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苟且,勝過多少詩和遠方

2020-12-18 皞言皞語

剛剛寫了一段文字:《搞不定眼前的苟且,別奢談詩和遠方》,馬上便看到了這樣一篇悲情的報導。

《中國青年網》報導了李幫勇在江南連續快兩個月的冬雨中抱著不到三歲的女兒送外賣的情形,感動了千萬國人。國人也毫不吝嗇,給予他無私的捐贈。

李幫勇的苟且,勝過多少詩和遠方。

生活的平淡和艱辛,是絕大多數人的苟且。面對現實,辛苦拼搏,而不是祥林嫂一樣到處哭訴,才是生活的本真。芸芸眾生,含著「金湯匙」長大的能有幾何,哪有那麼多不勞而獲的「詩和遠方」?

為了生活,為了孩子,許許多多平凡的人,不得不去苟且。而苟且到連續兩個月抱著三歲的女兒在雨中送外賣,又是多麼的難能可貴。苟且,是這樣的擔當和大義。

一個人,觸動的不僅僅是一座城。他觸動的,是對「苟且」和「詩與遠方」的重新界定。

李幫勇之所以這樣苟且,是因為他老婆跑了。也許,他老婆是去追求自己的詩和遠方去了。那麼這樣的「詩與遠方」,除了不道德,還有什麼?

《格言聯璧》曰:「竭忠盡孝謂之人」。「忠」是什麼?「忠」就是大義和擔當,「忠」就是面對現實毫不躲避的苟且。

有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微小挫折,就哀嘆社會不公;也有些人,不願做具體工作,拈輕怕重,輕言放棄;還有些人,沒有真正的技能,卻認為自己被大材小用;更有些人,認為遵守規則是對人性的束縛,決意破「繭」重生。在這些人眼前,時時有一個「詩與遠方」在誘惑。

「苟且」不應該是一個貶義詞,不應該只理解成安於現狀,而更應該被理解成面對現實。

面對現實,拿起自己的大義和擔當,在困境中頑強的生存下去,這樣的「苟且」,難道不比那些不切實際的「詩與遠方」更可貴嗎?

如果李幫勇不是在江南連續快兩個月的冬雨中抱著不到三歲的女兒送外賣,而是丟下女兒也去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或者蹲在家裡借酒澆愁,他能感動一座城嗎?

感動一座城的,就是這種面對艱難,頑強的「苟且」。

相關焦點

  • 說說苟且、詩和遠方
    一直以為,「苟且」是個不雅之詞,因為它和「之事」連在了一起。直至有一天,突然的它就和「詩與遠方」並了列。才發現,「苟且」不僅和「之事」有關係,其實它和每個人都有關係。遠方是理想的家。人是一定要有理想的,但理想一定是在遠方的,在你朝著遠方的理想在路上努力的時候,理想似乎也從未停止腳步,它在變得越來越具體的時候也一直在變幻著自己的身姿。你認為你實現理想的時候,理想它換上另外一件馬甲拔高點身姿繼續扮演著你的理想,繼續在你的遠方。於是,你昨天的理想變成了今天的苟且,理想依然還在遠方。
  • 「詩和遠方」何嘗不是一種苟且
    朋友圈還沒有完全淨化「A4」腰甩出的脂肪,就被許巍與高曉松精心熬製的「大補」雞湯歌——「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
  • 生活不只是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直至今天,他發了一張他還款的記錄給我,我才知道,原來在他的生活裡,除了詩和遠方,也同樣更多的是苟且的生活。事情是這樣的:今天大高發了一份還款最後一期的截圖給我,然後很是激動的配文說以後每個月可以少還1272塊錢貸款了,我太難了,後面是一個大大的哭臉表情包。
  • 生活除了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
    我想生活除了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為何會這樣說呢?大概是因為很多朋友都在經過歲月的摧殘和生活的磨練後逐漸明白了後者的意義。或許很多朋友都在憧憬著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去過上田園般的生活亦或者是背起行囊去遠方看看,然而當您準備出發時卻發現遠方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濟來支撐的。
  • 我們的生活不能苟且,要有詩有遠方
    高曉松說「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聽起來頗有韻味。苟且就是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不是有個「苟且偷生」這個成語。大意就是得過且過地生活,只顧眼前,不顧將來。這是一個人活得胸無大志、不求上進的形容,是一個貶義詞。
  • 不甘心眼前的苟且,閱讀胡適的《詩與夢》,生活有詩和也有遠方
    很多人喜歡高曉松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更像是一首現代詩,許巍那沙啞而充滿溫情的嗓音戳中了現代人的淚點,讓人回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滿滿的都是情懷。關於生活的無奈以及詩和遠方的話題,早在一百年前,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已有論述,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作用白話文表達,通俗易懂,自然質樸而又回味無窮。胡適是白話文的先行者,他提倡新文學,語言要用白話文,文體要自由,內容要有新思想也要有新意。
  • 讀四首古詩,感悟生活中眼前的苟且,期待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現在很多朋友都愛說一句話: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非常流行的話,出自高曉松,最初的版本是這樣的:從小媽媽告訴我們的許多話裡,迄今最真切的一句就是: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其實詩就是你心靈的最遠處。
  • 王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一點和秦國時的趙高有點像。趙高能顛覆大秦,就是因為他被最大的老闆秦始皇指定為兒子胡亥的家庭老師,靠著這個平臺,趙高一步一步走上前臺,最終親手顛覆了秦始皇打造的大秦。但趙高是不得已,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後身體殘缺,為了活下去,他只能入宮。相比趙高的不得已,王振就要自由的多。
  •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婚戀情感中的始亂終棄與善始善終戴浩然 2020年12月5日一般而言,苟且就是得過且過,只管眼前,走哪算哪;詩是人生理想,遠方是指未來漫長的歲月。就男女關係來講,苟且就是不道德和沒節操的男女搞在一起,尤其滾床單和啪啪啪;詩是指情調和浪漫,遠方指白頭到老;加起來就是找到自己愛的和愛自己的人,好好過,瞻前顧後,從一而終。「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就是在教化大家,人生要看長遠,要有追求。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生活可以苟且,但心中一定要有詩和遠方
    文/張永琪有人說:「如果沒能力把眼前的苟且過好,就暫時不要去想詩和遠方。」也有人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心裡裝著詩與遠方,眼前卻過著苟且的生活。生活有時候就是很無奈,不管怎麼努力,都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儘管如此,那又怎樣,生活還得繼續,即便是苟且偷生,也總好過死了的強。
  • 生活不只詩和遠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
    前一段時間,在我們的交談中我就感覺到了你的疲憊和焦慮,我知道你只想靜靜地待著,不說話,去思考你未來的路,或者在沉默中任由老天爺擺布。對於你的困境,我無能為力,幾句鼓勵安慰的話也顯得無足輕重,並不能帶來多大效果,幾個逗樂的小段子也只能帶來幾秒鐘的舒暢,而你敷衍性的笑容後面,隱藏著你內心的哀愁。
  • 機器人負責苟且,你要負責詩和遠方
    有一種夢想叫做,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許在以後的人工智慧時代,我們這樣的夢想會成為我們理想的一樣: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負責你眼前的苟且,而你要負責追求你定義的詩和遠方。機器人面對你的詩和遠方我們總是詩和遠方的美夢,而困頓於苟且的現實;現實的苟且是生存貧困、生活壓力、潛規則、病痛折磨、戰爭矛盾、單調無聊、重複繁重、侷促憋屈、頑疾偏見、無聊空虛等基本的現實矛盾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但詩和遠方很貴,努力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想對很多人都聽過吧,很多人都用這句話來描述生活的美好,也有很多人聽了這句話之後,選擇辭職奔赴遠方,尋找自己心中的天堂,這樣的做法確實沒錯,可是這樣的做法並不可取,因為你只聽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可你知道嗎?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苟且(以下內容部分劇透,請酌情閱讀)故事的兩位主要人物,分別叫做 隆尼和艾瑪,他們相識於舞會,一見鍾情。詩遊戲的敘事方式,和東野圭吾的《惡意》頗為相似,男女主角的故事互相穿插,輔以旁觀者視角有意無意的提及,這種藕斷絲連又環環相扣的手法,不得不得說將這款遊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現在的玩家,都很挑,也很麻木,並不會因為你的故事多麼精彩而直接買單,但如果你的音樂配的恰到好處,那足以另他們拍手稱快。
  • 名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到底應該怎麼理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看似文藝風爆棚,讓人難以理解,實則卻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在無數人奮勇向前的時候,這一句話,更是成為了無數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根本。懂得其中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那麼也就懂得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 詩和遠方有多髒?
    一些人常常把一些看似特別激勵人心的話掛在嘴邊: 「再不去看看世界我們就老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趁還年輕,為什麼不再瘋狂一次」。
  • 《三十而已》王漫妮: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加上她每個月要給家裡打2000,基本是滬漂中的月光族,不知道有多少滬漂是像她這樣的。很欣賞這樣的生活態度,生活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雖然錢財不多,但不能丟了對生活品質感的追求,也要偶爾能豁得出去,去感受這世界的美好。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很喜歡北大才子高曉松的詩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眼前的苟且有多讓人不堪?我相信中年男人都懂,逼瘋一個男人的是沒錢,而逼死一個男人的是借錢,成家以後的男人,常常會感到孤獨,因為一睜開眼睛,滿眼都是要依靠他的人,而他,卻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人。
  • 我只能顧眼前的苟且,看不懂詩,也不知道遠方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在物質生活上能極大滿足的人,才會去追求詩和遠方,而還有千千萬萬普通大眾,根本看不懂詩,也不知道還有遠方。他們的人生裡,根本不知道外面還有很寬闊的世界,還有無數個沒有看過的風景,沒有去過的國家,就算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裡,也根本沒有去過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