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真的是洗馬嗎?

2020-11-27 騰訊網

洗,是一個很容易讀錯的多音字,

眾所周知,當它發xi(三聲)之音時,本意是用水清潔足部,後來引申為用水除去灰塵的意思。

同時,它還發xian(三聲)之音,這是「洗馬」這個官名的專屬讀音,這個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一音之差,意思天壤之別,甚至連古人都經常鬧笑話。

中國歷史上最玩笑化的官名

在明末大才子張岱寫的《快園道古》書中,曾記載了這麼一則笑話,

明成化年間,楊守陳由翰林侍講升任太子洗馬一職,在就職之後,楊洗馬請假回家探親。

由於交通不發達,古人的旅程十分的漫長而艱辛,但身為官員的楊洗馬有權入住驛站。

驛站,肩負著傳遞軍事情報、政務信息、接待往來官員重要職責,向來是嚴令管轄的重地。

按照《大明律》規定,官員需要憑兵部籤發的符驗和吏部發放的牙牌才能進入驛站。

某天,楊洗馬見太陽西墜,便步入了附近的一座驛站。按規定,他把相關證件交給驛丞(驛站的站長)核驗。

這驛丞也是個勢利眼,見楊守陳器宇軒昂的走進來,本是點頭哈腰,畢恭畢敬。

但見那證件上寫的卻是洗馬的官職,以為不過楊大人是東宮的一員雜役,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員而已。

便有氣勢陡然而起,頓時站直了身子,要與楊洗馬分庭抗禮。

他斜楞著眼睛問楊守陳,你的職務是洗馬?你一天要洗幾匹才能完成任務啊。

那楊守陳也是個詼諧之人,有心要跟驛丞鬥鬥悶子,便說,沒有具體的任務,心情好就勤快點多洗幾匹,心情不好就偷點懶少洗幾匹。

兩人正這樣不鹹不淡的聊著天呢,突然門外的門子來報,有位御史要入住驛站。

那驛丞慌忙起身前去相迎,奔走之間還催促楊洗馬趕緊離開正堂。

楊洗馬跟沒事人一樣,對那驛丞說,我現在還有點累,等御史來了我再讓也不遲。

驛丞慌的也顧不上攆人了,跑到門外去把御史迎了進來,一邊走還一邊道歉,是在是不好意思,實在是不知道您來,上房安排給一個在東宮洗馬的雜役了,您先等會,我讓他收拾東西,去下處住去。

那驛丞不識貨,但那御史確實正經系統內的同僚,知道驛站內已經住了一位品級比自己高的太子洗馬,按禮制需要去楊大人的房間行拜見之禮。

御史也不在理會驛丞的胡說八道了,幾步就邁進了正堂去給楊洗馬作揖去了。

這時,那驛丞才琢磨過味來,原來這洗馬的是位大官,慌忙匍匐在臺階之下,乞罪求饒,楊洗馬大人有大量也沒跟他一般見識。

同是明代的浮白齋主人在自己的笑話集《雅謔》裡還記載了一則關於洗馬的冷笑話。

話說是那景泰三年,會元劉定之升任司經局洗馬,在回家的路上了正好遇上了好友兵部侍郎王偉,王侍郎有心要戲謔好友一番,便對劉會元說,這皇宮之中馬匹不少,你可要一匹匹的乾淨吆。

那劉定之反應也快,馬上回嘴說,不只皇宮裡的馬要洗,就連兵部大、少兩位司馬(兵部尚書尊稱大司馬,兵部侍郎尊稱少司馬),我也要洗得乾乾淨淨。

從前的「洗馬」真的有馬

自秦朝之起就有「洗馬」一職,

這個官職設立之初,還真跟馬有一定的關係。

它最初的名字叫做「先馬」或者是「前馬」。

本是太子儀仗隊之中一馬當先的那位先導官。

在西晉司馬彪所做的《續漢書·百官志》之中有載:「太子出,則當直,一人在前導威儀。

由於先導官有洗淨街上人群的職責,一來二去,「先馬」也就演化成了「洗馬」,但讀音卻保留了下來。

太子爺的小跟班

記得第一次接觸「洗馬」這個官名,是在高中課本中,西晉文學家李密所作《陳情表》一文之中。

就為了把李密弄到宮裡去洗馬,司馬炎還專門下了道嚴詔?

這顯然不符合邏輯啊。

要說洗馬的來龍去脈,得先從「太子」說起。

太子嘛,眾所周知,封建王朝法定的儲君,諸位皇子之中的老大(不管年齡大小),未來的皇帝。

基於太子對國家未來的重要性,老爹在給他選擇身邊人的時候,也絕對是慎之又慎。

自殷商之時,就形成了一套專屬太子的東宮官制,這套制度在秦漢時期逐漸固定下來。

到了明清時期,這套官制發展到頂峰,構建了一套複雜而成熟的體系,東宮官員品級更加森嚴,分工更加明確,更容易讓人清楚明了。

按照明清官制,太子的老師分為師、傅、保三種,其中,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人尊稱一聲「三師」,乃是從一品大員,是太子素質教育的主要負責人。而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則被尊稱為「三少」,是「三師」的副手,正二品大吏。

這裡要注意的是,「三師」、「三少」皆是東宮官職,切勿與「三公」、「三孤」混為一談。

負責照顧太子起居的衙門叫做詹事府,正副堂官為詹事和少詹事(分別為正三品和正四品)。

詹事府內設左、右春坊,

左春坊之中設立左庶子(正五品)、左中允(正六品)、左贊善(從六品)各兩人,所任官員皆是自翰林院選調而來。

右春坊之中設立右庶子(正五品)、右中允(正六品)、右贊善(從六品)各兩人。

按照中國文左、武右的制度,

左春坊主要負責太子的日常文事,包括圖書、文檔管理、記注纂修、秘書、禮儀、食藥、印璽等事宜。

右春坊主要負責太子的日常武備,包括儀仗、護衛、通信、侍從等事宜。

左春坊下設崇文館和司經、典膳、藥藏、內直、典設和宮門六局,右春坊下設家令、率更和僕三寺。

洗馬,就是左春坊司經局的主要負責人。

司經局,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管理太子的圖書和文章,與皇帝那邊的內閣和內書房相對應。

隨著歷史的演進,「洗馬」逐漸從武職變成為太子爺管理文書、收集圖書、資料的秘書,從儀仗兵變成了「太子近臣」。

到了雍正之後,雖然不在設立太子,但司經局洗馬一職仍被保留下來,作為翰林們的榮譽稱號。

馬,也不是隨便誰就能「洗」的

太子,國之儲君,那可是未來的皇帝啊。

洗馬,就是太子的伴讀、秘書。

是跟太子爺一起長大的近臣,太子也什麼脾氣秉性摸得一清二楚。

等太子變成了皇帝之後,那一定也是最親近的大臣。

所以說,當上了「洗馬」就等於買上了一支「潛力黑馬股」,將自己的命運與太子的命運牢牢地鎖在了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管怎麼說,能順利接過老爹的槍太子爺還在多數。

為了給太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皇帝老爺在選擇「洗馬」時也是慎之又慎,

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是先決條件,

品行端正、雍容有度也是一票否決項。

像漢朝名臣汲黯、寫《陳情表》的李密、唐朝名臣魏徵,都是至忠至孝大德之士。

前文提到的楊守陳和劉定之也都是品行俱佳的大學問家。

明清的「洗馬」一般都是從翰林院中遴選而來,都是經過優中選優,大浪淘沙了多少輪的幹才。

比如明朝的楊溥、楊廷和、徐階、張居正,清朝的高士奇、陳廷敬、張之洞等人,都擔任過「洗馬」一職,日後也都成為了高居一品、權傾朝野的大學士。

相關焦點

  • 「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肯定不是給太子洗馬的!
    東宮太子洗馬,這是一個我們經常在古代電視劇中聽到的一個官職名稱。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太子洗馬」中的「洗」應該念作「xiǎn」,也作太子冼馬,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太子冼馬」這個官職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一、從一個笑話說起明朝張岱所著的《快園道古》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太子洗馬楊守陳在返鄉探親的途中,在一家驛站中歇息時,驛站的官吏聽聞楊守陳的官職是太子洗馬,於是便以為他是太子身邊的馬夫
  • 「太子洗馬」是個怎麼樣的職務?
    但是後來隨著朝代的更替,太子洗馬又多了新的一些任務,輔佐太子樹立自己的地位,教太子如何處理政事,有一些也會輔導太子的功課。在不同的朝代人數和職能也有所不同,其中在東漢時期太子洗馬的人數一般有十六個名額。而到了晉朝的時候則縮減了一半,變成只有八個名額。其中所負責的任務也和秦漢時期略有不同,主要以掌管書籍為主,權利不是很大。
  • 歷史上「太子洗馬」是怎樣的職務?真要給太子洗涮馬匹嗎?
    在古代的官職中,有一個令現代人很不解的職務:太子洗馬。看字面意思應該是給太子洗涮馬匹的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職位?難道當了這個官後,必須要去馬廄給太子洗馬嗎?1、太子洗馬的正確讀音是什麼?「洗」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支腳在水中,就是用水洗腳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洗涮、梳洗、洗澡、清潔、洗滌。多數人恐怕不知道,洗還有一個讀音是xiǎn(音同「先」字)。也就是說,這個職務的正確讀音是太子洗(xiǎn)馬,而不是太子洗(xǐ)馬。
  • 古怪的官名「太子洗馬」是個什麼職務?你可別小看這個官職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這樣一個奇怪的官名,那就是太子洗馬,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這個職務應該是給太子洗馬的雜役,與任職內容風馬牛不相及。歷史上最有名的太子洗馬,莫過於西晉初年的李密(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李密)。
  • 「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
    」絕對不是專門為太子洗馬的人。其次,「洗馬」的「洗」應該讀作「xiǎn」。「洗馬」是個古老的官職,它源於先秦天子出行時,諸侯為天子「先馬」的儀式。發展到後世的「太子洗馬」,在各個朝代的職責略有不同,但大體上可以將它理解為太子的掌教秘書。1、一天洗幾匹馬?其實單看「太子洗馬」這一名稱,不光是我們現代人會誤解,就連不少古人也是一頭霧水。
  • 魏徵曾做過「太子洗馬」,這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實際上古代有不少這樣有意思的官職,前面說的洗馬就是。關於洗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說是當時的洗馬應當寫作「先馬」,既然是先,自然在馬之前,即在馬前馳驅,所謂太子先馬其實就是太子侍從官,有輔佐太子之職,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員。
  • 「太子洗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
    「太子洗馬」?一想太子還有專門洗馬的,確實不賴,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這個職務到底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其實秦漢時期,才設置太子洗馬這個職務,最開始記載為「先馬」,不知為何在東漢文獻上記載就變為了「洗馬」,很可能是記載上的誤寫,不想延續至今,至於為什麼錯,其實已經是一個千古的懸念了,連古代人都不知道哪個是具體的詞,何況我們呢。
  • 古代「太子洗馬」是個什麼樣的職務?答案你萬萬沒想到!
    首先要說的是,「太子洗馬」絕對不是專門為太子洗馬的人。其次,「洗馬」的「洗」應該讀作「xiǎn」。「洗馬」是個古老的官職,它源於先秦天子出行時,諸侯為天子「先馬」的儀式。發展到後世的「太子洗馬」在各個朝代的職責略有不同,但大體上可以將它理解為太子的掌教秘書。
  • 「太子洗馬」究竟是什麼官?很多人把「洗」字讀錯了
    從「太子洗馬」的由來和職務說起其實太子洗馬確實和馬有那麼一點點關係,「洗馬」又被寫作「先馬」,就是在馬前驅馳的意思,這是太子的侍從官。《續漢書·百官志》就有描述:「太子出,則當直,一人在前導威儀。」古代的糧食都是用石來計算,由於種類物不同,換算的結果也不同,所以無法太精確地計算相當於今日的多少錢,但《漢書·百官公卿表》有記載,600石已經是和皇帝的近侍拿得差不多的俸祿了。太子洗馬最開始是太子車隊的先導,負責輔佐太子,後來發生了一些變化,到了晉,就減為了八人,主要掌管圖籍。
  • 「太子洗馬」究竟是什麼官?很多人把「洗」字讀錯了
    但其實這個字在這裡讀「xian」(三聲),這個職位也不是洗馬的,而是個許多人擠破腦袋也不一定當得了的官兒,這話怎麼說呢?關於「太子洗馬」的誤解其實只看這個職位的名字,確實容易給人造成誤解,這還真的不能怪現代人,因為就連古人都常常搞不清楚狀況。比如張岱就曾在《快園道古》裡記載道:「楊文懿公守陳,以洗馬乞假歸。
  • 古代太子洗馬真的是馬夫?這個官職是怎樣設立的,我們一探究竟
    很多人應該都有看過西遊記,知道孫悟空曾被玉皇大帝聘為弼馬溫,本以為是個不錯的官職,結果只是一個為天庭放馬的馬夫罷了。那麼古代時期的太子洗馬,是不是也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官職呢?其實不然,太子洗馬是輔佐太子處理政事的官職。文理冼(xiǎn)馬其實是個三品的官位。
  •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
    「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給太子洗馬嗎?有人連官名都叫錯了。魏徵曾做過李建成的太子洗馬,洗馬是幹啥的?古代的有些官名很奇怪,如果望文生義的話,肯定會鬧笑話的。比如有個歷史悠久的官職,叫「太子洗馬」,現在一般人都不太清楚是幹啥的。
  • 古代「洗馬」究竟是何官職?難道真的是給馬洗澡的「弼馬溫」嗎?
    太子洗馬,乍一聽和孫大聖當年被天庭封的「弼馬溫」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弼馬溫。弼馬溫好歹還是管理馬政的官員,而「洗馬」中一個「洗」字,似乎更拉低了此官職的格調。單從字面意思看,「洗馬」自然是給馬洗澡之意,似乎是個普通的馬夫。然而,高中語文課本中的一篇課文告訴我們,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 「洗馬」與「員外」究竟是什麼官職?洗馬是不是給皇帝洗馬的
    在很多古代名人的介紹中,都能看到「洗馬」一職,很多人就要好奇了,這個「洗馬」是不是就是在宮裡給皇親國戚洗刷馬匹的官職呢?其實並非如此,「洗馬」的「洗」字不讀「xi」,而度「xian」,也稱「先馬」,是在馬位之前,驅馳於馬前的意思。
  • 「太子洗馬」是洗幾匹馬嗎?
    清代某驛丞(相當於某招待所人員)問一洗馬官員:您每天洗幾匹馬?這個「洗馬」是洗幾匹馬嗎?如果不了解古代職官制度,肯定恍恍惚惚不知所說。我國的職官制度很複雜,有句話說得很到位,不學懂不得,學了記不得。「洗馬」就是從漢代到清代都有的一種官職。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太子洗馬」?太子還需要洗馬?
    「太子洗馬」,其實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要給太子洗馬或者是太子親自洗馬。這是一種官職,是專門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的官員,而且「太子洗馬」一開始也並不是這四個字,是「太子冼(xiǎn)馬」,也做「先馬」,可能是後人誤寫成了「洗馬」。
  • 古代官職「太子洗馬」是專門洗馬嗎?弄錯了可就尷尬了
    在古代,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官名,令後世摸不著頭腦。例如古代有一個叫「太子洗馬」的官職,很多人見了之後的第一反應是難道坐上這個職位的人是負責給太子的馬洗漱的?畢竟太子身份尊貴,不僅衣食住行有人伺候,就連他們的寵物也被照顧得好好的,吃得比很多人好,住的也比普通老百姓要好很多。
  • 此「洗馬」非彼「洗馬」,原來「太子洗馬」是個官職
    近日,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張之洞於光緒五年(1879年)補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轉司經局洗馬。」心裡頓生疑惑,這樣一位探花出身的大官怎會被安排去司經局「洗馬」呢?後來一查才知道,「洗(xiǎn,音冼)馬」即「太子洗馬」,是個官職名。
  • 司馬懿給曹操養過馬?別鬧了,洗馬可是重要官職
    那麼司馬懿真的給曹操養過馬嗎?查歷史資料,並無這段記載,這是怎麼回事呢?即便電視劇引用了評書的情節,可司馬懿養馬真的是空穴來風嗎?在古代,某皇子在被冊立為太子後就有了自己一套獨立的辦事機構,司馬懿擔任過的太子中庶子就是太子府中的侍從官之一,這個官職在後面的朝代中並不是始終存在的,到了明清時期乾脆就被取消了,所以歷史知名度不高。
  • 「太子洗馬」一天都在「洗馬」嗎?古代奇葩官職,你知道幾個?
    中國古代的官職種類繁多,等級也不同。將軍、駙馬、巡撫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官職,就像現在的高管一樣,名字響亮,手握重權,收入可觀,人人都擠破腦袋想爬上去。但這僅僅只是古代官職體系中的冰山一角,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些很奇葩的官職。1.「冏卿」真的「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