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是舉行閱兵儀式最多的國家。
在世界歷史上,蘇聯是舉行閱兵儀式最多的國家。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到1991年蘇聯解體,蘇聯在74年間舉行了190多次閱兵,平均每年2.5次。1918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一周年,蘇維埃俄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一次閱兵式,列寧檢閱了紅軍部隊。1923年5月1日,為了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蘇聯第一次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式。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中,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次是1941年11月7日蘇德戰爭爆發後的紅場大閱兵。
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集中優勢兵力,以裝備精良的近200個師,550萬人的兵力和數千架戰機在1800多公裡的戰線上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德軍突襲,沒有進入戰備狀態的蘇軍措手不及,防線被迅速突破。一天之內,蘇聯的1200架飛機報廢,其中大部分都沒有離開機場。幾十萬蘇軍被德國機械化部隊分割包圍。到了7月9日,德軍已佔領了蘇聯西部廣大地區,深入蘇聯腹地五六百公裡。蘇聯紅軍 98個師中,28個師被殲滅,70個師的官兵和武器裝備損失過半。
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瘋狂進攻,蘇聯採取緊急措施,動員和領導全國軍民投入偉大的衛國戰爭,幾百萬志願兵參加了紅軍和民兵隊伍,上千個軍工企業投入生產支援前線。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全國人民掀起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熱潮,開展義務勞動和競賽活動,決心為保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蘇聯民眾日益高漲的愛國熱情與頑強的抗敵鬥爭,給德國法西斯帶來沉重的打擊,減慢了德國法西斯軍隊的進攻速度,也使希特勒進攻蘇聯的「閃電戰」大大失靈。隨後,德軍轉變作戰策略,將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集中優勢兵力進攻莫斯科,並制定了進攻莫斯科的「颱風」計劃,希特勒狂言要在十天之內攻佔莫斯科。
9月30日,德軍從南、北、中三路向莫斯科發起猛烈進攻。蘇軍進行了艱苦的防禦戰鬥和一系列反擊,但未能阻止德軍前進。10月中旬,德軍已經佔領了距莫斯科150公裡的城鎮並包圍了莫斯科。當時,德軍部隊距莫斯科最近的距離只有25公裡,不超過20分鐘就能夠到達,德軍軍官用高倍望遠鏡甚至可以看到克裡姆林宮的塔尖,形勢對蘇聯已十分不利。
史達林
要不要在紅場舉行閱兵式?1941年10月28日,蘇聯最高統帥部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人有政治局委員和國防委員會成員。莫斯科軍區司令阿爾捷米耶夫奉命向最高統帥史達林報告情況。在認真地聽完報告後,史達林直截了當的問道:「還有10天就是十月革命24 周年紀念日了,我們要不要在紅場上舉行閱兵式?」問題如此出乎意外。德軍兵臨城下,莫斯科朝不保夕,沒有人想到這個時候要閱兵。阿爾捷米耶夫片刻之後才遲疑地說:「這個時候閱兵合適嗎?史達林同志,現在戰士們白天黑夜都在戰鬥。我們將一切都獻給了前線。我們未必能召集到閱兵所需的部隊。我這裡是一輛坦克都沒有。所有的炮兵都在火力陣地…… 」
「您對閱兵的政治意義估計不足。」史達林從嘴裡取下菸斗,仔細地盯著阿爾捷米耶夫。「這時候舉行閱兵式對莫斯科人民,對全軍和全國人民都會起到巨大的作用。準備閱兵吧!」「不論發生什麼情況,我們都將不會中止閱兵!」史達林不容分說,以鋼鐵般的意志做出了紀念十月革命24周年的決定。史達林要求閱兵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籌備。隨後,史達林召又見蘇軍大將朱可夫,討論閱兵的安全問題。朱可夫向史達林保證:「我們決不讓一架納粹德國轟炸機飛到紅場的上空!」
11月6日夜,莫斯科飄起了鵝毛大雪。為了防止德軍的空襲,閱兵式將在11月7日8時開始,比通常的閱兵時間提前了2個小時。史達林決定此次閱兵向全世界直播,包括遠在狼穴的希特勒也會聽到史達林的聲音和蘇聯軍民的歡呼。8時閱兵式開始,史達林在會上作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24周年》的演講。史達林指出,德國法西斯對蘇聯實行的閃電戰已經徹底破產,德國帝國主義及其軍隊必然滅亡。在演講結束時,他揮舞著鐵拳高呼:「俄羅斯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將注視著英勇的蘇聯軍隊投身抵抗侵略者的戰鬥中,戰鬥吧,偉大的蘇聯人民!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與會代表慷慨激昂地同聲高呼,隨即紅場上響起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很快,莫斯科的吶喊聲傳遍世界,蘇聯依然在戰鬥,蘇聯依然有必勝的信心!參加閱兵的戰士們眼神堅定,義無反顧,他們踏著雪花從紅場走過。接受史達林的檢閱後,就從紅場直接開赴各戰場。
紅場閱兵的突然舉行讓希特勒非常震驚,他認識到史達林並沒有被擊倒,而經過這次閱兵整個蘇軍再次振作,接下來的莫斯科戰役將更加艱難。1941年11月13日,希特勒下達了「1941年秋季攻勢命令」。德軍共集中了51個師,分別從北方和西方包圍莫斯科。但是在蘇聯紅軍的頑強防禦和多次反突擊下,德軍攻克莫斯科的最後企圖破產了。僅1941年11月16日到12月5日這段時間內,德軍在莫斯科附近就死傷15.5萬餘人。
1941年的冬季異常嚴寒。11月27日,莫斯科的氣溫急劇下降,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由於德軍本計劃入冬前就結束戰事,沒有在冬季條件下作戰的準備,數百德軍官兵活活凍死,數千人凍傷致殘,飛機和坦克根本無法發動,槍枝拉不開槍栓。12月4日,氣溫跌至零下52度,德軍被迫停止了一切軍事行動。而嚴寒的天氣對莫斯科的蘇聯紅軍而言,情形卻恰恰相反。來自西伯利亞的蘇聯紅軍早已習慣了寒帶生活,有著足夠的冬季作戰裝備。
12月 5日,蘇軍開始反攻,蘇軍士氣高昂,越戰越勇,很快獲得了戰場優勢,德軍被迫由進攻轉為防禦。此後,經過艱苦奮戰,蘇軍將德軍逐出莫斯科,終於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此後,蘇軍乘勝追擊,奪回了60多座城市和大片失地。整個莫斯科戰役,德軍損失50多萬人、1300多輛坦克、近3000門火炮和很多其他軍事裝備,沉重打擊了德國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是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橫掃歐洲大陸以來的第一次慘敗。它徹底粉碎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宣布了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此次戰役對歐洲戰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產生深遠影響。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不僅是蘇聯人民的勝利,也是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偉大勝利。
( 作者系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