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賴志郎:曼都2017年新增12家門店 將走資本上市之路

2020-12-11 贏商網

  業態更迭潮下,購物中心內的生活服務業態比重增長明顯。據贏商網大數據中心統計,2014—2017年,購物中心生活服務業態佔比自2015年逐年上升,由4.2%上漲至5.8%,在生活服務細分業態中,護理休閒佔比雖然有所下降,但仍佔據生活服務業態的半壁江山,且多為美容美髮美甲業態。

  在「女性經濟」的主導下,美發行業也在經歷重大變革,除了傳統的洗剪吹,更多的是在拼各項服務與門店顏值。作為其中一員,曼都國際在大陸已經耕耘13年之久,不僅打破街邊店模式,還打破了美業充卡制,重新制定了美業遊戲規則。

  2017年,曼都國際新增12家門店,並在寶山顧村商圈新增「悠匠」品牌,成長率達27%,2018年,曼都國際將持續拓展門店,擴大品牌數量。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曼都國際將如何應對?除了新增門店和品牌數量,曼都國際又想達到怎樣的目標呢?日前,曼都國際董事長賴志郎先生接受贏商網獨家專訪,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行業:服務型業態比重將持續增加

  早期的理髮店多在路邊攤或者街鋪,紅白藍燈箱的標誌十分顯眼。隨著生活服務業態在購物中心的比重上升,美發行業的地位也由此上升,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始引進各種美發、造型品牌,有的商場甚至引進多個美發品牌,以上海愛琴海購物公園為例,大眾點評網顯示,該項目內的美發品牌多達9個,曼都也在其中。

  對此,賴志郎告訴贏商網,美發品牌的增多,並不會過多影響曼都的發展。「就像一個商場內有很多餐飲品牌,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把重心放在消費者身上」,賴志郎補充道。

  基於此,曼都將在門店、技術、服務等方面持續優化,力求在「物競天擇」的環境下生存發展。

  不僅對自身實力充滿信心,賴志郎還十分看好美發行業未來的前景。在他看來,市場對該業態的需求很高,加上越來越多的品牌與資本市場結合,開店速度加快,整個美發行業存在很多機會,未來,服務型業態的比重也將持續增加。

  對於2017年出現的「新零售」、「黑科技」、「無人店」、「場景革命」等新鮮事物,賴志郎坦言,如果不符合顧客真正的需求點,很容易出現「蛋撻效應」,許多網紅品牌的爆紅和消失就是典型的案例。另外,還需要具備「溫度」這一條件,就像便利店之所以發展很快,除了產品、燈光設計和位置的優勢,還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給予足夠的溫度。

  企業:優化升級 走資本上市道路

  自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曼都大部分門店選擇進駐購物中心,並且集中在長三角區域,這是因為該區域的城市實力更強,當然,目前在北京和福州也有門店分布。

  2018年,曼都計劃再開近20家店,除了北京和杭州各新增一家,其餘門店均以上海為主,與此同時,還將新增一個品牌。據贏商網了解,曼都目前共有12個品牌,包括曼都髮型、曼都佳人、Air Plus、貝絲、點線、M&Y、Bens on、桔剪等,在大陸的品牌僅有7個,為實現「百大品牌」的目標,曼都將持續擴大品牌數量,填補不同的商圈。

  除了新增品牌,曼都也在不斷優化升級產品和門店。據賴志郎介紹,曼都的門店每隔三年進行一次局部性的裝修,每隔五年進行全新的翻修,並不斷做系統的優化,如利用支付寶、微信平臺擴大合作,引進更多客流。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個體店和連鎖的造型沙龍,購物中心內還逐漸興起了快剪、星客多的專注剪髮的門店,實際上,曼都在2016年就成立了類似的品牌——桔剪。與快剪、星客多不同,桔剪不是只有剪髮業務,性價比更高,傾向於進駐社區型商業,2017年,桔剪正式開店,目前已經有3家門店,分別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金橋、張江、高行區域。

  作為臺灣美發界最先進入大陸及國際美發市場的開拓者,曼都並不僅僅滿足於現狀,而是對標美國Regis集團,走上市之路。賴志郎稱,Regis集團在2003年已經上市,在資本市場和各方面的資源都比較多,曼都一直在學習Regis集團的策略,努力規範,爭取上市,並已經在臺灣獲得部分融資。

  個人:阿拉斯加知性之旅

  截止到目前,曼都的門店已經達到65家,對於升任為曼都國際董事長的賴志郎而言,企業的目標基本達到預期期望,在個人的時間上卻少之又少。

  贏商網了解到,因長期往返於臺灣、上海兩地,賴志郎的個人支配時間特別少,如果有多餘的時間,他更願意進修學習。賴志郎還告訴贏商網,自己平常喜歡看與心境有關或者宗教之類的書籍,閱讀這類書籍,還能應用在生活和工作上,畢竟探討不同的生活,就會有不同的心境,至於經濟、人生觀之類的資訊則多來自於微信。

  在電影方面,賴志郎坦言自己很少看電影,但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推崇,他認為,這是一部講述人在面對自己產生恐懼的電影,是對人生的探討。提及對人生的的探討,賴志郎稱,自己每年5月都會進行尼泊爾心靈之旅,如果今年有足夠的時間,也會出去旅遊,目前暫定阿拉斯加。

  編者按:2017年,我們談商業變革、談中國品牌、談渠道創新。萬科收購印力商用的餘音未熄,萬達轉讓資產震驚行業。不可置否,商業企業在謀變;在場所端,消費者追求的也不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及場景中浸潤的情感,商業項目也在變;

  另一端,一批民族品牌正在崛起、創新,並在中國的商業地產版圖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場所端與品牌端正在構建更為持久的共生鏈。2018年,商業地產風向幾何?贏商網全新視角,再度推出——「2018最強音」,建設性,前瞻性探索2018,誰將是意見領袖?

相關焦點

  • 4000家門店的紫燕百味雞想上市 滷味大餐有多香?
    在中國的小餐飲中,滷製熟食佔據著重要市場,滷鴨便造就了如今資本市場的「鴨脖三巨頭」。31年前,鍾春發夫婦發現,徐州人也愛吃滷鴨,在四川樂山犍為開過小餐館的兩人,便決定將家鄉的甜皮鴨稍作改良帶入徐州,取名「鍾記油燙鴨」。他們還從老家挖來滷菜師傅,在口味上頗受歡迎,於是開出了多家分店。
  • 成都國資證券化率2018年突破48.8% 市屬國企均需至少新增一家上市...
    針對成都國資的戰略布局情況,成都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羅峰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專訪時表示,國資國企改革將有序推進增量產業布局、存量資產重組整合及促進國資結構再平衡等,在大力推進國企上市、境內外發債及併購重組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成都市國資證券化率。
  • 張小泉欲成A股「剪刀第一股」:年銷2700萬把剪具 上半年11家門店8...
    今年上半年,張小泉11家線下門店中,8家門店營業利潤處於   從數據來看,2017年-2019年,張小泉線上銷售佔比持續增長,從34.02%增長至39.29%,2020年1-6月更是超過半數,達到50.77%,成為其重要的銷售渠道。   相比之下,張小泉在線下開設的直營門店,集中於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區的景區、步行街等人流密集地區,受到疫情影響表現不佳。
  • 張小泉欲成A股「剪刀第一股」:年銷2700萬把剪具,上半年11家門店8...
    國慶假期前,擬創業板上市、頭頂百年老字號的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張小泉」)在深交所官網進一步披露了招股書申報稿。自今年7月7日材料受理,到8月3日接受問詢,再到9月30日更新材料,張小泉的A股「剪刀第一股」之路向前更進一步。
  • 家族持股近90%,門店超4000家,紫燕百味雞準備上市
    據官網介紹,早在1989年,鍾春發夫婦離開樂山前往江蘇徐州創業。鍾春發夫婦創立的「鍾記油燙鴨」,短短幾年間就在徐州發展成了十幾家連鎖店,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滷味品牌。到1996年,鍾春發夫婦將「鍾記油燙鴨」交到兒子鍾懷軍手中。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他接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膽擴充品類,在原來主打油燙鴨的基礎上,增加了百味雞,以及四川經典名菜「夫妻肺片」等。
  • 西貝欲謀IPO:曾放言永不上市的創始人改口願接受資本
    來源:時代周報又一餐飲連鎖企業計劃要上市,創始人鬆口了。12月2日,西貝餐飲集團(下稱「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期間對外表示,西貝已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和資本。1999年,西貝第一家北京門店——北京金翠宮莜麵美食村開業,成為西貝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及至2018年,根據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西貝筱面村位居中國西北菜餐廳排名第一位,是中國最大的西北菜餐飲連鎖企業。據其官網顯示,截至2020年7月16日,西貝在全國25個省58個城市共有379家門店。
  • 德克士反攻中國一線市場 2019年將再新開400家門店
    快餐品牌德克士今日對外公布了2019年的擴張戰略,而加速開店成為其2019年的「主旋律」。頂巧餐飲集團德克士營運長崔凱軍向網易號外指出,德克士2019年將在2018年新開400家門店的基礎上,再新開400家門店。據網易號外了解,近幾年來,加速開店成為西式快餐在中國市場「不約而同」的戰略。
  • 何斌:2017年行業將穩 MJstyle計劃至少新開店150家
    近日,贏商網專訪了上海筧尚服飾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何斌,他告訴贏商網,目前購物中心過多,一定程度上使品牌商無法集中,造成客戶分流,因此快時尚還是應以產品為前提,提高時尚度、舒適度以及提升趣味性。2017年MJstyle將開出更多門店,在豐富門店內容的同時,還將提升門店品質,為顧客打造更好的購物體驗。
  • 力爭3年新增60家上市公司,廣州能做到嗎?
    8月3日,廣州召開企業上市工作會議,為打造資本市場的「廣州板塊」,廣州將出臺系列舉措,其中包括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出臺《廣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下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要爭取用3年時間推動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60家,即平均每年新增20家左右。
  • 百勝中國回港上市,門店超10000家也難挽頹勢?
    百勝中國在港上市首日破發,開盤跌0.49%,報410港元/股,IPO發行價為412港元/股。說起百勝中國,大家自不陌生。1987年11月12日,百勝中國將肯德基引入中國,第一家餐廳開在北京前門附近。這也是中國第一家西式連鎖餐廳,成為了當時大家眼中的「奢侈品」,「有了KFC,生活好滋味」這句口號也逐漸深入人心。
  • 融資、併購、上市資本流向去哪兒?2020年上半年超40家家居建材企業...
    東易日盛向小米科技非公開發行2208萬股股票,完成之後,小米科技將持有東易日盛5%以上的股份。兔寶寶4200萬元投資智能馬桶龍頭企業喜爾康,布局智能家居。據家頁觀察不完全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家居行業共公布了25起融資事件,13起併購,並且有7家公司成功上市。部分企業借融資鞏固現金流,並期望與投資方的戰略合作能夠推動企業良性發展。
  • 米哈遊三年上市之路「崩壞」,已撤銷IPO申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米哈遊三年上市之路「崩壞」,已撤銷IPO申請排隊三年,米哈遊的上市之路以「崩壞」告一段落。據證監會網站最新公示,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哈遊」)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
  • 山東高速孫亮:集團發展堅持走資本運作之路
    山東高速孫亮:集團發展堅持走資本運作之路2015-10-09 16:06 來源:膠東在線 [大 中 小]  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國資委主辦的「創新發展看魯企」集中採訪報導活動走進山東高速集團,16家中央及省內主流媒體就集團資本運作有關情況採訪了山東高速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孫亮。
  • 上市僅4年,就關閉了3000家門店,還負債11億,晉江鞋企瀕臨倒閉
    難道,國產鞋服品牌註定要走上這樣的衰敗之路嗎?就在 今年的10月16日晚間,瑞銀證券發布了一則公告,宣稱上市公司貴人鳥及其相關責任人員已經被上交所通報批評並且宣告了監管注意事項,希望廣大投資者一定報保持警惕,謹慎投資。
  • 2020年資本市場掀起「青島潮」 12家企業衝擊IPO成功創歷史新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金瞳 青島報導  2020年,青島市共計12家企業衝擊IPO成功,其中酷特智能、威奧軌道、高測股份、森麒麟4家企業先後過會並實現首發上市,冠中生態、海泰新光、德固特、德才裝飾、徵和工業、達能環保、百洋醫藥、海泰科等8家公司過會待發,年內新增過會企業數量創歷史新高。
  • 百麗二度上市 伴80%負債率 高瓴資本砸下的302億元 暗藏危與機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11月至今,已有至少15家港股上市公司宣布將私有化,完成私有化退市的公司至少有10家,這些數字都創近年新高。而2010~2018年,港股共有43起私有化案例,其中成功私有化的有35家。上市公司私有化之後,除個別公司選擇短期內不再上市外,大部分公司都會謀求實現公司的轉型、拆分、整合後重新上市。
  • 民宿平臺資本潮高峰已過,誰將成為上市第一股?
    2018年7月,楊昌樂在接受36氪獨家專訪時曾提到,途家可能會在2019年末IPO。不久前途家CEO楊昌樂談及公司上市計劃時表示,目前已在準備狀態,應該不會太久,未來可能在海外上市。
  • 小天鵝火鍋關閉成都多家門店 何永智這樣回應
    小天鵝火鍋創始人何永智在離開10年後,於今年8月宣布回歸。近日,何永智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將從經營、口味、模式等方面進行革新,並決定在近期內關閉成都部分不符合新模式定位的門店。小天鵝關閉成都多家門店9月25日中午,成都商報記者分別來到小天鵝火鍋牛王廟店、春熙路店。
  • 摩根史坦利資本國際公司宣布,新增12個中國指數
    該草案沒有具體提到反對保護主義的努力,但20國集團重申其2017年的貿易立場。草案稱,20國集團承諾不會出現競爭性的貨幣貶值。草案指出,目前是自2010年以來最廣泛、最同步的全球經濟增長。草案顯示,加密貨幣會增加逃稅、為恐怖主義融資的擔憂。20國集團將需要多邊響應。這或許意味著,加密資產對金融穩定性的威脅可能正在促成全球範圍監管的到來。
  • 和府撈麵完成4.5億元D輪融資 年底總門店預計達到310家
    這是時隔一年之後,和府撈麵再獲資本加持。此前2019年7月,和府撈麵宣布C+輪獲得2.15億元融資;更早以前的2017年、2016年、2015年,和府撈麵分別完成C輪1億元、B輪5000萬元,以及A輪3000萬元融資。除A輪投資方為武漢眾合創投資、網聚投資外,和府撈麵均未對B、C輪投資方做出披露。   和府撈麵股東陣容頗為豪華,絕味食品、餓了麼等均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