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你其實很難看出花榮是個有錢人 圖/姜曉明
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楊百萬是這一階段發財的代表。1995年,爆發了「3•27」國債事件,第一次有證券公司覆滅。1996、1997年,爆發了一次大的行情,崛起了以新疆德隆唐萬新為首的一大批私募機構。2001-2005年,許多老牌券商、機構幾乎全軍覆沒。2005年股改,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行情,但只有少數有經驗的老股民改變了財富命運。
花榮鹹魚翻身記
這麼多年,在花榮的熟人當中,「有跳樓死亡的;有坐牢的;有下落不明的;有離婚的;有在最低點時公司倒閉的;也有千萬身家全虧完但大牛市又沒敢做的」
花榮的身家是用億計算的,但是如果不說,你絕對想不到。
首先他極醜,其次他非常不修邊幅,再次他偶爾還出沒於公交和地鐵。
股諺說,十個人炒股最終結果是一賺二平七虧。花榮是少有的在這輪牛市中改變了自己財富命運的人。他說:「我現在已經不再會為了掙一、二千萬去冒險了。」
花榮是滬深股市第一代職業操盤手,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倖存者之一,人稱「不死鳥」。
中國證券投資行業是個極其毀人的行業,多少曾經叱吒風雲的豪俠英傑都隨風雨飄逝,他說之所以能夠「不死」,「那是因為以前一直沒有成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