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西陵區:打造「黨建主導型」城市小區治理新模式

2020-12-13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新時代」,從社會歷史進程的角度看,核心表現是城市時代;「城市治理赤字」,從治理體系的角度看,重點在於社區層面之下最基層、最薄弱、最民生的組織——「小區層面」的源頭治理。

宜昌,是湖北省唯一的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西陵區,是宜昌的中心城區,轄區常住人口近60萬,佔城市人口的50%。「服務經濟主導、城市化進程加快、市民社會主體」的城市特徵,是西陵區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如何順應城市規律,讓黨的組織體系建在源頭、落地生根?如何發揮城市黨建的引領作用、通過黨建帶動城市治理全面創新?如何讓城市的黨員帶領市民共同參與城市治理、破解「城市病」?

帶著這樣的思考,從2016年初開始,西陵區創新城市基層黨建方式,以「黨建主導型」業委會建設的小區治理為抓手,通過黨建引領,搭建「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的三方聯動平臺。全區共有277個小區,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業委會組建率達到了100%,成為了全國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心城區唯一實現了「業委會100%覆蓋」的單位。

一、背景與起因:釐清城市黨建與城市治理的關係的「四大困惑」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

2017年底,我國的城市化率達到58.2%。據分析,到2040年,我國的城市化率將上升到75%。然而,我們的城市治理模式卻跟不上城市化時代的步伐,城市黨建引領城市治理創新面臨著「四大困惑」,值得重視和思考:

(一)從黨建源頭看:城市黨建的源頭是「社區」還是「小區」?

社區的屬性,本應是基層群眾性的自治組織。但是,在基層實踐中,社區卻完全成了從屬於街道組織之下的「第6級政府」,人、財、物都來自公共財政的保障,行政「色彩」遠遠大於自治「色彩」。

自從2007年《物權法》頒布以來,小區已成了最基礎的「城市法定細胞」,理應發揮「源頭作用」。小區之上是社區,小區才是市民和黨員全天候生活宜居的主陣地。

當前,城市黨建的源頭,提法上一直停留在「社區」,而沒有下沉到「小區」。面對散落在小區、樓棟的自管黨員和在職黨員,社區黨組織總感覺懸在小區之上,完全形成了「架空層」。

實踐證明:社區黨建再怎麼「高大上」,還是走不進小區、走不進家庭、走不進市民。城市基層黨建的「真正源頭」,在於把黨組織延伸到小區、延伸到業委會,使之成為一個重要的前沿堡壘。

(二)從作用發揮看:黨員在群眾中是「亮身份」還是「躲貓貓」?

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黨員,始終生活在群眾中,日常生活要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要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要挺得出來。

但是,城市居民身處「陌生人社會」,人際不熟、人心不通、人情不深。如何組織居民、發動市民,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先站出來」。然而,現實中回到小區生活的黨員,敢不敢亮出身份、零距離地服務居民呢?值得我們深思。

作為一名合格黨員,無論走到哪裡,就應該自覺地「亮身份」,不能當群眾的「尾巴」,與群眾「躲貓貓」。

(三)從黨員管理看:黨員的先進性是在「8小時內」還是「8小時外」?

黨員,作為黨的肌體的「細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事關黨的形象。

對於在職黨員來說,在工作的8小時之內,都在單位黨組織過組織生活,自覺接受日常教育和監督管理,保持了黨員的先進性。8小時工作之外,在職黨員回到小區生活,身份是業主,由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

黨組織如何破除時間管理限制?黨員怎樣持續保持先進性?這就需要織密黨的組織體系,在小區建立臨時性的黨組織,把全體黨員組織起來,參與到小區建設、引領小區自治、服務小區群眾上來。

(四)從城市治理看:城市基層黨建的作用是「倡導」還是「主導」?

解決「城市治理赤字」的支點是小區自治,小區自治最根本、最有效的平臺是法定的業委會。

1991年,深圳市羅湖區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業委會。然而,歷經27年的實踐發展,全國業委會的組建率僅為34%。為什麼業委會組建如此之難?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法定程序複雜,不亞於社區「兩委」的換屆;其二,居民的參與熱情低。業委會組建處於一種自主自發的狀態,缺乏一個高效的組織者、引領者。

創新城市治理,最核心的是要加強黨的領導,依靠城市基層黨建來主導業委會的建設。

二、做法與經過:創新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的「三大行動」

城市黨建的組織體系建設,基礎在街道社區、源頭在居民小區。

2016年以來,我區創新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三大行動」,建強小區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夯實小區黨組織堡壘,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一)推進「把支部建在小區上」,優化基層組織網絡

堅持將組織體系建設的觸角延伸到小區、覆蓋到樓棟,以小區為單位,以涵蓋小區內居住的全體黨員為主體,在277個小區全覆蓋組建「小區黨支部」,把黨的力量由社區向居民小區下沉,形成了上連街道社區、下連業委會和黨員的組織體系,實現了黨的組織向小區、家庭、居民個人的領域覆蓋。

(二)推進「黨員責任區閃光行動」,激發黨員示範作用

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重點,是把黨員組織起來、群眾動員起來。我區提出要像「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一樣,劃分出黨員「責任區」5179個,發動6837名黨員在「8小時外」帶領所居住的小區居民參與服務,支持業委會組建,僅用一年半時間,實現了277個小區業委會組建全覆蓋,其中有黨員的業委會佔82%。

(三)推進「黨建主導型業委會建設」,凝聚小區治理合力

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創新,加強城市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我區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建立「小區黨組織+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的黨建主導型小區自治平臺,完善「1+4+N」工作體系,通過整合各類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小區自治,逐步構建起了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逐步探索了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路徑。2017年以來,通過整合資源、多方籌資2693萬元,有效化解了「小區停車難、社會治安難、環衛管理難、鄰裡關係難、電梯管養難」等突出問題585件。

三、成效與反響:夯實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五大工程」

我們以小區業委會為支點,堅持「結構性」探索,積極打造社區自治的「城市版」;堅持「基礎性」探索,積極打造城市社會的「主體版」,堅持「源頭性」探索,積極打造城市黨建的「現代版」,構建了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的社區治理路徑,逐步破解了城市化進程中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所面臨的難題。

(一)建設基層黨建的「源頭工程」,逐步破解了城市黨建中的「前沿堡壘」難題

我區按照「把支部建在小區上」的思路,以街道社區為主導,推動小區「臨時黨支部」全覆蓋,將黨員力量從社區再下沉一級,把小區內自管黨員和在職黨員全部納入支部管理,形成了「街道—社區—小區」的組織鏈條,切實把組織的觸角沉到小區,黨的工作落到小區。

比如:2017年7月,龍騰佳苑小區業委會換屆後,由於小區黨員較多,為了更好的推動工作,成立了小區黨支部。支部一班人經過多方協調,建成全區首個面積達140平米的小區黨員群眾活動中心、改建可停放百餘輛車的停車場,組建了3支黨員先鋒隊,團結小區140多名黨員在「黨員責任區」中發揮作用。正如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市檢察院幹警王超同志所說:「我們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自信、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願景、共同的夢想,都來自於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二)建設小區自治的「支點工程」,逐步破解了城市居民的「組織化」難題

我區以住戶家庭為基點,以小區為單元,以社區、街道為紐帶,實施「業委會組建100%覆蓋工程」,277個小區業委會網絡了家庭9萬個、市民近30萬人,城市居民被全面地、高效地「組織化」。

比如:嘉明花園小區就在區政府大樓對面,長期以來無人管理,亂搭濫建、圈建菜園、停車難、排汙堵塞……2016年初,嘉明花園小區籌備組挨家挨戶敲開「門」,廣泛宣傳發動。6月,小區投票選舉組建業委會。組建後,迅速組織居民開展協商議事,小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引進物業公司,出臺《小區改造方案》《小區拆違通知》,施工隊進場改造……短短一個月內,264戶居民主動交納了27萬多元的小區改造費和物業管理費。11月,一個全新的小區呈現在業主眼前:停車有序、小區環境整潔、物業管理規範,面貌煥然一新。

(三)建設基層民主的「平臺工程」,逐步破解了城市治理體系中的「基層民主路徑」難題

我區依託業委會建立社區協商議事會,組建了277個業主協商議事會、73個居民協商議事會。按照「事前協商突出徵求意見、事中協商突出達成共識、事後協商突出跟蹤反饋」的原則,大力推行「2+N」「5+N」五步協商法,採取「線上+線下」的協商方式,將協商議事會開到業主家中、開到小區門房、開到協商事項現場,變會上「說」為實地「看」、現場「議」,實現了多元協商、相互銜接。

比如:土街頭小區有盲人90多名,分布在10個盲人宿舍單元。由於沒有物業管理,進出大門「無人管」,經常有小偷「光顧」擾民。社區就治安問題召開了「居民協商議事會」,居民投票形成決議:通過自籌資金3萬元,惠民資金配套2萬元,安裝單元防盜門、治安監控設備、大門升降杆,發動小區黨員義務巡防。從此,小區沒有發生過盜竊等治安事件。

(四)建設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逐步破解了城市的「陌生人社會」難題

我區堅持以小區業委會為紐帶,發動居民參與民主議事、文體活動等,引導居民和睦鄰裡關係,拉近「陌生人」之間的感情,促進樓上樓下、街坊鄰居「一家親」。

比如:2016年3月,廖家臺社區美岸長堤小區在組建業委會後,接連舉辦了「結婚證書曬家風·兩學一做展風採」居民鄰裡節、「喜迎十九大·家庭同心圓」家庭文化節兩場大型活動,吸引600餘名居民積極參加。通過這些活動,讓「陌鄰」變成了「睦鄰」,培育了社區良好的「家庭家風」文化。

(五)建設城市治理的「細胞工程」,逐步破解了小區「城市病」難題

我區以業委會為載體,引導組織社區居民自助管理、自我服務,多方籌集資金2693萬元,有效化解了「小區停車難、社會治安難、環衛管理難、鄰裡關係難、電梯管養難」等突出問題585件,有力推進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落地生根。

比如:新世紀廣場小區,是一個商住混合型小區。2017年4月,因物業公司服務管理不善,小區部分高層電梯老化陳舊,電梯最長停運時間曾達22天,極大地影響了小區業主的正常生活。在街道、社區的指導下,小區業委會先後召開6次業主代表會議,積極討論協商,達成廣泛共識,最終136戶業主「眾籌」120萬元對電梯進行了更換維修。

四、經驗與啟示:築牢城市黨建基層組織體系的「五個堅持」

建強黨的組織體系,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活動方式,全面夯實城市基層黨建源頭。通過近年來我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抓好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關鍵是要牢牢把握「五個堅持」。

(一)堅持把黨建資源由「碎片化」整合為「一體化」

要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按照「區級統一組織、融合推進,街道承接落實、統籌整合,社區共駐共建、兜底管理,小區多元參與、源頭治理」的方式,吸納整合「區屬資源、轄區資源、聯區資源」,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二)堅持把黨組織的觸角由「城市社區」延伸到「居民小區」

著眼於居民小區這個基層單元,把「支部建在小區上」,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把黨的組織向居民小區延伸,把黨的工作向居民小區覆蓋,把黨的力量向居民小區下沉,在小區匯集形成黨建「微綜合體」,建強城市基層最前沿的戰鬥堡壘。

(三)堅持把黨員先進性由「8小時以內」拓展到「8小時以外」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像「農民種地、工人做工」一樣,為黨員劃分「責任區」,創新開展「黨員責任區閃光行動」,推動「在職黨員回小區」,發動黨員在8小時以外、在居住小區發揮作用,發動居民主動參與小區自治,讓黨員生活在群眾中。

(四)堅持把黨群關係由「單兵作戰」轉變為「共建共享」

以「黨建+」為紐帶,按照「黨建搭臺、部門唱戲,基層統籌、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緊扣「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三大關鍵環節,把黨員與群眾緊密聯繫起來,推動轄區各領域黨建同頻協作、優勢互補。

(五)堅持把「城市基層黨建」融入到「城市治理體系」

樹立「一盤棋」戰略思維,積極應對城市治理赤字,把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基層治理融為一體,大力推動黨建主導型業委會建設,構建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小區業委會為主導,居民為主體,多方參與、良性互動的小區治理架構。 

相關焦點

  • 宜昌市西陵區:富麗小區開展「環保綠色生態」小區創建活動
    為推進生態文明進程,建設美麗宜昌,加強社區環境管理與建設水平,提升廣大群眾生活質量與人居環境,進一步提高全民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度、參與度和滿意度,7月19日上午,西陵街道鐵路壩社區聯合宜昌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西陵區西陵街道辦事處、富麗小區業委會、玉鑫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聚光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 巧聚合力暖民心 : 看西陵區婦聯如何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中央政法委正式將宜昌市納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區(第1期)名單」。作為黨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婦聯組織的使命所系,職責所在,也是優勢所在。按照省市婦聯關於深化婦聯組織建設實施「破難行動」的要求,近幾年來,西陵區婦聯縱深推進婦聯改革,大力培育和扶持女性社會組織發展,有效延伸婦聯工作手臂,充分整合社會力量為婦女兒童家庭服務,探索出婦聯組織引領女性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路徑。
  • 廣西貴港:創建小區黨建「紅色一家」 探索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城市小區是城市的基本細胞和活躍區域,也是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領域,迫切需要加強小區黨的建設,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於城市小區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城市小區社會治理創新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城市小區黨建仍有空白,小區治理缺少「主心骨」。
  • 2020年宜昌市西陵區事業單位教師招聘76名公告
    為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滿足宜昌市西陵區教育系統事業單位用人需求,進一步促進西陵教育優質健康均衡發展,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暫行規定》(人事部令第6號)、《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的通知》(鄂人社發〔2020〕10號)精神,結合宜昌市西陵區教育系統事業單位編制、崗位空缺情況及工作需要,經中共宜昌市西陵區委
  • 湖北武穴:如何做好城市小區黨建工作?李新橋現場點評!
    他對御江半島推進黨建與平安小區創建工作的做法表示肯定。對此,吳願明對陪同檢查的御江集團總經理李政撐說,御江集團不僅製造了幸福的房子,而且打造了平安小區「武穴樣板」。近年來,武穴市住建局黨組和武穴辦事處黨委齊心協力抓黨建,激活城市小區黨建發展新動能,新引擎。吳願明與住建局局長郭丹東一邊看一邊暢所欲言。
  • 西陵區關於表揚第二批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
    附件:西陵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個人第二批表揚名單中共宜昌市西陵區委 宜昌市西陵區人民政府2020年3月30日附件西陵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貢獻單位和個人第二批表揚名單葛洲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宜昌弘洋物業西陵分公司宜昌索源物業有限公司宜昌本色現代城市服務有限公司宜昌市美源物業有限公司宜昌市坤發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湖北金峰潤澤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六定」保障18萬居民生活物資供給
    2月5日,家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葛洲壩街道長虹小區的居民餘宏福在小區門口拿到新鮮蔬菜,給清波路社區網格員孫春莉發去微信表示感謝。從2月4日起,西陵區對「再隔離」中的葛洲壩片區243個小區實行「戰時機制蔬菜專項配給」。在西陵區商務局牽頭下,轄區五大商超與片區三個街道「點對點」對接,居民套餐「訂單」,確保新鮮蔬菜送至小區,保障片區18萬居民的基本生活。
  • 宜昌市西陵區倡議長江沿線11省市市民爭做「長江守護人」
    人民網宜昌6月6日電 「我是長江守護人,做保護長江的捍衛者……」日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舉辦第二屆「生態市民日」活動,「長江守護人」講述守護長江的故事,向長江沿線11省市發出「爭做『長江守護人』共圓美麗中國夢」的倡議。
  • 中醫藥助力湖北宜昌西陵區「硬核」抗疫
    疫情防控期間,湖北宜昌市西陵區515個小區超7成居民領取了社區發放的中藥口服湯劑或煙燻包。據了解,自2月5日西陵區啟動中藥「一燻一服」預防措施以來,西陵區新冠肺炎感染率持續下降。截至目前,累計為轄區60萬居民免費發放中藥37.7萬份,充分彰顯了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的「中醫力量」。
  • 宜昌市西陵區政務服務大廳搬遷公告
    宜昌市西陵區政務服務大廳搬遷公告 2020-12-0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桐城市:黨建引領凝聚城市基層治理合力
    近年來,桐城市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為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著力構建組織聯結、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互聯互動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2020年,桐城市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該市將城市黨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建立市、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制定《關於加強黨建引領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的意見》《關於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實行社區網格化提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的實施意見》等「1 3」總體方案,組建街道大工委,將駐區單位、非公組織、物業公司等黨組織負責人吸收為兼職委員,形成街道黨組織為核心、駐區單位踴躍參與、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大黨建格局
  • 湖北宜昌:西陵區首屆城區民俗音樂會舉辦,湖南來人幫場
    怪奇公社(劉洪進)湖北宜昌訊:2019年11月23日下午,湖北宜昌市,西陵區首屆城區民俗音樂會暨第四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啟動儀式,在宜昌市中區城區濱江公園舉行。200多民間文藝家載歌載舞,上千宜昌市民觀看。
  • 宜昌市西陵區第四個「生態市民日」聚焦中醫藥文化
    西陵區為每位在校學生配備「健康副校長」,首批聘自宜昌市二醫院的9位「健康副校長」走進校園,每周為學生講授健康知識。西陵區教育局編制了《衛生健康知識讀本》,涵蓋四季保健、日常生活好習慣和中醫藥知識普及等內容。「中醫健康服務地圖」更是全省首創。地圖涵蓋了轄區120家中醫機構和131家中藥藥店的地理位址、服務信息,幫助市民朋友便捷獲取健康服務。
  • 圖文:宜昌市西陵區街道將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
    湖北日報訊 22日,19歲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屈桂林在街道電子閱覽室查閱高考的相關信息。宜昌市西陵區夜明珠街道地處城鄉接合部,為了方便轄區參加高考的農民工子女及時查閱高考信息,街道將電子閱覽室免費開放,並聘請大學生志願者幫助他們填報志願。
  • 湖北宜昌:西陵區解放路社區抗「疫」一線的家庭協奏曲
    李琳的老公王先全是宜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黨員,接到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的通知後,夫妻倆在第一時間向所在西陵區解放路社區報到。由於社區存在許多老舊雜居小區,管理難度較大,他們倆最多一天要值守三次。截至29日,夫妻倆已參與值守38次。為了讓子女安心參與值守,李琳的母親獨自包攬了所有的家務,女兒也很乖巧懂事,還製作了手抄報為全家人加油鼓勁。
  • 宜昌市西陵區啟動醫務人員獻血月活動
    西陵區醫務人員主動獻血。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餘華蓉、何敏)在春節來臨之際,為緩解當前臨床用血緊張的狀況,保證宜昌市醫療衛生單位的臨床和急救用血,1月14日,西陵區衛健局聯合宜昌市中心血站啟動了西陵區衛健系統醫務人員無償獻血月活動,及時為血庫增容。
  • 湖北三所優質的獨立學院,一所創辦於2000年,位於:宜昌市西陵區
    #湖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湖北三所優質的獨立學院,都屬於本科院校,學校分別位於:武漢市、襄陽市、宜昌市,且創辦時間都不長,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學校,或者正在就讀的學校。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學校創辦於:2003年6月,是一所民辦理工類大學,學校校址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學校佔地面積約:1000多畝,有專任教師約:840餘人,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近:1萬餘人,開設本科專業:17個,專科專業:16個,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 38萬包中草藥,築起宜昌市西陵區抗疫防護堤
    楚天都市報記者翟方 通訊員翟雪蓮西陵區,是宜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宜昌戰疫的風暴眼、主陣地。59平方公裡國土面積,常住人口達54萬,人口基數大、密度大。返漢人員1.4萬人。疫情爆發之初,日新增確診病例一度佔全市一半以上。
  • 湖北宜昌西陵區學院街道:社區青年匯 打造青少年服務平臺
    【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湖北宜昌、青年社區組織工作、把握青年需要、宜昌市首家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學院社區青年匯 為進一步強化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創新的實效性,發揮社區這一聯繫青年的終端載體的作用,切實服務青少年學習、娛樂、健康、
  • 西陵區即將新增多個養老機構!
    1月5日 原宜昌市商業學校 和葛洲壩旅遊學校的 兩個養老綜合體示範項目 標誌著亞行貸款湖北宜昌市養老綜合服務示範項目及PPP示範項目,進入正式實施階段,比亞行預計開工時間提前近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