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土壤的酸鹼性?在鹽鹼性土壤中如何提高樹木移栽成活率?

2021-01-17 園林郎中

前幾日我寫了一篇關於烏桕樹移植死亡原因分析的文章《路邊移栽的烏桕樹大面積出現死亡,到底是何故?如何才能避免?》,在文章中我分析了可能引起烏桕樹死亡的諸多原因比如根系不好,可能是山苗,亦或者是移植後期的養護管理沒有跟上……等等,有朋友就留言說,其實我忽略了最為重要的土壤的酸鹼度問題。

圖為路邊死亡的烏桕樹

是的,土壤的酸鹼度對植物的生長確實十分重要。因為不僅土壤的質地有酸鹼之分,就連種類眾多的園林植物其實也有酸鹼之分。比如杜鵑、紅葉石楠、香樟、烏桕等,它們就比較喜歡酸性土壤;而刺槐、國槐、白蠟、楊樹、法桐、柏樹、紅柳等則對土壤的酸鹼度要求不高,具有一定的抗鹽鹼能力。

當所栽植樹木的酸鹼性與土壤的酸鹼性不匹配時,一些對土壤要求比較高的敏感樹種,就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黃化、焦葉、日灼等現象。這就是很多南方植物比如香樟、紅葉石楠等在北方進行栽植時,容易出現黃化的主要原因。

這就要求我們進行園林植物栽植時一定要做到到適地適樹,在不同酸鹼性的土壤上栽植酸鹼適宜的植物。

植物喜酸還是喜鹼通過對園林植物生理習性的學習,我們比較好掌握。那麼,土壤的酸鹼性該如何判斷呢?

如何才能判斷土壤的酸鹼性?

由於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降雨分布較為明顯。所以,降雨較多的南方土壤一多呈酸性;而降雨較少的北方,土壤則多呈鹼性。

另外,除了根據土壤的地理分布來判斷土壤的酸鹼性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土壤的顏色、質地以及澆水後的現象等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1、顏色

顏色較深,而且為黑褐色的土壤多為酸性土壤;

圖為酸性土壤

土壤發白、發黃或者是土表有一層白色的白粉狀物質的土壤,多為鹼性土壤。

圖為土表一層白色粉狀物質的鹼性土壤

2、質地

質地疏鬆,透氣透水性強的土壤多為酸性土壤;

反之,比較板結,透氣透水性差的則多為鹼性土壤。

圖為鹼性土壤

3、澆水後的現象

澆水後,下滲較快,而且不冒白泡,水面較渾濁的多為酸性土壤;

而澆水後,下滲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水滲完後,還會有一層白色的鹼性物質多為鹼性土壤。

圖為對樹木澆水

當然,還有一種最為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使用土壤PH值測試儀器進行檢測;也可以取土樣,送往專業的土壤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酸性土壤和鹼性土壤,哪一種更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對於園林植物來說,酸性土壤的優勢明顯要多於鹼性土壤。這主要是因為與鹼性土壤相比,酸性土壤的質地更為鬆散,不易結塊、板結;在澆水時酸性土壤也更容易澆透,澆灌均勻。

而鹽鹼性土壤中由於含有大量的鹽分,所以還會影響土壤根系水分的吸收,使植物出現生理性乾旱;同時,過高的鹽分還會影響土壤中一些營養元素的吸收,從而使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甚至是衰弱或者死亡。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土壤酸性越強對植物的生長就越好。

圖為測量土壤PH值、溫度、溼度的土壤表

雖然植物可以在較大範圍內的土壤酸鹼度變化中生長,但是都有一個最適宜的PH值。

當土壤過酸或者過鹼時,土壤中養分的有效性就會降低,土壤結構遭到破壞,就連微生物的存活量也會受到影響,這些都將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在鹽鹼性土壤中,如何提高園林植物的成活率?

當在北方的鹽鹼性土壤中栽植綠化植物時,如果想要提高園林植物的成活率,我們就需要對土壤進行簡單的調節,具體的操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中的有機質在進行分解時可以釋放有機酸,這些有機酸可以中和鹼性土壤中的鹼性物質;同時這些有機質可以改善土壤的生理結構,使土壤的透氣性、保水性以及保肥性更好。

圖為有機肥

2、鋪設隔鹽層

在鹽鹼性土壤中栽植酸性樹種時,可以通過在樹穴底層鋪設"隔鹽層"的方式,來控制地下鹽分的上升。

在實際應用中適合作隔鹽層的材料,主要有:爐灰渣、麥糠、鋸末、樹皮、馬糞、碎石子、卵石、稻草等。其中爐灰渣的厚度以 20cm以上為宜,麥糠以5cm為宜,鋸末、樹皮則以10cm左右為宜。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隔鹽層與苗木根系之間一定要有保護性土層,以防止燒壞植物根系。

3、適當提高栽植

圖為適當提高栽植的苗木

在鹽鹼性土壤中栽植園林植物時,如果地下水位較高,可以通過提高栽植地面的方式來降低地下水位的上升高度,從而局部控制土壤返鹽。

4、合理灌溉

在鹽鹼性土壤中栽植園林植物時,科學灌水是十分重要的。土壤中的水分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要把持一個較好的度。

5、施用改良肥

鹽鹼土改良肥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鹽含量和含鹼量,但是它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主要適用於表土耕層含鹽量0.4%以下,土壤的PH值在7.8~8.8之間的鹽鹼土。

6、合理使用硫酸亞鐵

圖為發生黃化的紅葉石楠

對於有些在鹽鹼性土壤中出現黃化的酸性植物來說,可以通過合理使用硫酸亞鐵,來改善其缺鐵黃化的現象。

由於鐵元素在酸性條件下更易被植物吸收,所以在使用硫酸亞鐵為植物補充鐵元素時一定要切記與有機肥、醋等酸性物質一起使用。一般來說有機肥與硫酸亞鐵的混用比例為5:1。

當然,要想在鹽鹼性土壤中提高園林植物的移栽成活率,最為重要的其實是一定要適地適樹,栽植那些相對來說抗鹽鹼性較強的植物。如果土壤鹽鹼度過高,有時還需要鋪設暗管進行排鹽。

好了,關於土壤酸鹼性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今天就簡單介紹到這裡了。

我是園林郎中,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為大家更新園林養護技術知識,以及關於植物的小秘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秋季移栽樹木成活率更高?要提高成活率,還需要注意什麼
    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春季特別容易出現春旱,土壤中的含水量較低,不利於苗木的根系的生長;另外春季的氣溫回升比較快,樹木移栽後不久就會依靠樹體自身的營養開始發芽,而這時根系還沒有完全恢復,苗木根系吸收的營養根本不能滿足樹上部分所需要的營養。
  • 盆景技法,如何提高移栽黑松的成活率
    黑松有一個很明顯的特性,就是樹體傷口會流出一種油性物質,在生長期,樹液流動快,傷口分泌的松油就多,反之,休眠期就少;根據黑松的一些生長習性,以及在實際養護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對如何提高黑松的移栽成活率,本人將做一個詳細的闡述,以供廣大愛松者們借鑑,旨在減少資源浪費,愛護自然資源,人人有責。
  • 如何判斷土壤酸鹼性,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列舉一下吧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根基,正確判斷「酸鹼度」,養護更輕鬆很多植物對於土壤的酸鹼性都會有著獨特的標準,我知道大家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在種植植物的時候明明澆水施肥還有光照都考慮得很全了。但是自己家的植物就是長不好,也跟土壤的種類可能會有著一定的關係。
  • 樹木移栽時土球破損、散球危害大,如何處理?
    在樹木移栽過程中,因不當操作或運輸影響、土質疏鬆等常引起土球破損和散球現象的發生,這給樹木移栽後的成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出現這些現象後,該如何進行處理呢?【1】重新包紮對於雖受損傷,但未散落的土球要儘快重新包紮,可用紗網或麻袋兜住護土,使土壤與根繫緊密固在一起,以減少根系受損。【2】縮短栽植時間當出現破損或散球時,要儘量縮短栽植時間。栽後要及時進行澆灌透水,並隨水澆灌生根劑,刺激根系發育。
  • 如何提高楊梅栽培的成活率?
    然而,在楊梅種植過程中,楊梅成活率不高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種植者。那麼如何提高楊梅的成活率呢?1、場地條件外部環境會直接影響楊梅植株的生長和結果,雖然楊梅具有高度的環境適應性,但也能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其生長,從而提高成活率。
  • 想要判斷土壤酸鹼性,可以通過這幾個方法,非常實用
    除了各種黏性土質,沙性土質之外,土壤的話也是有不同的酸鹼性的。酸鹼性不同,對於植物吸收養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土壤如果太過於偏酸性的話,很多植物都是不能成長的。中性土壤的話,肥料就可以更好地利用。看土壤的酸鹼性 一般來說也是使用ph值來表示的,有學過化學的人對這個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如果ph值是在6.5到7.0的時候,這個時候養分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 樹木移栽時樹穴為何要適當增大?增大後又該如何避免樹木的深栽?
    最近一段時間土壤還尚未結凍,是落葉樹木冬季移栽的最佳時期。有不少朋友問我,在進行樹木移栽時這個樹穴到底該如何去挖?才能更有利於樹木的移栽,以及移栽後樹木的成活。今天,在這裡我就給大家簡單地總結了一下挖樹穴時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路邊移栽的烏桕樹大面積出現死亡,到底是何故?如何才能避免?
    我們要知道樹木的主根主要是起一個抓地固定的作用,只有毛細根才具有較強的吸收營養物質及水分的能力。所以說,這種只有少量主根,沒有什麼毛細根的樹木在移栽時成活率基本上很難有很好的保障。2、可能是山苗,移栽後成活率很難保障。
  • 樹木移栽及用藥用肥養護方案
    一、大規格樹木移栽及養護技術大規格樹木是綠化栽植中最重要的綠化栽植活動之一。大規格樹木栽植的好處是成景快,能夠在成活後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大規格樹木移栽存在諸多的養護問題,在養護不到位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死亡,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浪費。
  • 如何識別酸性土壤與鹼性土壤
    土壤酸鹼度直接關係到種植作物的用肥情況和產量,要想獲得高產,可通過土壤檢測,判斷土壤性質,根據實際情況再配合相應的測土配方肥,能夠配肥地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常用的識別土壤酸鹼性的方法,大家評判一下是否實用。
  • 月季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苗商教你這幾招,成活率馬上翻倍
    月季扦插如何提高成活率■扦插月季一直是花友們的共同目標和愛好之一,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很多花友都嘗試了扦插,但是成功的卻沒有幾個,不是黑杆就是假活,要不然就是不生根,最好的情況長一大團癒合組織就是不生根。
  • 如何有效提高桑樹栽種成活率?掌握這4點,助桑農科學種植桑樹!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不管採取哪種方式,都容易發生不能正常發芽或者發芽後生長不良最終死亡的現象。因此,在桑樹的栽種過程中,如何提高其成活率,就成了桑農朋友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要想提高桑樹栽種的成活率,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從哪些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改善在冬春乾旱地區桑苗成活率低的情況,希望給有需要的桑農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 大樹移栽截幹要因樹種而定,做好4點,可提高移栽成活率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大樹移栽截幹要因樹種而定,做好4點,可提高移栽成活率。大樹移栽也是目前城市綠化中常常採用的方法,通過大樹移栽,可以快速達到生態效應和景觀綠化的效果,是改善城市環境重要而快捷有效的途徑。但是大樹在移栽的過程中,是要根據不同的樹種,需要採取相應的工序,才能夠起到提高成活率的,而不是簡單的隨意截幹處理。
  • 草莓移栽成活率低,也許是以下的幾點原因,快來看看
    不過根據一些人的反應,進入到了每年的移栽季節,大家都非常的頭疼,因為草莓苗的移栽成活率沒有辦法得到保障,那麼究竟怎樣進行移栽?為什麼會出現移栽後死苗的情況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才能夠讓根系更好的吸收,能夠恢復幼苗的生長狀況,在移栽後應該及時的澆一次定根水,另外還沒有進入緩苗期之前,一定要保證土壤的溼潤,最好在每天的早晨和傍晚各自澆一次水,如果見到土壤有乾旱的狀況就需要澆水,等它緩苗結束了之後,還需要進行控水的操作,避免水分過多,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
  • 農業技術:為什麼新移栽樹木明明發芽,卻枯死了?
    有一些經驗不足的農民朋友,在栽植的過程中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自己栽植的樹木明明發芽了,但是在初夏時節卻突然枯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眼下正是春天,氣溫適宜,萬物開始生長發育,栽植工作也在陸續進行當中。很多新移栽的樹木出現「假活」現象,雖然比例較低,可是死亡率卻一直居高不下。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發芽並不等於成活。
  • 園林樹木移栽與養護的關鍵點
    二、起挖時的注意事項1、土球大小是否標準,關係栽後苗木成活率和恢復期的長短。土球越大,成活率越高,恢復時間越短;土球越小,成活率越低,恢復期越長,且越容易爛根。所以土球的大小或者說根系的長短,對栽植成活很重要。通常情況下多大的土球算合理標準呢?
  • 養樹重在養根,養好根,樹木根深葉茂
    這類苗木主根發達,根系較深,生命力強,對外界適應性強,但這類根系移栽時很難帶土,並且有效吸收根較少,傷根對樹木營養較大,移栽成活率並不高。2、莖源根系:莖源根系的根由莖、芽、枝生長出來的根系。一般多是扦插、壓條等方式繁殖苗木而來的。這類根系側根較多,主根不發達,樹木壽命相對較短,但移栽成活率較高。移栽時要注意防治根系脫水問題。
  • 明白什麼是全冠移栽,你才能更好的做好全冠移栽?
    在園林綠化中,我們經常會有不同的原因進行樹木全冠移栽,但是卻又因為「全冠移栽」這個概念常常被很多人誤認為,全冠移栽就是不允許動剪子、動工具,維持原貌一點不變的移栽,告訴大家,這是大錯特錯的理解。全冠移栽是在保持原有樹形的前提下,對樹木進行適當的疏枝、疏葉的一種移栽方法。
  • 辣椒苗移栽成活率不足85%!專家診斷:這2個農事細節沒做好
    4月中下旬,辣椒種植區的農民朋友在田間忙碌不停,核心的農事操作就是移栽辣椒苗。老農種植辣椒,具有豐富的農事經驗,一般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新種植者由於經驗不足,很多農事操作不科學,出現了不少的問題。在2020年4月12號帶領家人親戚移栽辣椒苗,花費了將近6天時間,才全部結束。可是,回頭調查辣椒成活率的時候,卻傻眼了:移栽的辣椒苗死了不少,成活率不足85%!
  • 被汙染的土壤,如何綜合治理?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化工廠停產搬遷後,原廠區被汙染的土壤怎麼辦?長年用汙水灌溉的耕地,如何去除重金屬,長出綠色農作物?9月22日,中華環保世紀行2020宣傳活動採訪團分別走進太原市的原煤氣化工廠區、小店區汙灌區、西山玉泉山,剖析一個問題:被汙染的土壤,如何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