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9日訊(記者 梁鵬)「[支付寶紅包]親愛的支付寶會員,複製本條信息打開支付寶,領取最高888元現金紅包,每天可領取一次……」自從支付寶推出瓜分10億紅包活動後,不少市民都收到了這樣的消息。給別人發紅包自己還能賺錢,這種新穎的推廣方式也吸引來不少人的注意,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吸引別人複製吱口令去支付寶上領紅包,然後美滋滋地賺賞金。12月29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就為大家盤點了較為常見的幾種吸引別人複製吱口令去支付寶上領紅包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到段子手加入
前不久,支付寶推出的「瓜分10億賞金」的賺錢紅包活動,活動一經推出後,便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發紅包賺賞金」的活動被放在支付寶APP的顯著位置,活動規則顯示,用戶可以通過吱口令、二維碼圖片、活動海報、連結等途徑邀請其他用戶在實體店使用支付寶,成功後就可以獲得賞金。不少人在吃了第一口「螃蟹」後,便通過自己的微信,向好友或是群裡發送信息。
「每天基本上都能接到幾個朋友發的信息,讓我們去領紅包。」市民彭先生說,他連續多天收到這樣的信息,內容是「您有未領取的支付寶紅包,最高1212元」,大多是短號碼,開頭有【支付寶】或者【支付寶紅包】的字樣,但他並沒有打開,「每天打開微信就有很多這樣的消息,讓人覺得有點厭煩。」
但點對點的發送受眾面不廣,不少人就將目光瞄準了朋友圈,每天更新朋友圈來吸引朋友來複製吱口令去支付寶上領紅包。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這樣的平鋪直敘的方式很難引起人們關注的時候,不少人絞盡腦汁,變身段子手,以「段子」這樣新奇的方式來吸引人的關注和參與。
「受親戚之託 女,20歲,未婚……支付寶帳號:p4Nn3u32fK、大學在校生……一直沒有合適的男朋友,她本人要求一點也不高,長得普通,只要是老實人就可以,且她家人現在非常著急,發動親戚朋友想請大家給介紹一個。複製本文到支付寶打開即可添加好友!」這一段看似為徵婚信息,實則是「段子手」為了吸引人前去複製吱口令去支付寶上領紅包而創造的段子。在網絡上,這樣的段子並不在少數,並廣泛流傳於微信群和朋友圈。
「支付寶」抬頭簡訊狂轟濫炸
經歷了微信和朋友圈各種段子的「洗禮」之後,不少打著付寶名號的群發海量簡訊成為了「主流」。據媒體報導,有上海市民幾小時就收到數條陌生號碼發送的紅包簡訊,「現在又收到亂七八糟的簡訊,不知道是群發還是基站發出來的,上次看到有人領了7萬多,可能用這種方式群發十幾萬條。」
在網上流傳的截圖中,有人因此獲取了137.8萬元的超級大紅包,也有人拿到52.5萬元的紅包,同時顯示還有「10萬+」個紅包在來的路上。顯然,這並不是普通的「散戶」就能完成的。這樣的行為,必然與簡訊營銷服務商有關。
據媒體報導,北京一家號稱精準簡訊營銷的服務商,客服人員說,可以提供群發指定信息服務包括支付寶紅包的信息,每條3.5分—5.8分,如果購買100萬條,每條只要3分。
以每條幾分錢的成本換取可能幾毛到幾十塊的賞金,中間的利潤巨大。該簡訊營銷服務商說,有用戶僅3天就獲利近千元,「穩賺不虧」。客服人員表示,他們並不提供群發對象的手機號碼。如果想群發10萬條信息,需要花幾千元購買群發服務,還要再購買10萬個有效手機號。
商家推薦也是一大主流
作為行動支付大戶,除了線上的各種「推廣」,線下的商家作為受益主體,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廣這種方式。
「現在出去買東西或者吃飯,商家都『不遺餘力』地推薦使用支付寶。」市民黃小姐說,自從支付寶推出紅包活動後,每次她去公司附近的飯館吃午飯,飯館老闆都會先讓她掃二維碼領取紅包後,再結帳。「儘管這樣我也有紅包,在結帳時有優惠,但是每次去飯館或者去購物時都這樣,時間長了難免讓人覺得有點煩。 」
市民若收到支付寶抬頭簡訊可聯繫客服核實
對於以上三種方式,不少市民對其安全性,尤其是對接收到「支付寶」抬頭簡訊的安全性提出了疑問。四川新聞網記者也聯繫了支付寶方面。
支付寶一名客服人員表示,掃碼賺賞金的活動,其安全性不用擔心。而「吱」口令分享出去一般都是朋友圈之類的,受眾是朋友家人,正常情況下對個人信息是沒有影響的。同時,吱口令分享出去後對個人信息有一部分隱藏,不是完全顯示的,安全問題是不用擔心的。
此外,對於收到有「支付寶」抬頭的簡訊,該客服人員表示,正常情況下支付寶發送「支付寶」抬頭的簡訊是有記錄的,市民在收到該類簡訊後,可以和支付寶客服進行聯繫,客服人員可以幫助輔助查詢,如果經核實後不是支付寶發送的信息,就建議市民不要點擊。「在收到此類信息後,希望市民還是提高警惕。」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