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搞攝影的,基本上自己每個月拿的工資都跟攝影有關。前幾天開車路過三門峽服務區,到服務區休息一下,看到車流人流還真不少。做小生意的攤已經擺到了服務區站前的廣場。
在服務區休息的旅客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是開車時間較長,下來補充一下能量,休息一下。我和幾個朋友去超市買了幾瓶水,在裡面轉了一圈,休息一會準備接著出發。
由於一個朋友在裡面還沒有出來,我和幾個朋友在一家賣肉夾饃的小店旁聊了起來,看到一個阿姨在用機器活面,一個阿姨在做肉夾饃,另外還向旅客售賣。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在三門峽的靈寶也很常見。
一位阿姨告訴我們,在服務區一個肉夾饃賣10塊錢,比市裡貴4塊錢。一天大概能賣400來個。說者無心,聽都有意。我並沒有多想什麼,拍了幾張照片,就帶著相機上車了。
到車上見幾個朋友在談論賣肉夾饃的事。他們一起給我算了一筆帳。一個肉夾饃在這裡買十塊錢,一天買400個就是四千塊錢。一個月就是12萬元的營業額。除去成本、租金,兩阿姨的工資,每個月老闆至少能賺3萬元。
到車上見幾個朋友在談論賣肉夾饃的事。他們一起給我算了一筆帳。一個肉夾饃在這裡買十塊錢,一天買400個就是四千塊錢。一個月就是12萬元的營業額。除去成本、租金,兩阿姨的工資,每個月老闆至少能賺3萬元。
朋友開玩笑的說,你看咱們拍張照片,幾十塊錢,一個月拿四五千塊錢的工資,真的不如去賣燒餅。
雖然這些都是在車上的閒談,如果真的要讓我們之中的一些人來像兩個阿姨一樣做肉夾饃,我們也不定拉不下這個臉。總感覺攝影是個體面活,但是收入和付出並不成比例,也許這是大樣埋怨我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