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做生意的商人老闆通常都是拜關二爺,誠心的也會請一尊關公像到店裡進行供奉,由於武聖關公是忠義勇的象徵,甚至在香港電影裡,黑白兩道都會拜關公,民間也尊關公為「武財神」,那麼在古代同樣是做生意的青樓等煙花場所,為何是拜春秋時期的齊國宰相管仲呢?

熟悉歷史的朋友相信對管仲並不陌生,他不僅輔佐齊桓公成功當上春秋時期首個霸主,更是被後世譽為華夏第一相,他出任齊國宰相後大興改革,他的改革範圍很廣,涉及了政治、軍隊體制、法制、經濟等等各方面,而古代青樓之所以會拜管仲,就是因為他改革了娼妓制度。

管仲是第一個設置官方妓院的人,當時稱為「女閭」,他光是在齊國國都淄博就設立了七百處官方「女閭」,在管仲之前,娼妓並沒有合法化,都是個體戶私自進行地下操作,沒有固定的地點和統一的價格,而管仲改革娼妓制度後使得妓院國有化、規範化,這些青樓就開始有了固定地點和規範的價格。

管仲這樣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收入,畢竟將這個產業合法化以後,就多一個行業交稅,能為齊國提高稅收,同時有了固定場所還能吸引外來商人,促進本地的商業發展,藉助美女也能網羅和儲備人才,當時諸侯爭雄,需要連年對外用兵,打仗就需要充足的國庫和人才庫了。

正是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所以管仲也被稱為中國古代官營娼妓的創立人和推動者,他實行的娼妓制度對後世的封建統治者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青樓得以合法化,可以光明正大地經營,所以青樓的經營者們就奉管仲為祖師爺了。