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中國詩詞大會》,董卿老師教科書式的開場詞,都是節目亮點。華麗優美的辭章包涵著人生哲理,酣暢淋漓的文筆蘊藏著豐富知識,沉浸醲鬱,含英咀華,篇篇都是範文,章章堪稱經典。如果家有學生,強烈建議熟讀借鑑,用詩詞開篇,孩子作文不犯愁。
話不多說,就從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中採擷幾章,讓我們一起欣賞千古詩句,品讀華美辭章,不同的主題,相同的經典,總有一款開篇適合你的作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開局第四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中國詩詞大會》是與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約,我們攜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香裡說豐年」,一起嘆「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起盼「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
體會:從一年的四季再到詩詞中的春夏秋冬,最後點題《中國詩詞大會》已走入第四季,構思巧妙。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重返青山綠水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曾經「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辛棄疾,一生經歷坎坷,當老了坐在水聲山色之間,突然發現對面的青山,是如此嫵媚多姿。
是啊,無論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還是浩浩江河源遠流長,當有一天,它們遇到了一雙詩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恆遠。讓我們再一次跟隨詩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綠水。
體會:將「詩人的慧眼」改成「善於發現的慧眼」,這就是一篇山水遊記的萬能開頭。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詩和季節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的智慧。它不僅是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生產的重要指南,它也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時序的敬畏之心。
無論是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還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無論是「清明時節雨紛紛」,還是「大寒須遣酒爭豪」。大自然的變化也催生了一代代詩人的詩情。今天,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寒來暑往之間,詩和季節的相互成就。
體會:中國古代詩詞中包含節氣、反映季節的詩詞句章數不勝數,所以,用詩詞說季節不失一種聰明的選擇。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珍惜時光
光陰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它匆匆流逝,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而停下腳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感嘆著韶光易逝,而面對物轉星移,如白駒過隙般的光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時光會帶走一切,時光也會給予一切。感恩時光的饋贈,採擷最美的詩句。
體會:「時光會帶走一切,時光也會給予一切」這是金句,但要活用,可以反其意而之。比如:時光可以帶走生命、帶走歲月,但它帶不走愛,愛是永恆。
用詩詞開篇寫文章確實是一種巧妙構思,但是,這要建立在有一定詩詞儲備量的基礎上。所以,只有認真地背詩、品詩,才能化古人詩詞為己用,寫出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