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趙雷在《歌手》上的一首《成都》唱哭了全國觀眾,也讓自己這位名不經傳的民謠音樂人走進了大家的視野。是的,他長得不怎麼帥也不會飆高音,但卻有一大批粉絲愛他愛到死。如果你覺得只是因為這首《成都》那就錯了,因為他們真正愛他的,是他每一首歌的故事以及歌中專屬於他的靈魂。
對於趙雷來說,音樂就是他的骨血,是他抒發情感的最佳捷徑,他在十年之中寫了無數歌曲,一詞一弦都是他經歷的寫照,《再也不回去麗江》,其實講的就是他對麗江歲月的留戀,《阿刁》寫的是他在拉薩名為阿刁的姐姐。從滇藏回來後,他登上了《中國好歌曲》的舞臺,用一首《畫》讓劉歡毫不猶豫地轉身;在這之前他還參加《快樂男聲》唱起了《南方姑娘》。或許只有年少的男孩才會如此「輕狂」,他那時說:我要掀起中國原創音樂的浪潮。
磁性的嗓音、細膩的歌詞,一曲終了,掌聲雷動。看到知乎上有人說民謠的靈魂是歌詞,趙雷的歌詞簡單質樸又極具畫面感,那麼輕易就唱到了你的心裡。
2017年,已經發行過三張專輯的趙雷沒有終於沒有隻停留在小眾圈,與湖南臺的二次邂逅中,一首《成都》讓他成為大眾潮流,他只用一副煙燻嗓音和一把吉他,就能把「成都」這個故事講地感同身受。《成都》是趙雷在2014年創作的歌曲,成都慢悠悠的生活節奏和溫暖的人情味,讓趙雷特別喜歡這座城市,為了表達對成都的記錄和留戀,他創作了這首送給成都的歌曲。
「走在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蔣大為曾這樣誇讚成都「老百姓現在最需要的音樂,不是詠嘆調的音樂,這首歌真的很接地氣,但是一首歌並不是說接地氣就可以,他還需要打動人心,為什麼每首歌的火的概率很低,往往就是因為打動不了人心,當一首歌和自己心中產生共鳴的時候,這首歌即便寫的不是很難,長的不是很高,當真正能感染一個人,那麼這首歌便是成功的」。而網友在評論這首歌時也說「趙雷火了,小酒館也成了觀光勝地,誰說民謠就該窮,不是那樣的,這首歌越聽越有味道,最打動人的地方在於細節,說的都是些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每個細節畫面感都特別強,很容易產生共鳴」
趙雷的成都故事發生在2007年之後,那是他第一次來成都。他在玉林西路的小酒館中交上了摯友,曾經不富裕的他在這裡丟過錢包,約看過崔健的演出,後來他陸陸續續又回來,他總是說,覺得來到成都就像回家了。為什麼會愛《成都》這首歌,因為一首歌而奮不顧身來成都的人也總有一萬種回答,而這些人也是專一且感性的,比如即使已經過了三年,雖然有《靜下來》、《小人物》這些「新歌」再出,他的名字也早已在微博熱搜銷聲匿跡,但玉林西路的小酒館門口依舊每晚站滿了人。
如果你沒聽過趙雷的其他歌但你一定聽過《成都》,而每每問起成都本地人,你覺得這首歌能代表真正的成都嗎?無論是年輕姑娘還是的哥大叔,他們總會靜靜地思索幾秒,然後異口同聲的回答:是的。
因為一個人而思念一座城,因為一個人而回憶一座城,因為一個人而遠離一座城,都是因為一個人,物是卻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