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區羅集鄉:「三統」作戰,合力攻堅災後重建

2020-12-14 大皖圖攝

今年入夏以來,地處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遭受了百年一遇的嚴重洪澇災害,7200名群眾被迫遷安轉移,16000餘名群眾受災,48000畝農田被淹,直接經濟損失達2.2億元。面對突如其來的雨情、汛情、災情,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區委統戰部等8個部門的直接結對幫扶下,羅集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110餘名鄉村幹部全面實行「三統」作戰,搶抓災後家園重建、生產自救工作。

一是統一指揮調度,列出重建「任務單」。7月25日,洪水逐漸退卻後,該鄉迅速成立了以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災後重建指揮部,其他黨政分管領導分別牽頭災情實地核查、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搶修、衛生防疫消殺、農業生產恢復、醫療衛生服務、後勤物資保障、新聞信息宣傳、綜合協調聯絡、群團志願服務等10個工作小組,列出重建任務清單。

二是統分結合推進,排出重建「時間表」。按照「發動群眾自建、鄉村統籌共建、部門出力幫建、社會力量援建」的方式,排出災後重建的「時間表」。鼓勵群眾積極開展本村本戶的衛生防疫消毒、垃圾清掃清運、生產生活恢復等;攜手抓好災區、災民的水、電、路、網等基本生產生活保障;搶修水毀工程、扶持種養殖大戶生產恢復等,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進一步減緩了鄉村災後重建的壓力;積極引導爭取協調有能力、有意願的社會力量參與災後援建工作。截止目前,已有100餘家企業和40多位愛心人士參與到災後援建工作當中來。

三是統籌整合資源,搶出重建「加速度」。對照「先急後緩、先面後點、先易後難」的原則,該鄉統籌各方力量,整合農業、水利、林業、交通以及社會資源,精準實施災後重建,搶出「加速度」。集中力量「大兵團作戰」作戰,在受災嚴重的儲渡村、華城村,該鄉集結了數十臺專業機械、200餘名專業人員開展災後垃圾清掃清運、衛生防疫消殺工作;分層分項「靶向作戰」,針對迫在眉睫的農業生產恢復問題,該鄉組織了16支黨員先鋒隊、18隻農機服務隊分赴全鄉15個村居開展補種保收工作;總攬全局「大會戰」,全鄉15個村居的人居環境整治、水毀工程修復、受災企業復工等工作都已在統籌計劃下全面啟動實施,人居環境整治鄉級擂臺賽、美麗鄉村建設等中心工作也都在同步進行中。

截至目前,羅集鄉已直接經濟投入1000餘萬元,投入各類勞動力26000餘名、各種機械400餘臺全面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全鄉幹群合力攻堅下,120餘處水毀工程修復如初,全鄉水電基本暢通,災區、災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特約通訊員 汪鵬)

相關焦點

  • 裕安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陳傳忠赴羅集鄉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裕安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陳傳忠赴羅集鄉檢查指導防汛工作
  • 裕安區羅集鄉:脫貧路上的一抹「志願紅」
    2020年為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克服疫情影響,更好地落實好各項扶貧政策,高質量取得疫情防控戰和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今年以來,裕安區羅集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志願者多次開展扶貧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打贏「雙戰」注入強大動力。
  • 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自4月中旬開始,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堅持「脫貧攻堅」為第一中心工作,組織宣講隊赴全鄉15個村居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大宣講。據悉,該鄉在開展全面宣講的同時,各村(居)自行開展的「板凳會」「圓桌會」也取得了實效,不僅密切了幹群關係,也提高了脫攻堅政策在村組莊戶的知曉率。
  • 裕安區羅集鄉:美麗鄉村有「顏」又有「涵」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把美麗鄉村民生工程建設當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精心統籌謀劃、加快項目推進、提升文化內涵,全面推動美麗鄉村再升級。
  • 裕安區羅集鄉:服務「地攤經濟」,讓民生更有溫度
    裕安區羅集鄉:服務「地攤經濟」,讓民生更有溫度
  • 裕安區人大赴羅集鄉督查扶貧工作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6月28日上午,裕安區人大葉慶和副主任帶隊赴羅集鄉開展扶貧督查,葉主任一行先聽取了羅集鄉2018年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匯報,隨後分組對慄樹村、儲渡村、陳墩村、羅集村、楊公村五個貧困村貧困戶進行了入戶抽查,詳細了解了扶貧政策落實情況和幫扶人走訪幫扶情況。
  • 裕安區羅集鄉「萬畝秋種,千戶增收」
    應大局、破梗阻,聽民聲、重行動,自遭受今年夏季特大洪澇災害後,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不等不靠、蹄疾步穩,圍繞「穩糧食能源安全」和「四帶一自」民生工程全面開展「萬畝秋種,千戶增收」萬千行動
  • 裕安區羅集鄉「父子兵」輕傷不下汛線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受災最嚴重的防汛一線,自7月19日清晨開始,一對一直在幫助救援人員轉移群眾的父子始終堅守在一線,直到第二天晚上救援工作的全部結束,精疲力盡的父子兩沒有留下姓名默默地又離開了。事後經了解,他們是在羅集鄉經營農家樂的固鎮籍楊宏軍、楊亞東父子兩。
  • 裕安區羅集鄉:返鄉創業熱 增添新動力
    家住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的闕順虎個子不高,又長著一副娃娃臉,不少人很難把這個25歲的小夥子,和一家規模不小的生豬企業負責人聯繫起來。之所以有這樣的反差,與闕順虎帶著技術返鄉創業有關。 近年來,隨著相關創業政策的鼓勵和引導,「返鄉創業」成為這個皖西農業小鎮裡的熱詞。從技術到資金,返鄉創業不僅成為這個春節,當地人走親訪友時討論最熱的話題,還為傳統鄉村帶來新動力。
  • 六安裕安區羅集鄉切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裕安區羅集鄉按照「立足實際、精準施策」的要求,通過明確補助對象、規範資金管理、強化監督檢查等多項舉措,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作為推進民生工程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確保危房改造工作在陽光下運行。宣傳危改政策。
  • 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集中整治煙花爆竹市場
    皖西日報11月30日訊 隨著煙花爆竹市場旺季的到來,裕安區羅集鄉把強化煙花爆竹市場的管理作為「百日冬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來抓,採取「查、堵、督」等一系列措施,確保農村社會穩定。  一是「查」。成立以政法、公安人員為主要力量的煙花爆竹市場管理常抓隊伍,不定期開展梳蓖式檢查,做到「村有漏組、組不漏戶」,對重點對象更是死看硬守;二是「堵」。
  • 裕安區羅集鄉緊盯「七類特殊人群」送溫情
    近日,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特殊群體的關懷慰問,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圍繞「貧困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獨居老人(特困供養人員)、留守兒童(孤兒)、重病重殘人員、其他困難人群」等七類特殊人群進行了一次摸排清底數、走訪送溫情、幫扶解困境工作。
  • 吳維強到白雀寺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和災後重建工作
    8月30日,略陽縣委書記吳維強一行到白雀寺鎮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和災後重建工作。 在白雀寺鎮青白石村,吳維強看望慰問了受災群眾,實地查看道路房屋受損,農作物受災等情況,了解防汛防災責任落實及相關保障工作情況。
  • 打造多肉產業 扮靚美麗家園 ——裕安區羅集鄉楊公村發展生態經濟...
    打造多肉產業 扮靚美麗家園 ——裕安區羅集鄉楊公村發展生態經濟見聞 2020-10-14 17:22:34   來源:
  • 洪水退去後重災鄉鎮現狀如何?記者探訪六安裕安區西河口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無情洪水給皖西地區帶來巨大傷害,六安市裕安區有就有近10個鄉鎮淪為重災區,該區西河口鄉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洪水退去後的西河口鄉現狀如何?最緊迫的災後任務是什麼?災後清掃:人和機器來一場「大會戰」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裕安區住建局是該區農村生活垃圾的主管單位,該區農村生活垃圾清理保潔項目由中標單位六安君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
  • 六安市裕安區一村黨支部書記弄虛作假被通報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六安市紀委監委消息,六安通報三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具體如下:一、六安市裕安區羅集鄉慄樹村支部書記鄭發青弄虛作假問題。經查,2018年5月,市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期間,鄭發青為應付巡察,提供村級活動場所項目虛假招投標資料。2019年1月,鄭發青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二、六安市葉集區住建局物業管理科原科長郭克鈞工作失職問題。
  • 六安羅集鄉育才幼兒園負責人女廁所安裝偷拍攝像頭!官方回復!
    關於裕安區羅集鄉育才幼兒園負責人高某某安裝偷拍攝像頭問題的情況說明羅集鄉育才幼兒園系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102人。其舉辦者高某某,男,51歲。2020年11月3日上午10時許,高某某在該幼兒園員工專用廁所紙盒下安裝了偷拍攝像頭,當日中午12時許,被該園女老師發現後,高某某又拆除了該攝像頭,並且銷毀了內存卡。公安機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高某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2020年11月20日至2020年11月30日)。
  • 裕安區領導楊鵬飛赴羅集鄉開展意識形態調研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3月27日裕安區委常委、副區長楊鵬飛赴羅集鄉開展意識形態調研工作。     楊鵬飛一行現在羅集鄉鄉政府召開了座談會。座談會上,羅集鄉黨委書記就該鄉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情況和落實省委巡視組反饋問題整改情況作了匯報。楊鵬飛對羅集鄉開展的意識形態工作給予了肯定,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陳傳忠赴羅集鄉視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工作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6月26日,裕安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傳忠在羅集鄉黨委書記崔應勝、鄉長魯冬梅的陪同下,視察了羅集鄉羅集中學和華城小學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迎檢工作。
  • 羅集鄉:黨旗引領、黨群同心,合力堅守抗洪搶險第一線
    連日來的暴雨不斷,羅集鄉境內西汲河水位持續上漲,內澇嚴重,洪水時時刻刻都在威脅著羅集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面對突入其來的「洪魔」,羅集鄉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聞令而動、衝鋒在先,在防汛搶險救災一線守初心擔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用黨旗、黨徽和黨員築起一道道衝不垮的堤壩,用實際行動書寫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