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指男子追求心儀的女子,而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女子傾慕英俊有才華的男子,主動追求表達愛意的也非常之多。就拿1986版《西遊記》中的唐僧來說,在取經的路上,西梁女王、玉鼠精、玉兔精、杏仙,都曾追求過他,皆因他生得俊美,而且兼具才華和品德。
但唐僧畢竟身負取經重任,而且是如來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不可親近女色。而他的徒弟小白龍,同樣英俊瀟灑,而且德武兼備,還是個官二代+高富帥。
小白龍本是四大龍王之一西海龍王三太子敖烈,在古代神話中龍王乃是四河八海的總管,更是司雨大龍神。龍太子就是龍王之位的繼承人。
身為唐僧最帥氣的徒弟,論起異性緣,小白龍遠不如師父,甚至還不如二師兄豬八戒,八戒沒顯出原形時,高小姐還是挺中意他的。
當年玉帝賜婚,小白龍娶了萬聖龍公主,沒想到洞房花燭之夜卻發現新婚妻子與九頭蟲偷情,氣急之下他打碎了玉帝送的夜明珠而闖下大禍。這段辛酸往事也是他被觀音菩薩點化皈依佛門的由頭。
小時候覺得萬聖龍公主美麗英氣,和英俊瀟灑的龍三太子非常相配,實在不明白她為什麼會喜歡不好看又古古怪怪的九頭蟲。
那麼,龍公主為什麼不愛小白龍,出軌九頭蟲呢?
九頭蟲更解女人風情
比起不解風情的官二代小白龍,九頭蟲更懂得討女孩子歡心,現實中美女也常常愛混混。話說龍公主也非傳統淑女,她自己就任性叛逆,跟九頭蟲明顯更配。小白龍冷傲嚴肅,嫁給他等於嫁給冰塊,天天守著冰塊,怎麼過日子呢。
和九頭蟲在一起,就不一樣了,龍公主一顰一笑,都發自真心。在親密關係中,能不能放鬆,能不能做自己,能不能互相信任,真的是關鍵中的關鍵。
九頭蟲的本領,連孫悟空都忌憚
西遊記原文這樣描述九頭蟲的相貌:
他生得——毛羽鋪錦,團身結絮。方圓有丈二規模,長短似黿鼉樣致。兩隻腳尖利如鉤,九個頭攢環一處。展開翅極善飛揚,縱大鵬無他力氣;發起聲遠振天涯,比仙鶴還能高唳。眼多閃灼幌金光,氣傲不同凡鳥類。
當中一句「縱大鵬無他力氣」頗有嚼頭。在《西遊記》中大鵬的地位非同凡響,他乃是如來佛祖的親娘舅,如來之母是孔雀大明王菩薩,她的真身就是孔雀。飛禽以鳳凰為長,孔雀和大鵬同為鳳凰所育。
「縱大鵬無他力氣」,就是說如來佛祖的舅舅大鵬不如九頭鳥。論起原始血脈,九頭鳥可能屬於鳳凰一族。
據說九頭蟲就是九頭鳥,而九頭鳥就是九鳳,九鳳乃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原名鬼車。鬼車長有十個脖子,九個頭,第10個頭據說被周公旦命令獵師射掉。因在夜裡發出車輛行駛的聲音,得名鬼車。而《西遊記》中九頭鳥就是鬼車的後代。他的本體也是有9個頭的鳳。
故而論起江湖地位,九頭鳥比四海龍王還高,連如來都要懼其三分。
論實力,九頭鳥和孫悟空大戰三十回合都不分勝負,再加上豬八戒,師兄弟聯手依然打不過,可見他的法力非常高強。嫁給這樣的夫婿,龍公主自然心滿意足。
後來,悟空不得不請來二郎神做幫手,哮天犬咬下九頭鳥一個頭,他負痛往北海逃去了。按說以悟空嫉惡如仇的脾氣,怎麼會不乘勝追擊、趕盡殺絕,八戒要去追殺九頭鳥,還被他攔了下來。
眾人為何會心照不宣地放九頭鳥離開?還不是忌憚他的江湖地位。
「西遊記裡的妖怪,沒後臺的都被打死了,有後臺的都跟著後臺回家了,只有這個九頭蟲,既沒有出現後臺,也沒有被打死!」
龍公主和小白龍政治立場對立
這得從八仙過海說起。你們注意一下古典神話中的龍王。四海龍王敖氏兄弟這個概念,出現得很晚。擱唐傳奇裡,都是什麼信陵君、洞庭君這樣的老龍。屬於地方豪強,不怎麼理會天宮的。所以,後來天宮向太上老君求援,組建「八仙」的部隊,目的就在於對付龍。最後八仙過海,把龍族最強的兩條老龍幹掉了。這個過程,清朝有本書叫《八仙得道記》,寫得很清楚。
龍族被天庭狠狠收拾了一頓。天庭整頓龍族秩序,這才立起四海龍王。也就是說,這四海龍王在龍族的地位,大致相當於當年建立偽滿的溥儀,就是天庭的傀儡。
而老龍多半是反對派,所以老龍和四海龍王的關係,大致是面和心不和。龍女她爹萬聖老龍,在西遊記裡是個異數。武力值不怎樣,但資歷很老。和前反天庭武裝分子平天大聖牛魔王關係很緊密。牛魔王自己是平天大聖,兒子紅孩兒拿山神土地當奴才使喚,是鐵桿實力反對派。
九頭蟲盜取佛寶舍利,龍公主盜取王母靈芝草,跟天庭對著幹的態度是明確的。但主謀卻是九頭蟲,電視劇裡說得很明白。
他叫作奔波兒灞,我叫作灞波兒奔。他是鯰魚怪,我是黑魚精。因我萬聖老龍生了一個女兒,就喚做萬聖公主。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招得一個駙馬,喚做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前年與龍王來此,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汙了寶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
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如果你是龍公主,一邊是受天庭壓迫、看天庭眼色、低聲下氣跟孫子一樣的四海龍王和下一代白龍馬,一邊是愛誰誰,只有老子欺負人,不許別人欺負老子,你敢動老子一指頭試試的九頭蟲,你選誰?
哪位妙齡女子,不愛血氣方剛的真漢子?
可盜取王母靈芝草,也埋下了龍公主全家被誅殺的禍根。
這麼美這麼颯的龍公主,只有86版《西遊記》中有
龍公主的爹萬聖老龍自己打架實力不成,眼光是有的。他結交的牛魔王,招攬的九頭蟲,基本是西遊記裡沒有明顯後臺的最強的妖怪。
最後上門女婿九頭蟲負重傷逃走,萬聖老龍被打死,龍公主被打死,只留下老龍婆,還被刺穿龍骨綁在祭賽國金光寺的高塔上,被罰生生世世守護塔。她稍有差錯,就會立馬被處斬。實在不知道這麼活下去的意義在哪裡。
師徒一路取經,一路為玉帝消滅政敵。想想挺可怕的。
這麼說來,美麗的龍公主也是位反抗暴政、反抗政治婚姻的勇士,但是她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九頭蟲拿佛寶舍利,以仙佛的眼光看,不過是拿了凡人的物件,她偷了王母的靈芝草,拿去溫養舍利,卻是觸了逆鱗。
萬聖龍王一家早已是落魄龍族,是天庭反對黨,還是天庭欽犯。即使悟空師兄弟不殺他一家,等到王母發現,萬聖龍王一家必然也不會好過,以蟠桃宴敢用龍肝鳳膽做菜來看,萬聖龍王一家能留全屍都是好結果了。
讓我們記住龍公主吧!這麼美這麼颯的龍公主,只有86版《西遊記》中有。她的美麗英氣、任性叛逆、不屈服強權和命運,值得被我們記住。
結語
小時候覺得《西遊記》浪漫又傳奇,充滿了正能量。長大了看,寫實又殘酷。難怪在明清,它是部禁書。
著名作家莫言說,如果把西遊記倒過來看,其實才是最真實的人生。若是將《西遊記》倒著寫,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如來派師徒四人與白龍馬帶上八部天書東土大唐傳教。但這一路上並不簡單,師徒四人遇到了各種妖怪,打來打去發現這些妖怪都是有後臺的,無論做了什麼壞事都不受懲罰。八戒和沙僧覺得太黑暗了,無奈,一個躲進了高老莊,一個鑽進了流沙河,只有悟空堅持正義一路斬妖除魔護送師父東去傳教。結果天庭對悟空實在忍無可忍就和如來達成協議,處理反叛者孫悟空。陰謀之下,白龍重傷墜入山澗,悟空失敗了,被壓在了五指山下……
看完以後,我大概可以理解莫言的說法。好在高壓的朝代已經過去,現在我們可以反覆誦讀和揣摩名著,感悟字裡行間的諷刺和歌頌,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我們的幸運。
我喜歡這些名著,總覺得透過名著可以觸摸為史書所忌諱和遮掩的那個時代真正的社會風尚和人情世故,可以拼湊出真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