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保潔員酷愛讀書 打工間隙邊吃飯邊看書:一讀書,連吃饅頭都覺得...

2020-11-19 西部網

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抱著手機玩,但寶雞一位66歲的保潔員楊阿姨,卻十分愛讀書,她會利用工作外的一切閒暇時間讀書。她說:「只要一讀書,就感覺不到累了,連吃饅頭都覺得更香了。」

畢業後的40多年裡

從未間斷讀書

「個子不高,又瘦又小,但談吐不凡。」這是華商報記者對這位愛讀書的保潔員的第一印象。她叫楊秀琴,今年66歲,寶雞市金臺區金河鎮馬家塬村人,被一物業公司派到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保潔員。據該院一工作人員稱,楊阿姨每天中午休息時,都會一個人坐在樓道裡邊吃飯邊看書,讓人特別有感觸。「現在的人個個都喜歡抱著手機玩,像她這樣這麼愛讀書,連吃飯時間都不浪費的真不多見了。」該工作人員稱。

據了解,楊秀琴高中畢業之後,當過一小段時間的鄉村教師,之後就在家裡務農或外出打工。但畢業後的這40多年裡,她從未間斷過讀書。「早上吃飯、中午吃飯、晚上吃飯的時候都會看,直到晚上睡著之前我也一直在讀書。」楊秀琴告訴記者。

各種類型都看

稱「家裡的書能拉一汽車」

在楊秀琴所工作的醫院休息室內,記者看到,一張小小床鋪上的枕頭處以及旁邊的一個大袋子內,放置了整整一沓書。其中有《大學語文》《金融論壇》《黨建研究》等各種類型的書籍。據楊秀琴介紹,自己家中的書籍種類很多,如懸疑類、金融類、哲學類、文學類等。她很喜歡《毛澤東選集》,來來回回看了好多遍。看金融類的書籍是因為兒子在外面做生意,她想學習些金融類知識幫助兒子。

「我每月工資只有1500塊,但只要一有錢,我就會去買書來讀。書店裡的書都太貴了,我都是在小書攤上淘書。」楊秀琴說,她從小就喜歡看書,這麼多年看了不少的書。「現在我家裡的書在炕上、屋子裡、院子裡堆得到處都是,多的可以拉一汽車。」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是楊秀琴的座右銘,她解釋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文化,那他就走不遠,走不遠不是說雙腿走不遠,而是思想、道德、品格等走不遠。」

生活艱苦

但只要一讀書就感覺不到累了

記者了解到,楊秀琴的老伴在西安打工,女兒嫁人了,兒子在外地做生意,家裡目前只有她一個人。她每天凌晨4點多就起床,吃完早餐並準備好要帶的午餐後,就出門了。因為太早了,到市區的公交還沒開,她都是先走半個小時再乘坐公交車到工作地點。「白天在醫院上班,下午五點多下班之後我就趕緊回去幹地裡的活,回去天都黑了,我就打開手機燈幹活。」楊秀琴說。

「有一段時間,我還打兩份工呢。白天在第二人民醫院打掃完,晚上就去中心醫院打掃。」

據了解,楊秀琴所說的午餐基本就是吃兩個饅頭,在中午休息的時候,她邊吃饅頭邊看書。她說:「只要一讀書,就不覺得工作有多累了,連吃饅頭都覺得是香的。」 華商報記者 汶威承 實習記者 曹敏敏 趙欣 文/圖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寶雞66歲保潔員酷愛讀書:40多年來從未間斷
    在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抱著手機玩,但寶雞這位66歲的保潔員楊阿姨,卻十分的愛讀書,她會利用工作外的一切閒暇時間讀書。她說:「只要一讀書,就感覺不到累了,連吃饅頭都覺得更香了。」  畢業後的40多年裡,從未間斷讀書  「個子不高,又瘦又小,但談吐不凡」是記者對這位愛讀書的保潔員的第一印象。她叫楊秀琴,今年66歲,是金臺區金河鎮馬家塬村人,現受一物業公司委託在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保潔員。據醫院的一工作人員稱,楊阿姨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都會一個人坐在樓道裡邊吃飯邊看書,讓人特別有感觸。
  • 66歲阿姨酷愛讀書,四十多年來從未間斷
    現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喜歡抱著手機玩,但寶雞這位66歲的楊秀琴,卻十分的愛讀書,她會利用工作外的一切閒暇時間讀書。她說:「只要一讀書,就感覺不到累了,連吃饅頭都覺得更香了。」畢業後的四十多年裡,從未間斷讀書楊秀琴是寶雞市金臺區金河鎮馬家塬村人,現受一物業公司委託在寶雞市第二人民醫院做保潔員。「個子不高,又瘦又小,但談吐不凡」是楊秀琴給人的第一印象。據醫院一工作人員稱,楊秀琴每天中午休息時,都會一個人坐在樓道裡邊吃飯邊看書,讓人特別有感觸。
  • 他曾扛一袋饅頭參加科舉考試,邊吃饅頭邊答題,誰知竟被皇帝看中
    不過考生們一般都會在考場外吃飽了之後才開始考試,可有一個人不同,他在參加考試的時候扛了一袋饅頭,邊吃邊答題,誰知卻被皇帝給看中了。李蟠出生在江蘇徐州一個詩禮世家,受家庭的影響,李蟠從小就對讀書很感興趣,加上李蟠十分聰慧,他在很小的時候就熟讀了四書五經,成為了當地著名的「小神童」。不過李蟠與常人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思路反應都太慢了,往往別人都幹完兩三件事了,他一件都還沒幹完呢。
  • 《毛澤東讀書生活十二講》:跟著偉人學讀書
    近日,有幸閱讀到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幹部局原局長徐中遠著《毛澤東讀書生活十二講》(人民出版社),全書內容生動、資料翔實,用其10年近距離服務偉人讀書、40年專門研究偉人讀書的獨特視角,介紹毛澤東讀書的精神、讀書的內容、讀書的方法,讀後從中受到莫大的啟示。毛澤東倡導「活到老學到老」,他本人更是生命不息讀書不止的光輝榜樣。
  • 朱自清是怎樣酷愛讀書的?求學時代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裡看書
    我國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從小就喜歡讀書。朱自清識字的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朱鴻鈞,父親當時在一個名叫邵伯的小鎮上供職,朱自清3歲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教他識字,父親指著一個漢字念一遍,朱自清搖頭晃腦像模像樣地跟讀。
  • 教育思考:毛主席酷愛讀書的精神對教師有哪些啟發?
    教育思考:毛主席酷愛讀書的精神對教師有哪些啟發?王營今年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第22個世界讀書日,全國各地媒體又一次熱議讀書。這使我不禁想起新中國的締造者偉人毛澤東讀書的一些事情。毛主席一生酷愛讀書,他對讀書的熱愛,可以說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 外賣小哥街頭借光讀書,邊等單邊備考:妹妹供讀書,不能辜負期望
    只要想學習,就一定有辦法學習,我們常說時間就猶如一塊海綿,擠一擠時間也就有了。人總是在不斷的經歷中學習和成長,而也在不斷的成長和學習中經歷。有一位外賣小哥就是這樣的,他想當項目組長但是他所學的專業如果想要當上項目組長就必須考證書,於是乎他邊等單子邊在路邊學習看書,好用功的畫面出現了在飲食店鋪繁多的街道,具體是怎樣的呢?一起跟隨小編來去了解一下吧!近日,在廣西南寧的一個街道上,有一位外賣小哥在路邊借光看書。
  • 日本一蛋糕店推出「月食饅頭」 邊吃邊賞月(圖)
    原標題:日本一蛋糕店推出「月食饅頭」 邊吃邊賞月(圖) 日本和歌山縣一蛋糕店推出的月食饅頭(圖片為NHK網頁視頻截圖)。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日本媒體9日報導,日前日本各地迎來均可觀測月全食之夜。
  • 68歲農民酷愛物理化學類書籍 讀書筆記多達468本
    68歲農民酷愛物理化學類書籍 讀書筆記多達468本 2014-04-24 15:44:47   來源:江淮晨報
  • 邊吃飯邊喝水好嗎?會怎樣?看看科學的說法
    經常都聽長輩們說吃飯的時候最好的不要喝水,因為那樣不健康會影響腸胃。但是在生活中,多數人覺得吃飯的時候不喝水,總覺得吃不下飯一樣,那麼吃飯的時候不能喝水有科學依據嗎?下面我們來研究研究。
  • 讀書!遊泳!為人民服務
    在戰爭年代,行軍打仗異常的艱苦,不僅沒有整段的時間來讀書,而且缺乏書的來源。但是,熱愛讀書的毛澤東總能擠出時間來讀書。他充分利用行軍和休整的間隙、飯前飯後的片刻時間,以及晚上睡覺的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的馬列著作和各種社會科學書籍。有一次,他帶領部隊離開茨坪,到了五鬥江。
  • 毛主席品質之酷愛讀書勤奮好學
    就連他所閱讀文章中出現的典故、警句,他都分條寫了出來,並加以評論,通過這些既可見他的認真態度,又表現出了他對社會、對諸多事物的認識和他的理想與抱負。 學習中,他還特別留意鍛鍊體魄、磨鍊意志,經常和同學一起去跑步、遊湘江、登嶽麓山,或是一個人靜下心來做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冬天了還要堅持進行冷水浴。
  • 當年「死讀書」學生,現如今混的怎麼樣?網友的每一句話都是精闢
    當年「死讀書」學生,現如今混的怎麼樣?網友的每一句話都是精闢想必大家都有一個同感,那就是每次在教室一抬頭,就會看到學霸一個人在默默的做作業,甚至教室的人都在睡中午覺,只有她一個人在那你看書,並且就連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小編高中的時候就有很多,甚至他們覺得,做什麼都不如看書做作業更有意思,確實讀書對於每一個人都有好處,但是通過「死讀書」來提高成績的話,那麼有可能還會反彈
  • 沒有太多的愛好—— 67歲的她這輩子就愛上讀書
    唱歌、跳舞、畫畫、書法、收藏……這些愛好,67歲的唐月雲一個都不會,但這並不妨礙柯城區府山街道坊門街社區工作人員對她的推崇:「這個阿姨挺了不起的,從年輕時起就一直堅持著兩大愛好。」  最顯眼的,莫過於設在兩個臥室的書架,尤其是主臥室的書架,房門進去右手邊的位置,整整一大排,裡面塞滿了各種書籍。而在很多人家,這可是黃金地段,不做衣櫃可惜了。  唐月雲卻捨不得,對她來說,衣服穿幾年就舊了,書籍卻可以陪伴一輩子,所以,她基本上沒有扔過一本書。也正因為如此,當初房子裝修時,她毫不猶豫地把整間房的最好位置讓給了書架。  唐月雲超級愛讀書。
  • 毛澤東晚年遠視1400度,80歲因眼疾落淚,生命最後仍在讀書
    這是這個一生酷愛讀書的偉人,最後一次讀書,8個小時後,毛澤東永遠合上了雙眼,他再也用不上那兩副特殊的單腿眼鏡了。其實,晚年的他患有嚴重的白內障,65歲後,毛澤東的視力就開始下降,連戴上眼鏡也很難看清書上的小字。
  • 古人為什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還在無腦地認為讀書無用嗎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吃穿用度全在書中,敢問誰還不愛讀書?只是,一般人家還是讀不上書。像漢代的匡衡因為家中貧窮,酷愛讀書的他不得不做工換書,夜晚只得鑿壁偷光。晉朝的車胤和孫康因家貧點不起油燈,讀書只能囊螢映雪,冰天雪地裡也要苦讀。明代的宋濂雖嗜學,無奈家貧,不得不假於藏書之家,手自抄錄,計日以還……。
  • 世界讀書日|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名人「沉醉」於書香世界
    儘管時代變遷,朝代更迭,但勤於讀書的精神確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的。聞一多醉書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
  • 春天是適合讀書的季節,五首古詩詞勸你多讀書,人醜就要多讀書
    「一寸光陰一寸金」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意思,而這首詩整體的大意也十分簡單,就是說:因為詩人讀書實在太專心了,不知不覺春天都過完了,而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並不是道人過來嘲笑,而是我把周公的精義孔子的思想教導投入鑽研中。2、清代蕭掄謂的《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 邊騎三輪車邊看書 一男子好在車上背誦古文(圖)
    邊騎三輪車邊看書 一男子好在車上背誦古文(圖)   2002年11月24日03:27  北京青年報
  • 飯桌上的12個禁忌 邊看電視邊吃飯易導致肥胖
    邊看電視邊吃飯吃飯時不忘開著電視,是很多家庭的習慣,看似小事卻對健康存在威脅。法國歐洲商業管理學院和美國康奈爾大學聯合調查指出,美國人更習慣邊看電視邊吃飯,一般「電視節目結束就不吃了」,而法國人多選擇「吃飽了,我就不吃了」,習慣的差異使同樣愛吃奶酪、甜點等高熱量食物的法國人,超重比例還不足美國人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