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 盤點今年淮河流域性較大洪水

2020-11-19 澎湃新聞

圖說 | 盤點今年淮河流域性較大洪水

2020-09-12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年淮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
    【淮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水利部有關負責人26日說,綜合考慮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2020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其中正陽關以上發生區域性大洪水。7月14日以來,淮河流域出現3次強降雨過程,流域累積面雨量17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9%,列1961年以來第2位。
  • 水利部:今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
    受強降雨影響,淮河7月17日出現2020年第1號洪水。淮河幹流河南踅子集至江蘇盱眙河段全線超警戒水位,王家壩至魯臺子河段超保證水位,潤河集、汪集、小柳巷河段水位超歷史。王家壩最高水位29.76米,列有實測資料以來第2位;潤河集最高水位27.92米,最大流量為8690立方米每秒,均列有實測資料以來第1位;正陽關最高水位26.75米,列有實測資料以來第2位。
  • 水利部:淮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 目前無一人傷亡 水庫無一垮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7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綜合考慮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今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目前,經各方努力,此次淮河洪水無一人傷亡,水庫無一垮壩,主要堤防未出現重大險情。7月14日以來,淮河流域出現3次強降雨過程,流域累積面雨量17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9%,列1961年以來第2位;其中上遊259毫米,列第2位,中遊193毫米,列第1位;累積最大點雨量安徽六安響洪甸639毫米。
  • 2020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其中正陽關以上發生...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記者胡璐)水利部有關負責人26日說,綜合考慮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2020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其中正陽關以上發生區域性大洪水。7月14日以來,淮河流域出現3次強降雨過程,流域累積面雨量17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89%,列1961年以來第2位。其中上遊259毫米,列第2位;中遊193毫米,列第1位;累積最大點雨量安徽六安響洪甸639毫米。受強降雨影響,淮河17日出現2020年第1號洪水。
  •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 時間:2020-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 水利部有關負責人26日說,綜合考慮降雨、水位、流量和洪量等因素,2020年淮河發生了流域性較大洪水(約10年一遇),其中正陽關以上發生區域性大洪水。 7月14日
  • 今年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機率不斷增大 這四省需注意
    央視網消息:水利部、淮河防總昨天發布:受氣候因素影響,今年淮河流域發生流域性或區域性大洪水的機率和風險不斷增大。水利部、淮河防總發布:根據氣象預報分析,今年淮河流域6到8月份主汛期期間,總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其中淮河上遊,大別山區以及裡下河為主的淮河流域南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偏多2成以上。6月中下旬進入雨季後,淮河流域南部地區易發生暴雨洪澇,山洪等災害。
  • 具備抗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域性最大洪水能力 淮河70年治理成效顯著
    10月2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魏山忠介紹,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70年來,我國治淮總投入共計9241億元,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元,投入產出比1∶5.2,取得重大成效。
  • 淮河流域性水汙染惡化趨勢成歷史
    治理70年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元——  淮河流域性水汙染惡化趨勢成歷史  10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等介紹治理淮河  據介紹,系統治理後,淮河流域防洪除澇標準顯著提高,淮河幹流上遊防洪標準超10年一遇,中遊主要防洪保護區、重要城市和下遊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已達到100年一遇。在行蓄洪區充分運用的情況下,可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淮河防禦洪水已由人海防守戰術,逐步轉變為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的從容應對局面。
  • 淮河流域性治理70年直接經濟效益47609億
    淮河的系統治理、開發與保護,有力地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水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據介紹,系統治理後,淮河流域防洪除澇標準顯著提高,淮河幹流上遊防洪標準超10年一遇,中遊主要防洪保護區、重要城市和下遊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已達到100年一遇。
  • 2020年以來發生12次編號洪水 63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8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介紹今年防汛救災工作情況,並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了今年以來水旱災害防禦工作的有關情況。
  • 七十年治理,淮河發生這些變化
    10月20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治理淮河70年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肖幼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淮河四大能力顯著提升今年淮河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但流域無一人因洪水傷亡,主要堤防未出現重大險情。
  • 中國網:水利部公布治淮70年"成績單":可抗禦流域性最大洪水
    經過70年的治理,淮河的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取得了系列成效。  洪澇災害防禦能力顯著增強,具備抗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域性最大洪水的能力。70年來,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以水庫、河道堤防、行蓄洪區、控制性樞紐、防汛調度指揮系統等組成的防洪除澇減災體系。
  • 淮河流域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體系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肖幼在座談會上表示,經過70年治理,淮河流域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體系,為流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水患水難,困擾沿淮兒女上千年。新中國初期以前的450年間,淮河平均每百年發生水災94次。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
  • 淮河流域沂河發生10年一遇較大洪水
    淮河流域沂河發生10年一遇較大洪水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劉辰瑤)國家防總10日發布消息,淮河流域沂河當天出現洪峰水位達61.73米的較大洪水,為近十年來最大洪水。
  • 水利部:經過70年治理,淮河流域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體系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肖幼在座談會上表示,經過70年治理,淮河流域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體系,為流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改善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水患水難,困擾沿淮兒女上千年。新中國初期以前的450年間,淮河平均每百年發生水災94次。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
  • 應急管理部:今年秋汛形勢嚴峻 絕不可小視和懈怠
    針對今年汛情總體形勢,李坤剛指出,從今年降雨和七大江河及太湖流域的水情來看,今年是1998年之後20多年來汛情最為嚴重的一年,防汛抗洪的形勢一度十分嚴峻,主要有「三多一長」的特點。  一是降雨量多。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降雨555.6毫米,較常年同期多10.58%,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雨年份。降雨量僅次於1998年。
  • 國家防總:淮河流域沂河發生近十年一遇較大洪水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林暉)7月5日以來,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10日13時30分,沂河幹流臨沂水文站出現洪峰水位61.73米,相應流量為8100立方米每秒。據水利部水文局分析,此次沂河洪水為接近10年一遇的較大洪水,臨沂站洪峰流量為1993年以來最大。
  • 淮河防總:淮河流域今年或出現較大內澇或洪澇(圖)
    淮河流域洪澇(資料圖)據新華社報導,根據氣象部門最新汛期氣候趨勢預測,今夏汛期,淮河流域總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其中流域南部偏多兩成以上,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較大內澇或洪澇。淮河防總全面部署今年流域防汛抗旱工作。這是記者從18日召開的淮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016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
  • 歷史上的淮河的水患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6~9月,6月主要發生淮南山區;7月全流域均可發生;8月則較多地出現在西部伏牛山區、東北部沂蒙山區,同時受颱風影響東部沿海地區常出現颱風暴雨。9月份流域內暴雨減少。一般6月中旬至7月上旬淮河南部進入梅雨季節,梅雨期一般為15~20d,長的可達一個半月。淮河洪水按影響範圍可分全流域性洪水和區域性洪水。
  • 安徽淮河幹流王家壩閘開閘洩洪,該流域部分河流或發生較大洪水
    淮河王家壩閘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應急管理部19日發布未來3天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預計20至22日,南方雨勢減弱,主雨帶北抬,淮河流域將有強降雨過程,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