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講,如何才能鍛鍊自己的思維,及時的抓住好的項目撈金呢?
其實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的。需要你長期不斷的獨立思考,刻意去培養自己這種意識。
Today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事情:如何發掘一個暴利項目
不做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
「大數據篩選+行業趨勢判斷+多平臺驗證+優化流程=暴利項目」
在網際網路上,通常有這樣一個規律。
誰在無數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掌握信息差,他就能賺到錢。
也許有一些人會感到困惑,明明別人可以快速找到項目做,而自己,卻永遠慢人一步呢。
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網際網路發展日新月異。
對個人而言,接受信息的渠道,都是不一樣的。
好比有人喜歡刷快手,而有人卻喜歡刷抖音,還有人喜歡聽小說一樣。
信息接收的渠道,決定你知識的差異性。
記得,有人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能賺到錢。
這麼說有一些絕對了,實際上並不適合多數人。
但是佩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運氣、勇氣、福氣。
首先要能碰到機會,其次有勇氣去嘗試,最後有福氣做成了。
對於每一個階段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對於普通大眾來講更是困難。
對於我們後來者而言,想要快速起步。
就不能去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得去做能吃到螃蟹的人。
哪怕是第5個、第10個、第100個,這都沒關係。
因為這個項目的模式還有路徑,前人已經幫你驗證好了,是可以吃到螃蟹的。
那麼你照著走,吃到螃蟹也就是遲早的事情。
如何通過信息源判斷一個賺錢項目
「通過熟練掌握這套方法,絕對能讓你快人一步」
數據可以提供我們參考,讓我們知道方向有麼有錯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任何項目都離不開數據,
分享幾個數據篩選平臺:
魚爪 /號多多/A5交易/互站中國
這4個平臺都屬於交易平臺。
因為有交易,說明有市場,有市場,說明有錢賺。
判斷一個暴利項目的第一因素,就是:價格。
高價格的產品,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拿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帳號交易。
打開上面4個網站中任意一個,都可以看到有大量的自媒體、短視頻帳號在交易。
而價格在幾百到幾千塊之間。
這種客單價最低上千的交易市場,是不是就可能存在機會呢?
如何判斷一個行業好不好,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看主流媒體的新聞。
因為通過新聞,我們可以了解這個行業相關的動態和現狀。
如果是一個夕陽行業,那麼可能相關的報導新聞會比較少。
比如「自媒體」,每天都有主流媒體在報導,至少說明這個行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前景和空間。
那就意味著,這個領域可以操作。
找到市場的差異化。
因為一些官方的交易平臺,產品溢價都很嚴重。
一個東西賣出去,賣家可能要承擔的價格包括了交易手續費、平臺服務費、賣家資源費等。
從這樣的渠道裡不能準確的判斷市場行情的真實性。
所以我們就要像買菜一樣,貨比三家。
不說佔便宜,至少不吃虧。
比如我們去一些群,看看這些私下交易的行情如何。
通過搜索相關關鍵詞,我找到了很多群,裡面的內容真的是全面。
從這些人裡,挑選幾家靠譜的,買一些產品來驗證:
到這裡,我們繼續往下走就要明確幾個東西:
每一個產品有哪些類型。
不同產品的價格在什麼範圍。
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差異化。
如何驗證產品的質量是否過關。
確定2-3家穩定的貨源供應商。
只要這幾個問題解決了,那麼項目基本上就沒有問題,可以直接上手了。
利用不同的渠道信息,從中發現產品的落差。
就像有一些號商手裡只需要幾十塊的東西,在平臺上可以賣到幾百元。
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利潤。
找到了供貨商,解決了產品問題。
那麼下一步,就是要了解買方的需求。
領域合適、帳號足夠安全、交易要有保障、有完整的售後服務。買家的這幾個需求點,只要我們對應的給他解決掉,那麼自然就能夠成交。
以上呢,就是一個完整的信息渠道挖掘的方法。
文章裡講的呢,也只是找項目的一種方法,類似的方法還有很多。項目不在多,能賺錢就行。方法不在多,可以用就行。圈子不在多,能摸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