾有大事發生了。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無限流精品文,被封兩年仍然被人惦記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大笨淡,5級作者。分類:科幻-時空穿梭。【簡介】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PS:這不是一個正常人的故事,這是一個逗比的故事,認真你就輸了。第三章,你說的這些跟我有什麼關係?他們這個小團隊,有人處心積慮想當隊長,還試探性地推薦主角。這些無聊的把戲,他可沒心情去理會。不死就行了。第四章,你來咬我啊,笨蛋。主角一行很快就遭遇了喪屍,這是一隻被卡在車裡的。主角不顧隊友反對,居然把喪屍從車裡拉了出來,割了對方的眼睛,還差點被對方咬了。
  • 小小蝗蟲,如何成災?這種食物鏈底部生物到底有何可怕之處?
    毫無疑問,作為一種以植物為食的昆蟲,蝗蟲顯然處於食物鏈的底部,在食物鏈中屬於最初級的消費者。很多同樣處於食物鏈底部區域的生物都能夠以蝗蟲為食,比如一些肉食性昆蟲和青蛙等等。 這種處於食物鏈最底部的生物本應夾縫中求生存,可現實是它們正在給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製造著麻煩,而且這場麻煩還很難收拾。
  •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
    日本特有的貓科動物:體型如家貓般大小,卻處於食物鏈頂端提起日本,我們很難把它和野生貓科動物聯繫起來,因為包括獅子、老虎、豹子等在內,大部分大中型貓科動物的分布區域日本都不在其列。日本僅有屈指可數的小型貓科動物分布,西表山貓就是其中一種。
  • 《錦衣之下》的超級食物鏈:頂端和底端湊一對,中間的淪為單身狗
    要說別的劇吧也就是三角戀而已,可這部劇愣是整出了五角戀,堪稱「超級食物鏈」。最後的結局還是,頂端和底端的各湊一對兒,只有中間的淪為了單身狗。陸繹錦衣衛經歷,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之子。官最大,臉最帥,錢最多,妥妥的男主,自然是位於「食物鏈」最頂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