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註冊會計師,雖說沒有絕對的報考順序,更沒有規定先報哪一科。但是真的選擇科目的時候,還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則的。
接下來高頓CPA小編就為大家說說備考注會,需要遵循的哪些原則:
科目特點
在準備報考注會之前首先搞清楚各科目的特點,以便後面判斷各科之間的關聯度、難度等。
會計:是注會中基礎又核心的科目,因其基礎知識及基本框架變動不大,所以是最適合大家首先預習備考的科目,把基礎打牢,有利於後面其他科目的備考。
審計:學習審計之前有必要將教材理解透徹,有同學會說教材看不懂,高頓的CPA審計科目高聖榮老師建議大家,結合講義和視頻課程輔助理解。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去事務所實習,了解審計工作學習更加輕鬆。
稅法:與會計科目的關聯度較高,同時又是需要記憶及計算的科目。稅法科目每年都會有一定的變化,建議大家把稅法科目的學習往後拖一拖。
財管:毋庸置疑,計算量大的驚人!無外乎就是理解,大量訓練做題,熟練使用公式。
經濟法:需要背誦的法條比較多,屬於記憶型科目。比較適合考前突擊。經濟法在前期學習中大家可以不要求自己全都記住,主要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的含義和具體用法,等到後期再大量進行背誦。
戰略:學習戰略高頓張旭峰老師給出了建議,複雜內容建框架。學習前期可以建立起框架,充分了解教材內容,考前1~2個月集中精力背誦。
科目難度
根據歷年注會考試的通過率,CPA各科難度排行:會計>稅法>財管>審計>戰略>經濟法
以上是歷年注會CPA各科考試通過率情況,2019年還未公布,根據考生反饋的情況來看,2019注會各科難度肯定大有不同,會是財管>審計>會計>稅法>經濟法>戰略嗎?
科目的關聯度
會計和稅法:兩科結合比較緊密,在CPA教材中,企業所得稅相關章節知識點,在兩個科目中都有涉及。從學習難度上,會計和稅法,是難和易的搭配,所以一起學習,相輔相成有利於備考。
會計和審計:關聯度大,放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這兩門課複習順序是會計在先,審計在後。
財管和戰略:兩科聯繫相當緊密。公司戰略中有財管中的計算,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公司戰略的學習。從學習難度上,財管和戰略,是難和易的搭配;課程特點上,財管偏重理解和計算,戰略偏重記憶。
科目搭配
最後的註冊會計師報考科目搭配,需要結合各科目特點、難度、關聯度以及自身條件來考慮,高頓CPA小編為大家推薦常規的幾種搭配方案:
考生們在選擇報考注會考試科目的時候,不要盲目選擇,要充分了解自身情況再有針對性的制定備考方案。
閱讀推薦:
邊帶娃邊考CPA,寶媽6個月逆襲拿下注會三科:時間管理有多重要
那些反對CPA限制專業的理由,太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