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讀過沈從文的小說,但是對於他的婚戀觀,有些人不知道。沈從文相中了自己的學生張兆和,每天一封情書,追求不到,險些自殺!
(沈從文)
沈從文來自風景秀美的湘西。玲瓏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鳳凰小城賦予他柔順多情的個性。這位傑出的小說家和歷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過三十多部短篇小說集和六部中長篇小說,是少數幾個擁有世界性聲譽的現代中國作家之一。
青年時代的沈從文就因寫過一些新潮的白話小說而在文壇嶄露頭角,由於詩人徐志摩的介紹,他被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聘為教師。
在這所學校裡,沈從文收穫了愛情。
(張兆和)
在民國,宋氏三姐妹很出名,但是張氏四姐妹名氣一點不比他們差。張兆和是張氏四姐妹中的老三。
18歲的張兆和在中國公學曾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聰明可愛,單純任性。兆和身後有許多追求者,她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二姐張允和取笑說沈從文大約只能排為「癩蛤蟆第十三號」。自卑木訥的沈從文不敢當面向張兆和表白愛情,他悄悄地給兆和寫了第一封情書。
老師的情書一封封寄了出去,點點滴滴滋潤著對方的心,女學生張兆和把它們一一作了編號,卻始終保持著沉默。後來學校裡起了風言風語,說沈從文因追求不到張兆和要自殺。張兆和情急之下,拿著沈從文的全部情書去找校長理論,那個校長就是胡適。兆和把信拿給胡適看,說:老師老對我這樣子。胡校長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胡適說: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說說,做個媒。兆和連忙說:不要去講,這個老師好像不應該這樣。
沒有得到校長胡適的支持,張兆和只好聽任沈老師繼續對她進行的感情文字的狂轟濫炸。沈從文開始了他馬拉松式的情書寫作。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當時的北平中央公園宣布結婚,但並沒有舉行任何儀式。
(沈從文和張兆和)
從1931年開始,沈從文逐漸創作出了他的幾部奠定了他文學大師的文學作品,分別是《邊城》,《湘行散記》等等。在他的好幾部作品裡,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無一例外地是皮膚黝黑,相貌清秀,比如《邊城》中的翠翠。而這種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還寫過一篇名叫《三三》的小說,裡面敘述的是一個年輕少女的初戀。而沈從文就是一直以「三三」這樣來稱呼張兆和的,張兆和反過來稱呼沈從文作「二哥」。
1988,沈從文去世。
張兆和開始整理沈從文的文稿。她對人這樣給她們兩個人之間的婚姻下了個結語,「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過去不知道的,如今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如今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
(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