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車禍傷者,你的選擇是什麼?他的選擇是停車施救。
25日下午6時許,南城醫院骨科醫生譚志明送女兒返校途中,行至莞長路靠近東莞消防支隊路段時,遇到嚴重交通意外,傷者失去意識躺在地上。譚志明毫不猶豫下車,與另外兩名路過的醫務人員聯手進行院前急救,直到救護車趕到。
「如果遇到傷者,我不下車施救,心裡一定會有遺憾。」譚志明說,伸手施救傷者,這是他身為醫務人員的不二選擇。
目睹施救過程的女兒,在譚志明上車後對他說了一句:「我爸爸真是帥!今後我也要當醫生。」
▲譚志明為車禍傷者進行院前急救
路遇車禍傷者,毫不猶豫下車施救
當日上午,譚志明接到女兒電話。「早上,女兒就給我打電話,說她在學校的時候出現蕁麻疹,整個晚上都睡不著,皮膚很癢,想讓我到學校接她去看病。」譚志明抽空便到東華高級中學接正在讀高二的女兒到市第六人民醫院看病。
看完病已是下午五點多。當時,已經逐漸進入下班車流高峰,譚志明載著孩子往學校走。車行至莞長路靠近市消防支隊路段時,車流量大且行駛緩慢,原來是路面發生了小汽車撞到人的交通意外。
當時,譚志明看到一名傷者躺在大馬路的中間位置,鞋子散落到幾米外。現場,120救護車尚未趕到,離傷者最近的他毫不猶豫跟車上的女兒交待了一句:「你待在車上,爸爸去看看。」
譚志明便把車子停在路邊,下車查看傷者情況。他發現,傷者已經昏迷,牙齒部分脫落,嘴裡還有帶血的嘔吐物,左腿已經變形,需要馬上進行院前急救。
幸好,路過的還有兩名醫務人員,她們也是看到車禍有傷員下車來幫忙,「她們跟我說,一個是學藥的,一個是助產士,對臨床急救不熟悉,我說不用怕,我就是臨床醫生。」譚志明說,傷者當時情況很緊急,口有嘔吐物,怕它堵住呼吸道,帶來生命危險,或者加重損傷。譚志明馬上用手把嘔吐物從傷者口腔摳出來,三名醫務人員聯手檢查傷者生命體徵,進行院前急救,守護傷者,直到120急救車趕到。
由於譚志明也是骨科醫生,他還在現場協助救護車救護員為傷者上好夾板,把傷者平穩送上救護車,譚志明才鬆了一口氣。
臨走前鬧出小烏龍,被誤認為「肇事者」
就在譚志明準備離開現場時,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
「我走之前,交警說:你撞到人,怎麼就開車走了?」譚志明說,原來,交警誤以為他是肇事者。他跟交警解釋了一下現場情況,就把誤會說清楚了。交警讓譚志明留下了一個聯繫方式。
三名醫護人員聯手施救,他們是誰呢?譚志明說,他也不清楚另外兩名醫務人員的單位和姓名,也沒有留下聯繫方式。畢竟這在他們看來,路遇傷者下車施救是醫生護士再正常不過的本能選擇了。
下班車流高峰,下車施救是否會對自己造成人身危險?譚志明坦言,自己並沒有想那麼多,他只是看到有傷者需要醫生的救治。「當時,也有一些消防戰士看到交通意外,他們也過來幫忙協調路面車輛通過。」譚志明回憶。
這一切,譚志明的女兒都看在眼裡。坐在車上的她,用手機拍下父親救人的一幕。待譚志明上車後,女兒驕傲地對他說:「我的爸爸好帥!」
譚志明記得自己當時跟女兒說了一句:「你也要用心讀好書,今後做個醫生幫助到更多的人。」他自己便是從小就受到家庭薰陶,耳濡目染見證父輩治病救人,從小立志學醫。「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其他工作,從醫是我的唯一志願。」譚志明說。
醫學世家「六代從醫」,女承父業早有默契
也許,你並不認識譚志明。但是,在東莞看骨科,譚氏家族可謂是鼎鼎有名。
譚志明便是「六代從醫」譚氏家族的一員。從醫18年的他,是家族第五代從醫。「我們家據說是全廣東省有記錄的從醫最久的醫生家族,而且全部是從事骨科。」譚志明說,家族從清朝開始就從事骨科,由爺爺的爺爺輩開始。
譚成基、譚澤林分別是譚志明的伯父、叔叔,譚志超、譚志鋒是他的堂哥。譚志明的哥哥譚志斌也是從事骨科,哥哥的兒子也正在學醫,將來也要當一名臨床醫生。 女承父業是譚志明父女倆早就有的默契,「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有從醫的理想了。」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