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來的桿秤,中間藏著很多你忽視的學問

2020-12-19 攝影拾遺

如果你平常去超市或農貿市場買菜、買水果,或多或少都會注意到稱東西的電子秤,或許在你的腦海裡,已經不會再想起我們父輩及他們以前的時代所使用的桿秤了。我記得在我小時候,家裡還有一把木桿秤,好像最重能稱三四十斤。

你知道嗎,這種桿秤已經有千年多歷史了,雖然時代的發展,如今已幾乎無人使用,但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來的這種桿秤,中間藏著很多你可能都不曾注意到的學問。

比如,在古代,我國的度量衡採用的是十六兩進位的,即一斤等於十六兩;直到解放後才改成十兩進位的,然後一直沿用至今,即一斤等於十兩。知道了這一點,「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就不難理解了吧。

因為這種十六兩進位的度量,所以古代的槓秤在秤桿上有十六個刻度,每個刻度代表一兩,每一兩都用一顆星來表示,即秤星。「秤星」又藏著很大的學問,一共十六顆星,由北鬥七星、南鬥六星以及福、祿、壽三星組成。

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這七顆連起來形似古代舀酒的鬥形。南鬥六星由天府星、天梁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組成,外形也像鬥杓形狀。古人認為「北鬥主死,南鬥主生」。

另外的福、祿、壽三顆星,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如果做生意的人給顧客稱量貨物少給一兩,則缺「福」;少給二兩,則表示既缺「福」還缺「祿」;少給三兩,則「福」「祿」「壽」都缺。這表達了人們對誠信經營理念的支持態度,人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存有敬畏之心。

而這些秤星的顏色,採用的是金黃色或白色的,不能用黑色,意思是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

「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稱砣是老百姓,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你就是定盤的星……」這是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相信大家不陌生,朗朗上口的旋律。歌詞中提到的桿秤上的「定盤星」也是很有學問的,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桿秤上,定盤星看上去比其它的秤星要大一些,它是秤桿上的第一顆星,把秤砣掛在這裡剛好可以與空的秤盤重量平衡,相當於桿秤的零刻度。所以,一把桿秤好不好,關鍵就看能不能選準定盤星,只要確定好了定盤星,這把秤就做成功了一半。

後來,人們也把「定盤星」引喻為事物的準繩,比如宋代理學家朱熹有首詞裡就有「記取淵冰語,莫錯定盤星」的詞句。

還有,桿秤上手提的「繩紐」,古人取了個很文學的名字,叫做秤毫;寓意在秤東西的時候要明察秋毫,不可粗心大意。

你看,一把小小的桿秤,其間隱藏著多少古人的智慧和願望。雖然如今幾乎沒人使用了,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仍然值得我們銘記。

相關焦點

  • 小秤桿蘊含大文化 鄭州男子收藏桿秤15000餘(圖)
    對桿秤痴迷的他認為,小小秤桿蘊含著公平公正、福祿壽等諸多文化,蘊含做人做事理念,這些藏品最終、最好的歸宿是國家,目前他希望能辦一個大型展覽,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傳承傳統文化。  6月13日,在鄭州市南郊一個藏館,記者見到了任澤新的藏品。只見幾十平方米的房間,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桿秤和秤砣,長短不一、大小各異,讓觀者眼花繚亂。
  • 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
    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奇大本營」,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關注小編的每天動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清明節祭祀要磕頭?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而上墳是清明節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五千年傳統文明。
  • 一柄桿秤,五代傳承丨探訪紫陽街最有年頭的桿秤店
    「不識秤花 難以當家」曾經使用桿秤是衡量主婦當家能力的入門標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家家戶戶裡都備有一桿秤是主要的稱量工具>長輩們往往要教兒孫從小認識秤花隨著電子秤的流行,手工桿秤漸漸沒了市場而會看秤用秤的,幾乎都是爺爺奶奶輩了年輕人幾乎目不識秤花一柄桿秤,五代傳承木桿秤都是手工製作,會這手藝的師傅已不多,年事普遍頗高,蔡雪貞就是其中一位
  • 在農村即將消失的行業,桿秤製作
    在大集的一個農村家用工具攤上,有位面帶慈祥的老人,正在賣幾樣農村常用的家用工具,有掃帚、箅子、籮、筢子還有這種桿秤,感覺桿秤很少有賣的了,仔細攀談起來,老人讓我坐下,互相問好,知道是同姓,一家人。由於桿秤不如原先賣的多,現在不得不再賣些其他家用工具增加收入。
  • 桿秤的秤砣上有個圓形白色的金屬塊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桿秤是古老的重量衡量計量工具,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中華古老文化的精品,至今在農村廣泛使用,是攜帶方便,使用簡單,精準衡量,深受農民朋友們的喜愛。桿秤在農村任何地方使用都非常實用,比現代化電子秤和機械秤重量輕、體積小、搬動方便等等特點,所以很難被現代化衡量器具所代替。
  • 即墨制秤人30年製作4萬支桿秤,手藝無人傳承
    原標題:即墨制秤人30年製作4萬支桿秤,手藝無人傳承即墨制秤人30年製作4萬支桿秤,手藝無人傳承12-14 16:44 孫連勇說,他從16歲就跟著父親學習制桿秤手藝,30年來也經歷過桿秤的輝煌和衰落。「上世紀80年代後期經濟迅速發展,商品交易增多,桿秤製作也非常紅火。」孫連勇說,那個時候桿秤需求多,他一個月製作桿秤就能賺300多元,趕上光景好的時候一個月最多能收入500元,比當時工廠工人的工資要高出許多,他最多的時候一年能銷售2000支桿秤。
  •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
    老祖宗的識人術:教你2句「以貌取人」的口訣,八九不離十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以貌取人」到底是否靠譜,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且個人的前後說法也不一致。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其實不難發現有很多這樣的情況,聊得來的人,總是熱得快也冷的快,情誼就像是曇花一現一樣,反觀那些看起來不好相處的人。往往外表下面藏著一顆真摯而又固執的心,所以和這樣的人交往接觸,要麼根本不會成為朋友,一旦成為朋友,那麼絕對可以是長久的。就像感情,也是同樣的道理,那些不輕易喜歡一個人的人,一旦喜歡上了某個人,那就是一心一意的。
  • 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不能忘了,淘麥!你的老家怎麼稱呼呢?
    說到淘麥一想到的就是北方地區,安徽省山東省以北的地區可能見過淘麥的人會多一些,安徽省以南就沒有淘麥這一說了,這可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會的人多數是老一輩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到90,00後就完全不會了,這門手藝就算是銷聲匿跡嘍。
  • 老祖宗留下來的養花諺語,真準!
    咱們中國博大精深,愛養花更是從古時候就傳下來了,除了名家們口口相傳的詩句,還有老祖宗傳下來的養花口訣,時至今日,這些口訣依然特別有用!咱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老祖宗的智慧吧!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因為這句俗語,很多人都不喜歡在大門前栽種竹子,這是為啥呢?
  • 一桿秤,掂量的全是天地良心
    天地之間有桿秤,   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   桿秤子呦挑江山,   你就是那定盤的星......   這幾句話,是 《清官謠》中一段唱詞。可見,「桿秤」的形象與分量。   桿秤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堪稱「國粹」,由秤桿、秤砣、秤盤組成。秤桿叫權,秤砣叫衡。
  •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老祖宗給男人的忠告,莫忽視
    為此,古人做出了這樣的總結:「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裡面藏」。但是,酒這種東西,少喝可以活血化瘀,能結交八方友人;若你是多喝兩口,可能就開始「豪言壯語」,酒品差一點的人更會在酒桌上得罪人,得不償失。 古往今來,更有很多人因為喝酒,導致夫妻關係不和睦,家庭支離破碎。更別說,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因為喝酒出現車禍、猝死的事件頻頻發生。
  • 一桿秤上的百年刻度
    不過,真正令熊氏桿秤聲名鵲起的是因電視臺在永川舉辦的一場晚會,熊德興被邀請在節目現場展示了自己製作的桿秤。從此,眾多遊客紛紛慕名前往永川松溉古鎮,想一睹這門活了上百年的手藝。在電子秤未出現之前,桿秤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計量工具。熊德興說,一桿看似平常的秤,工序複雜,做好它至少需要23道工序。
  • 桿秤是怎麼做出來的?南渝中學的這道手工作業學問原來這麼大
    本周,重慶南渝中學舉辦了「南渝中學初2021級自製桿秤精度大賽」,比賽現場,孩子們通過反覆測試,用自製的桿秤稱量質量未知的物品,並與高精度電子秤所秤結果進行對比,檢驗自製桿秤的準確度。南渝中學初二年級物理備課組組長劉安剛老師告訴記者,假期讓學生製作了浮沉子,如今又來比評自製的桿秤,目的是要讓這群00後的孩子們知道,桿秤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 近3米大桿秤你見過嗎?
    桿秤退出歷史舞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現今市場上雖不多見,影視劇裡倒也是常見道具,許多人並不陌生。但是杯口粗、兩人多高的大桿秤,誰見過?11月4日,記者在鄭州高新區池北路一家民俗藏品店,算是看了稀罕。這桿秤,秤桿長2.94米,直徑7釐米,最粗的位置「腰圍」23釐米,自重30多斤,起步稱量200斤的大桿秤,終極稱重刻度600斤。秤桿頭部有4圈銅箍環,掛秤鉤的繩子已斷,僅留棕繩線頭。下方有星星點點金屬鑿嵌的4個文字,因年代久遠已難以辨識,其中兩字似是「豫」字和「升」字。秤桿木質堅硬,應為紅木或楠木。
  • 近3米大桿秤 你見過嗎?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申子仲桿秤退出歷史舞臺的時間並不算太長,現今市場上雖不多見,影視劇裡倒也是常見道具,許多人並不陌生。但是杯口粗、兩人多高的大桿秤,誰見過?11月4日,記者在鄭州高新區池北路一家民俗藏品店,算是看了稀罕。
  • 女孩子若是喜歡你,這些地方可能想藏都藏不住,很多直男不懂!
    女孩子若是喜歡你,這些地方可能想藏都藏不住,很多直男不懂!戀愛也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問,誰也不敢說自己是個戀愛高手,因為每一段感情的開始和結束都是沒辦法輕鬆掌握的。現實生活中,許多男生一單身就單了二十幾年,這類男生被稱作「直男」。
  • 冷知識之「桿秤」
    桿秤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桿秤是一種以前常用的衡量工具。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這期小微帶大家聊一聊桿秤的冷知識。桿秤分秤桿,秤砣,提紐幾個部分。秤桿叫權,秤砣叫衡,權衡一詞就是從秤桿這裡出來的。桿秤的杆上小星叫定盤星,也叫準星。杆上的準星十六錢等於一兩,十六兩等於一斤。十六進位制,十六個準星是古聖人給定的。前七個準星代表北鬥七星,意在告誡人們用秤時心中要有方向,不可貪財迷錢,明辨是非。
  • 桿秤:關於桿秤的一些知識,你了解嗎?秤桿上的星星代表著什麼?
    其實,在以前,這種桿秤用途很大,因為很多農戶都是用賣農作物提高收入,所以存在買賣就必須用到秤了,桿秤方便小巧,深受古人喜愛。桿秤構成桿秤實際是上利用了槓桿原理。在一根木頭杆上安裝一根吊繩作為支點,一邊掛上重物,一邊掛上秤砣,當兩邊水平以後,就可以稱出來物體的重量。
  • 老祖宗留下來的話你別不信
    古人很重視十二生肖這個說法,這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也許有的人不相信這其中的玄學,覺得是封建時期的一種迷信思想,但能流傳至今總歸是有點道理在裡面的,畢竟古人的智慧是我們現代人無法超越的,多多少少還得注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